美在妙处,美得超然
2018-07-31王忠范
王忠范
三十年前,我就读过诗人、呼伦贝尔日报总编辑黄剑平的《赠耀志同学》:
翠菊寒梅次第来,霜天雪地亦花魁。
一枝独秀生春色,不在炎时众里开。
这首诗写得既有板有眼、幽凝典雅又时尚阳光、灵动鲜活,还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大气、端直、真实、深刻,融古今于一炉,其文骨诗魂令人多思与爽振。黄剑平的诗词作品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谁能不喜欢呢。
又是雪天,漫天的白蝴蝶报喜般纷纷扬扬,这时收到黄剑平先生又一部新出版的古体诗词集《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心里特别高兴。这本书的封面朴素淡雅,上头山云浮动,下面古舟游移,中间是大大的“梦”字。如此画面,别有意味,给人带来诗的激情与遐想。
这部厚厚的《梦》,总共四百五十八首诗词,是作者从一九八一年到二○一五年三十五年间诗词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翻开诗集,第一首竟是我熟悉和喜爱的《赠耀志同学》,欣喜阅读,倾心体味,甚觉畅快。乘兴掀页逐首读来,感到黄剑平的每一首诗词都写得轻松、自在、随意,没有艰涩没有生僻没有别别扭扭的字句,那样朴实易懂、层次分明、顺畅有味。这便表明黄剑平创作中认真遵循古典诗词那些讲究,注意平仄格律、句法、章法、对仗、音韵等等,但他努力创新,时时处处可见现代的生活气息现代人的思考、想象和欲望、追求,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著名作家王蒙说:“但我也不甚喜欢那种作腐儒状的戴方巾,迈八字步的仿古诗,那样的诗虽然与巨树型号一致,却只是陈陈相因,克隆拷贝,空心糠萝卜。”著名老诗人苗得雨直接指出,写古体诗不可处处都学古人,决不能泥古不化。他呼吁:“旧体诗可以写得通俗些。”看来,丰富的知识内涵与中华文化基因乃至现代的思想意识,何等重要!请看这首《望春》:
行行大雁向南翔,已是幽燕刺骨凉。
九曲黄河飘落叶,春风几日送寒阳?
再看这首《大兴安岭》:
兴安举臂向苍穹,不尽林涛动地风。
大漠飞沙千古恨,生来未踏嫩江东。
这两首诗都用优美的传统格式进行创作,又饱念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现代内容,简单整齐,美妙好懂。在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真的真实、独特、形象。
成长在呼伦贝尔的诗人黄剑平,也许是辽阔的地域赋予他宽广的胸怀,边疆的民族的风土人情赠给他纯朴求真的基因,广泛而深厚的学识濡染了他敢恨敢爱、积极向上的品格,孜孜不倦地追求与生活的磨炼升华了他诗词创作的品位和水平。当然,家乡的山山水水乃至一切一切,都给作者带来了创作素材和创作激情。因此,黄剑平对祖国对家乡那种深深的爱都表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格外地动情动心。请看《乾坤》:
乾坤朗朗一团云,雪落荒滩亦是新。
海上飘飘生景色,川中隐隐见苍神。
流氓纵笔终无赖,赤子求贤未识真。
六十年来春梦里,愚公几日共街邻?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首诗天地人间地表达、抒发,有人、有物、有景、有情,自然挥洒,融汇贯通,奔放健朗。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那种大爱和忠诚在行行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怦然心动,热血沸煮,眼前仿佛出现了非凡的诗脉诗情。
我们再读《致呼伦贝尔友人》这首诗:
辽东几度海洋风,未入兴安竣岭中。
大地流冰三百日,长空落雪两千通。
……
此诗格律规整,手法多样,所以情真味厚、语言生动、节奏明快,特别耐读。更突出的是每一行诗都是从作者在喜怒哀乐的体验中流淌出来的,独到的感觉、体会、想象显得新鲜并富有生命力,必然触动读者感染读者。著名诗人邵燕祥曾语重心长地说:“诗不能掺假,诗不能表面化,诗不可脱离现实。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词。”诗贵真,必须“修辞立其诚”,否则就是虚伪、说谎、造假,无病呻吟,佶屈聱牙,成为人们痛骂的“无意义、无内容、无聊的”三无废品。
刘勰云:“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所谓风骨,乃精气神也。黄剑平先生的这部《梦》中,或题咏或感事或抒怀或酬唱,皆注重气质、情怀和意境。豪放中透射着磅礴恣肆、阳刚之气,委婉间迸发出高昂而锐利的艺术风格,诗词中一种精神使人荡气回肠。如“滔天大浪吞船户,棒捣龙宫我自王。”(《记者》)底气充足,豪情万丈,读来志壮神爽。再如“百尺高松一树绿,群官到此可羞衔?”(《谒包孝肃公墓》)深刻尖锐,入木三分,顿觉直击心灵,忽生热力。而《悼抗联英烈》《钓鱼岛日本“国有化”感怀》和《诺门罕战场咏怀》等几首写抗日战争的诗词,言志缘情,志情合一,笔酣墨饱地叩问历史,掷地有声,令读者一叹三思,产生共鸣。《诺门罕战场咏怀》的最后四行写得深沉有力,和韵上口,过目能诵:“堆堆战骨埋荒漠,道道狼烟起弹坑。十万亡灵飞不去,谁将噩耗送东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通读《梦》的全部作品,觉得诗人黄剑平深深懂得总书记的论述,具有作家、诗人那种“根”性。他一切都在生活中发现、分析、领悟和积累中增强想象力,再提炼后打造老百姓喜歡的诗词。《到西旗》总共十九首七言绝句,作者将自己二十八年间十九次到西旗的不同身份、不同变化、不同感受娓娓道来,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大草原的美丽与发展,也表达了人生的体会。这十九首诗中的其六这样写道:“六到西旗向宝山,尘烟百里动边关。天旋地转追红日,一望峰头步步攀。”其九:“九到西旗九月间,新朋旧友过边关。东方索句王维好,大漠孤烟两日还。”看绿色无际的草地、登大汗的宝山,去蒙古国东方省访问……一系列的记忆、风景、情感都用美学范式的诗句表现出来,意境优美,风格奔放,尽显浪漫主义情怀。应该读读诗人的《祭敖包》。
短短八行诗句,却浓墨重彩地构图描画,把蒙古族百姓在大草原上祭敖包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就连僧人捡来一块石头添上去都写得那样生动,着实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征服力。生活给什么就写什么,其作品必定受到人民百姓的欢迎、喜爱。
叶嘉莹教授说,诗是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聚散离合的一种关怀,是生命的本能。那么,在诗作里表现生命的奥妙、人生的百味是至关重要的。黄剑平的这部《梦》里,写生命感觉、体会的诗很多,如《十年感怀》《夜梦有作》《杂咏》《自由》《生年》《独吟》等。其中最精炼的当属《高台》:
高台只有一时新,画上风光不是春。
万紫千红诗梦里,醒来却见葬花人。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同时,把作者的深思、寻找、发现和幻想渗透其中,倍显意象美、意境美。晋代郭璞在《江赋》中说:“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言简便于点题,深刻不在深奥,天花乱坠地描写并不等于美。
通读《梦》的全书,发现好多诗词是写山写水写大自然的,体现了作者游历大好河山对祖国与家乡那样火辣辣的爱,并融进了亲情、友情与乡情,使作品的内容更广泛。“梦笔挥毫明月上,天都指向银河湾。”(《黄山》)简约又豪放,明快且生动,读来心神跃动;“浦江东岸起奇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真实、形象、活泼、愉悦,眼前似有活动的画面,还深感余味无穷;“一河灯火一河船,琴女琴声比酒绵。”(《扬州》)古色古味,美丽多姿,产生流动感与遥远的联想,独特的情韵美在妙处美得妙然;“时人错上岳阳楼,只赏湖光不识忧。”(《登岳阳楼》)写得时尚、诙谐、多趣,通畅的音律中可见哲理,读者必是再三体味,难忘也。这本书里还有一些描写风光的词,值得一读。如《永遇乐·海南岛》《贺新郎·塞上春吟》《念奴娇·春问》《鹧鸪天·信天游》……
几十年来,黄剑平先生坚持写作古体诗词,硕果累累。他的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古诗、乐府和词,都写得顺风顺水,流畅通达,写出了与时代俱进的思想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祝愿诗人黄剑平多作努力,为新时代写出更好更多的诗词作品。
责任编辑 五十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