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8-07-313014房间
3014房间
2018年5月初,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在日本长崎县一岐市進行了“守护者”无人机的展示飞行。日本媒体报道,通用原子公司正努力将这型源自“捕食者”的无人机推销给日本的地方政府。关于“守护者”无人机,军迷应该了解什么关键信息?卖给地方政府是真的么?
“守护者”无人机
“守护者”是通用原子公司在“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基础上开发的无武装海洋监视型。它的开发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正有美国政府多个部门提出在美国境内使用“捕食者”无人机的需求。所以通用原子公司在“捕食者”家族第二代产品MQ9“死神”无人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不具备武器发射功能的“守护者”系列。今天,“守护者”无人机在通用原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仍被分类于“捕食者B”(“死神”无人机的厂家编名)之下。
“守护者”无人机除了不能投送“地狱火”导弹和制导炸弹外,其主要设备与性能指标均与MQ-9“死神”无人机类似。其全长11米、翼展20米,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5吨,最大飞行高度低于15000米,可以连续飞行14小时。“守护者”同样使用霍尼韦尔公司的TPE311-10涡桨发动机,巡航速度31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800千米以上。
虽然使用完全相同的气动布局,但“守护者”与“死神”之间的外观差异比较明显。前者在机腹下方吊挂有一具尺寸较大的对地监视雷达吊舱,同时出于控制性能需要在翼尖装有切角的小翼。除此之外,两种无人机的卫通天线、光电探测吊舱、发动机进气口等结构的外形、安装位置均完全相同。
根据通用原子公司的介绍,“守护者”无人机使用的光电探测设备与军用型的“死神”性能一致,具备微光和红外复合成像能力。
该型无人机搭载的对地监视雷达是雷声公司于近年开始研制的SeaVue对海搜索雷达。这是一种美国海军提出研制的探测设备,当前正与雷声公司为美国海军的MQ-4C“特里同”无人机、P-8“波塞冬”巡逻机项目中的对海探测系统一道,作为美国海军的下一代探测设备组成部分同步推进研制。
SeaVue是一种专门用于探测小型水面舰只的对海搜索雷达。从此次“守护者”在日本试飞的情况观察,该雷达的研制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它可能采用了当代三坐标雷达的天线体制,工作在较高波段以保证分辨率,系统具有较强的信号处理能力。
“守护者”无人机并不是一型“初出茅庐”的机型。早在2015年前后,美国国土安全部管理的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就已经开始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航空站以及德克萨斯州的克里斯蒂海军肮空站部署“守护者”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已经在打击毒品走私、反恐等类型的任务中登场。据最新消息,“守护者”无人机已经成功入围了加拿大军方的下一代无人侦察机项目。但加拿大是否会采购,还需观察。
准备卖给谁
此次通用原子公司在日本长崎县试飞“守护者”无人机,背后折射的信息值得思考。
作为工业部门的通用原子公司不远万里跑到日本,号称“向日本地方政府”推销“守护者”无人机,实际的“算盘”还是希望日本防卫省为自卫队采购“捕食者”。
早在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之后,日本政府就多次向偏保守系列的媒体“放风”:日本应当尝试购买类似“全球鹰”或者“捕食者”那样的固定翼无人机。为此,在美国海军对海侦察无人机平台相关项目竞争中“处于下风”的通用原子公司跑到日本“开拓市场”,从营销的角度分析可谓是情理之中。
而日本政府与自卫队的“司马昭之心”则世人皆知。
诚然,在日本确实有防卫省以外的部门具备使用海洋监视无人机的需求。这里面国家层面的部门包括国土交通省管理的海上保安厅(相当于我国的海监与海警局)与气象厅,以及国家公安委员会管理的警察厅(相当于我国的公安部)等。地方层面的单位则包括了各都道府县的警察、消防、政府应急管理、国土资源部门,如县警和消防本部的航空救援队,特种警察部门甚至渔业管理部门等。这些单位都有在近海地区展开应急救援、打击走私、偷渡犯罪甚至反恐行动的执行部队,并保有自己的飞行部队。
然而“捕食者B”系列无人机超过1千万美元的系统总价、过于清晰的目标分辨能力,过于强大的电子战能力与信息共享能力,显然不是这些政府准军事执法部门能够“用得起”的。所以“守护者”卖给地方政府救灾,应该是个伪命题。
自卫队与无人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政府经常“叫苦”自卫队缺乏先进无人机装备,但自卫队的装备序列内,无人机其实已经出现很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陆自就已经开始装备专门用于校射的无人直升机。而海自早在冷战中前期就曾长期使用QH-50反潜无人机。空自的训练用无人靶机则早已实现自产,且有多代产品。
虽然自卫队一直对自身的无人机装备与战法“三缄其口”,但是该国在使用无人机平台进行跨军种跨平台联合作战领域早已有相关成果问世。其中最为专业人士所知的,就是日本富士重工公司的FFRS系列无人直升机。该型号的民用版为我国军迷所知虽是上世纪末前后,但它的军用型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被日本军迷所发现。
FFRS无人机除在富士火力演习中担任过陆自的侦察校射无人机外,还被技术情报界认为具备一定的电子战能力。而当前,该系列无人机的换代产品也早已入役自卫队的炮兵、通信部队多年。
过去40年间,空自与海自虽然都承认自己拥有多型电子侦察机与海上巡逻机,但关于它们的具体性能,则一直处于保密中。笔者认为,当前自卫队频繁的在我国东海上空遭遇各种无人飞行器,通过分析防卫省对这些飞行器相关情况的“对外发布”,读者应该可以管窥到自卫队自身对类似平台的使用认识。更不必提,常年以来自卫队一直不遗余力的在更新针对周边国家的海上监视能力体系。
保持警惕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获得“看得更远”的传感器平台、“打的更快”的弹药为代表的装备发展动向,一直是外界评价日本国防政策变化的“试纸”。无论是“特里同”与“全球鹰”,甚至小一些的“死神”,它们的作战半径都远超日本本土防御的需要。通用原子公司跑到日本推销专用于海上监视的“守护者”,说到底还是看到了自卫队急需更周全的对海ISR能力。
近年日本政府的持续尝试参与“特里同”无人机与“死神”无人机项目并企图引进,一方面有着将自卫队的作战能力“扩张到日本国土之外”的用意,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卫队的航空兵部队正在进一步提升使用跨类型装备平台执行针对性任务的能力。我们既要搞清“守护者”的性能指标,更应该警惕那些想使用它的人在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