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民居视角下茂霞村人居环境研究*

2018-07-3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梁楚虞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厝骑楼人居

文/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梁楚虞

地域自然环境、传统历史文脉与社会经济文化推动着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演化。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茂霞村为例,从自然和人文双重视角出发研究乡村传统民居,剖析其地域适应性,探讨人、建筑与环境3者间的互促关系。为实现全域覆盖和重点突出研究涉及规划与建筑层面,获取了丰富的乡野调查资料,对茂霞村的现状保护与传承发展有现实意义。

1 茂霞村概况

1.1 地理气候特征

茂霞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北部,是岵山镇政府机关所在地,距泉州市约63km,距厦门市约135km,与泉南高速、莆永高速及S206公路相邻,交通便利(见图1)。茂霞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森林覆盖率高达75%,村内主要建筑群落位于平原地带,四面环山,金溪河穿流而过,生态环境良好。

1.2 人文历史特征

图1 茂霞村区位

茂霞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传统聚落。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有大量稻田,形成了清雅质朴的田园风光。村民积极发展林业、种植业,其中水果种植成效很大,茂霞村重点种植的乌叶荔枝享誉闽南且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为本村经济带来巨大贡献。村中民居围合成一个个完整的生态组团群落并与产业林和农田有机结合,这些群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茂霞村海内外华侨众多,乡绅乡贤热心家乡建设,回乡自建住宅的不在少数,异国文化被带入传统村庄或多或少影响村内建筑风格。华侨文化对传统民居影响深远,外来建筑样式的骑楼、洋楼等被融入传统大厝之中,极大促进了茂霞村民居多样化。2012年茂霞村入选由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评选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被评为首批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015年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十大醉美村落”。

2 茂霞村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表达

2.1 规划布局

《阳宅十书》曾言:“人居之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茂霞村在选址上考虑宏观山水格局,村中建筑顺应地形,组团式布局。村中心为集市,久而久之演变为1条骑楼街,汇集了村内主要商业,村庄被其分割为2个相对较小的聚落,自然融合成“半乡村-半集镇”两态一体的乡村聚落。随着时间推移,茂霞村传统民居逐渐形成了带状和团状结合的聚落形态(见图2)。

村中大部分民居为传统的闽南大厝,分布情况分3类:①靠山面田,正对自家田地,既便于耕作又划清了权属;②建于田园之中,被田地环绕,为满足扩大生产需求形成了典型的“田围民居”式组团布局;③位于荔枝林、龙眼林下,既依傍大树获得庇护,又收获果实换得利益。山、树、宅、田有机结合(见图3),既深谙中国传统风水意向,又界定了农田及果树的产权,便于劳作及经济分配。古厝及现代民居的房前屋后既种植荔枝树、龙眼树等经济树木又种植其他风水林木,园圃葱郁、树林繁茂且山中溪水穿流而过,共同构成了惬意安闲的人居环境。

在传统礼制约束下,民居组团以宗祠为中心布局,以点拓面,呈逐渐壮大态势,如下灶社区居民主要包括陈氏的3个支系,即崇德、敦庸和南石。聚落扩张初期,各支系围绕各自祖屋建设宅邸形成分散的小组团。各支系独自拥有一片农田,围绕田地集中而居,形成多个相对聚集的小组团(见图4)。此外,茂霞村传统民居布局受防御思想影响,形成寨堡式民居组团,福茂寨为其中典型(见图5)。

2.2 平面形制

图2 茂霞村的山水格局及规划布局演变

图3 山林-民居-农田布局示意

图4 茂霞村局部组团布局关系

《明会典》记载“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茂霞村传统民居布局基本遵从古训。据调研,古厝平面格局多以“三间张榉头止”为基本型并增加了开间、后落或护厝(见图6)。硬山屋顶结合双翘燕尾脊、红砖白石墙体结合灰瓦屋顶皆为茂霞民居典型特征。随着历史发展及人民实际需求变化,茂霞民居平面形制在基本形基础上不断扩展,功能也随之丰富,横向加横屋形成护厝,纵向加厅堂增加进深。当地风水师认为,北面煞气需靠建筑后包遮挡,民居正面可加建前埕、院门或半月池来迎山接水(见图7)。

早在封建社会,茂霞村民就意识到“耕虽可致富,读方可荣身”。在耕读文化的影响下,村民十分注重教育,宗祠大都兼具私塾功能,不少大型古厝均设有私塾并请名师教育族中子弟。

图6 茂霞村民居型制演化示意

图7 茂霞村传统民居风水格局

3 人居环境保护现状

3.1 传统聚落整体保护现状

茂霞村现存70多座百年以上古厝,但保存较好的仅有10多座。古厝经历上千年形成“红砖、灰瓦、白石基” 的闽南特色建筑风格。建于元朝的祥奏小宗,明朝的敦庸堂、聚美堂、唯德堂,清朝的福春堂、赤路厝、贻福堂等传统民居风格强烈,沉稳质朴不失恢弘大气。许多古厝还保存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和灰雕等传统建筑装饰。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建构装饰等建筑技术及其包含的思想反映了当地居民的营造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受华侨文化影响,村内现存传统特色的洋楼,多为民国时期建造,其与同时期厦门鼓浪屿建造的洋楼不同,茂霞村洋楼融入了中国传统空间格局、传统民居建筑外观和装饰工艺。骑楼街两侧混合了骑楼、大厝与洋楼3种样式的古民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外廊式楼化大厝的建筑形式,创造性地将山区文化、华侨文化与传统民居文化融合。骑楼街建于民国,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两侧骑楼建筑多为华侨自建,建筑为中式红砖灰瓦木雕,同时融入了拱券和宝瓶护栏等西式元素。沿街骑楼1层多为商店及与大厝连接的空间,2层为储藏室或卧室。调研发现茂霞村现有村民2617人,但目前村内传统民居除少数老年人外几乎已无人居住。因村民大量搬迁且缺乏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大量传统民居荒废成为杂草丛生的历史遗物。沿街外廊式民居亦少有人居住,即便紧邻骑楼街,商铺也少人问津(见图8)。

3.2 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的保护现状——以福茂寨为例

福茂寨是茂霞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闽南寨堡建筑瑰宝,占地面积约20亩,寨墙高约7m,巍峨雄伟,站立在寨墙上环顾四周,全村美景一览无余。目前,寨墙整体保存较好,寨门基本完整,寨内风水池、祖祠等仍被保留(见图9)。

图8 茂霞村传统民居保护现状

图9 福茂寨

随着历史发展,寨内传统民居被不断改建且糅杂了多种建筑风格。寨内整体风貌保持一般,只有祠堂还保留着明朝员渠公建造时的空间格局,以祭祖的礼制空间为核心,生活空间呈向心性围合排布。祖祠位于寨子最南侧,坐北朝南,平面形制为五间张两落双护厝,屋内遍布精细华美的雕刻,形制和装饰工艺均为村中之最,文化价值极高,须被重点保护。如今寨内居民仅30多户,共约100人。寨内延续旧有生活方式,充满传统生活气息。福茂寨居民延续传至今已有上万人,但大多旅居海外。每逢清明、7月半和冬至,海内外茂霞村人都会重归故土,打扫老宅祭拜祖先,这是村中亘古不变的习俗。

4 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4.1 自然损毁

受山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大部分传统民居所在环境阴暗潮湿,年代久远的传统民居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承重体系,潮湿环境加速了木材朽化,而山中白蚁等生物灾害更给传统民居以致命打击。久而久之,古厝在自然环境摧残下风化、老化,荒草丛生。建筑单体尚无法完好保存,建筑细部更难以幸免。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部分传统民居的墙面毁坏严重,屋脊瓦片缺失掉落,梁柱门窗腐烂残缺,原本精美绝伦的木雕、砖雕等装饰细节也破损不堪,大多数民居均因经费不足而缺乏维护修缮。

4.2 人为影响

随着快速城镇化,人们生活需求日益增长,部分传统民居在村民日常生活及规划建设中被损毁、拆改甚至清除。村民缺乏对民居遗产价值的鉴定能力及对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意识,大量传统民居空置且无人管理。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长期保护不力使其无法得到及时维护修缮,木结构腐败严重,安全隐患大。许多传统民居未被列入建筑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严重且无法得到保护(见图10)。在遗产保护越来越提倡多样化的今天,多样化民居形式应得到重视。茂霞村目前已开发了一些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创业,但传统民居本身并未因此得到有效更新、活化和再利用。

图10 传统民居受自然及人为双重破坏

5 结语

茂霞村传统民居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充分展现了地域适应性特点,不仅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且蕴含独特地域人文气息,是不可多得的乡村建筑瑰宝,四位一体的联动工作能更好地保护遗产:政府须将传统民居列入遗产保护规划;向村民普及传统营造技法,激发其保护遗产的热情;社会学、生态学及历史学学者可对其深入研究,挖掘遗产在不同学科的价值,保护过程发挥众人之力;投资者应更好认识和发挥遗产价值。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茂霞村人居环境正受到强烈冲击,保护村落人居环境已迫在眉睫,应在尊重村落地域特色基础上,结合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特点,从永续发展角度出发保护茂霞村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古厝骑楼人居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古典艺术审美——闽南古厝特色窗格
梦中古厝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
骑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