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是生命选择的精彩
——麻天阔先生其人其书法

2018-07-31严文龙

西部大开发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展书法传统

文 / 严文龙

麻天阔先生

对于麻天阔来说,我觉得,家族文化传承与地方人文环境的影响,奠基了一个文化心理定型了的他。然后,汉语言文学给予他的中华文化更为宏旷的大视野,则更是成就了他和他的书法,使他从文化传承中寻找生命意识的自觉,从自觉中去寻找文化的真谛。

麻天阔,是一个浸透了传统文化素养又承袭传统道德观念的文化人。但是,他给人的直观印象,却只是一个著名书法家,陕西省书协副主席。

麻天阔出生在岐山县五丈原一个大姓家族。据传其祖上曾很富有,有人曾当过云南提督这样的大官。晚清时像贡生、秀才这样的小文人,麻家比比皆是。“文革”那时不讲究学文化,一次家族拆旧房时,从墙壁里发现了一本描红和一本字帖。麻天阔异常兴奋,像得了天书一样悄悄地藏起来,照猫画虎地练起了毛笔字,这是他学书法最早的开始。

麻天阔的家乡五丈原,是著名的诸葛亮武侯祠所在地。在民间,千百年来,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的表征。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碑,更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化石。“文革”中破除四旧,连孔庙都有人去破坏,但就是没有人敢动武侯祠,没有人敢动岳飞的字碑。岳飞那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四十六块碑刻铸就了麻天阔崇尚传统道德文化的自我构造。

另一个对早年麻天阔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周原文化。周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有两部经典,一部是《易经》,一部是《诗经》。以人(仁)为本的思想是这两部经典的精髓,也成为后世儒家经国治世的思想核心。

起源于上个世纪初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当世纪末叶的时候,人们忽然才发现传统文化道德中的内涵,乃是民族灵魂中不能泯没的瑰宝。于是孔学重新发扬光大,孔子学院也遍布全世界。

而对于麻天阔,家族传统最早的熏陶,童年时期五丈原武侯祠的发蒙教养,以及青少年时期周原文化的浸淫濡染,使他对传统的道德文化由崇敬而身体力行。因此,书法,成为他身体力行的一部分。

麻天阔的青年时代,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谦和好学,儒、释、道、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等传统文化门类广有涉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尤其是他一直坚持研习书法的功底就有了大用场。于是,陕西就多了一个热心公益文化,乐于奉献社会,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组织策划才能的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他先后通过组织大型书法团体展、研讨班、看稿会和上百项公益文化活动学术活动,为陕西中青年书法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各级组织的嘉奖和同行的赞誉。这些艰辛的努力和付出,为后来他成为业界公认、口碑良好的省书协副主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是麻先生自己主动地选择了书法,是生命的生存原则让他选择了书法。而他三十年持之以恒的潜心努力,也使他的生命因书法而精彩。

从去年腊八至今,麻天阔在兴善寺办了《春意禅痕》的个人书法展。书画展一般都在美术馆或艺术场所举办,像麻天阔这样在寺院办长达小半年的书展,还真少有。他说,这次展览,是他从艺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更是最接地气地一次。半年来,先后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多万人参观了书展,百十人与他在书展办公室谈艺论道,常常是诸友云集,高人满堂,指点云霓,广谈阔论,使他收益颇多。

而我,与麻先生虽是多年好友,但也正是这次书展中,在他的展室与他多方交流,更多地了解到他的为人学识及其作品。

陕西历来拥有文化厚积的沃土。尤其是书法,享誉全国。民国时期有被誉为新一代草圣的于右任,改革开放后,陕西书法更是遍地开花,引领全国。最初的中国书协就是在陕西书协的基础上成立的。

麻天阔的书法,能在这样的一块厚土中迸芽而出,搏击出一块自己的天地,的确要有着非同凡响的功力和过人的才气。

有朋友对麻天阔的书法做过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三个特点。一、正大气象。二、善巧,精致,天真,亦有书卷气。三、笔墨实验,前卫探索。

所谓正,就是根基要正。书法无论行草篆隶,皆以楷为根基,万变不离其根,万变皆源其根,此即正。所谓大,就是要大方,大气。笔画要舒展悠长,顿挫有力,笔力要饱和饱满。布局谋篇要有大家气度。所谓善巧精致天真,就是指笔画到结字的优美,以及布局前后呼应,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书卷气就是指学养,要有深厚的学识修养。这可是需要几十年啃书善思的功夫才能成就的。所谓笔墨实践,前卫探索,就是不断地创作出好作品、新作品。

麻天阔先生曾谈过他对自己创作的要求,是返本开新,守常知变。这八个字,有两重意思,返本守常是一重,开新知变是一重。返本守常就是在传统的道路上坚持自我,开新知变就是在时代发展变化中创造出全新的作品。这八个字是麻天阔书法艺术的原则,也是他的书法之所以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的生命力所在。

艺术简历

麻天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名人书画院副院长、西安武警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识导师、客座教授。荣获首届西部十大风云人物称号。书法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论文荣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提名奖。

猜你喜欢

书展书法传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空场”书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书法欣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