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

2018-07-30许梦薇

关键词:音乐素养综合实践活动

许梦薇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艺术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启蒙教育。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实践 音乐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51-01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面临了许多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综合实践活动或做中学是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将其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是以新的形式、新的姿态跻身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中。音乐综合实践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应以音乐为线,结合多种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

一、改革传统音乐教学课堂模式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

1.明确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传统的音乐教学片面追求音乐的“双基”教学,忽视了音乐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的内涵。《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的。“双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未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过程。

2.明确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类文化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但对学生进行“双基”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3.音乐教育中精神文化内涵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性是与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训练,是对学生进行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发挥自主创造性

1.学生自主想象,参与互动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感受音乐,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始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孩子的世界,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聆听者。例如在小学《嘀哩嘀哩》一课中,教师通过对歌词“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赋予优美的朗诵和舞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春暖花开的特定氛围,再让学生配上常用的手势语言:如拍手、跺脚等,甚至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跳起来,不仅烘托了一种欢乐的课堂气氛,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发挥自主创造力,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真实情境中。

2.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艺术活动我们应当从“游戏”入手,将孩子的娱乐天性转向用心去“冒险”,在娱乐时人们能經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音乐原本是充满乐趣的事,可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常理下又不可避免,但在不经意的玩游戏中,也能学到知识。作为艺术课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活动.例如二年级有一课《萤火虫》,描写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快乐的飞来飞去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教学时,老师提问学生:“萤火虫像什么?”“你想不想做一只萤火虫啊?”学生会积极模仿萤火虫飞来飞去,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老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歌词进行表演,在学生兴奋地表演时,老师适当播放歌曲,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旋律,这样同学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首歌,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真正做到了在游戏中学习,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音乐实践活动

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比如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秧歌舞》,描写人们边歌边舞的欢快情景。秧歌在东北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课堂上,教师提问:你们会扭秧歌吗?同学们都会,并立即手舞足蹈起来,此时,老师和同学一起舞蹈,而配乐就是要学的这首歌曲,在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中,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

2.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例如二年级音乐欣赏《龟兔赛跑》。教师讲课时会安排音乐故事表演,这时就要合理安排分工合作。课本中给出了几个角色:小兔,乌龟等角色。除了这几个角色,教师还可以添加几个角色,使得人人都能参与。小组分工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优生学困生综合在一起,给每个人都留有机会。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支持,配合,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比如在四年级音乐课《铃儿响叮当》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歌词之后,教师提问:你都在哪里听过这支歌曲,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歌曲,看谁学的好,看谁合作的好;歌曲学到一定时候,教师拿出各种乐器,让学生自由配乐,进行实践探究;最后,歌曲圆满结束后,可以提问学生你都有哪些体会,可以说一说吗,孩子们会说出许多你想不到的话来,有的孩子还会动手画。课堂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四、总结

如今在音乐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俨然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培养他们的自由想象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也成为音乐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孙俊三.教育机会的把握与教育智慧的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

[2]焦晓薇.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教科研导刊,2011(5).

[3]李媛.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2011(5).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综合实践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