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2018-07-30万文琪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校园文化

万文琪

【摘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作品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蕴含情意的主题教育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把学生自己的时间还给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增加个人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 校园文化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46-01

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长期以来教育工作中存在过分注重学生理智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现象,即把少年儿童的发展仅仅理解为理智的成熟,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青少年的发展是多向而非单向的,青少年的理智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熟和理智成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任何一面存在不足,就难有人的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应该包含着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内容,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的教育不能算是全面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最佳的平衡点,以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呢?我们知道,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朵并蒂莲,而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敌对的领域,它们为了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样一个相同的目标,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进行着优势互补。科学教育注重并擅长理智训练,艺术教育注重并擅长感情奔放,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同时较好的受到这两方面的教育,那么毫无疑问,教育所面临的上述使人着迷的任务就能够被出色的完成。

然而当前仍然存在把艺术教育仅仅视为是一种点缀和补充的艺术教育观,认为艺术教育之所以可以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仅仅是因为它能解除其它各门“主课”的沉闷和劳累,能给学生片刻的愉快惬意。用斯宾塞的话说,就是“艺术在生活中既占闲暇部分,在教育中也应该只占闲暇部分,或者,如果可能的话,艺术教育也可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敲敲边鼓。”上述这种艺术教育显然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在中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科学教育和忽视轻视艺术教育是不可取的。科学教育本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完全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进行弥补。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在上《荷塘月色》这节课之前先播放了一段中国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讓音乐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月夜之中,感受月夜的宁静、美丽,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想象中月夜的景象,再让学生打开课本朗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眼中的月夜,体会笔者用词的美妙。整堂课给人的感觉非常美,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同时还增进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使学生在愉快,优美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学习计划。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一般都较重视艺术教育,国际上已有很多发达国家组成专门的音乐教育研究团体来研究探讨艺术教育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学科的关系,许多国家还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美国已在2000年颁布的《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对美国的艺术教育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核心学科”之一(核心学科是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可见艺术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们还是用到赫胥黎说过的那句话:“最好的中小学教育应该是那种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与最好的艺术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就使艺术教育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加速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则是每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几年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看法。

首先是改进现有音乐教学观念。很多美术、音乐教师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喜欢音乐、美术但不喜欢上音乐、美术课。这主要是教材的老化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所造成的。因此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教材专利法的束缚,扬长避短、灵活教学,在尊重教师特殊喜好的同时,抓好突破点自由拓展音乐教学内容,重点教学目标,使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制定出一套灵活多变的实用教材,是教师真正的成为自己学科教育的决策者。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师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把自己从一个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基础。例如在一次音乐课前我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做了小组分工,并根据学生爱好电脑知识的特点让各族自己制作演讲课件。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各小组结题演说。整堂课学生变现非常活跃,对音乐的理解也非常新颖。学生的课件制作从画面、解说到音乐的搭配也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整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一堂音乐课从单一的教唱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研究型转变。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影音画相结合、大容量的具有探究性的课程。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作品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蕴含情意的主题教育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把学生自己的时间还给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增加个人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也有长足发展,但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艺术教育仍于薄弱环节,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学校艺术教育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今天,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