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德育
2018-07-30陈永宝
陈永宝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中的作用,从学生情感培养与道德品质养成两方面进行。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分别总结音乐欣赏、歌曲演唱以及理论知识讲解等方面的教学方法,帮助全面提升小学生思想积极性,帮助养成正确道德思想。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中的作用
德育教育中提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小学音乐课堂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丰富自己的爱好。将德育教育引入到小学生音乐课堂中,能够有效提升音乐课堂教育能力。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大大提升了对音乐课的喜好程度,通过课堂来实现对艺术美感的感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传统教育模式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应试成绩的追求,小学正是人格与兴趣爱好养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引入到其中后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样化,避免出现过于古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环境中可以感受到来源于音乐的快乐,从而调整紧张的学习心情,真正发挥音乐课堂缓解学生压力帮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二、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环节中要从小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同时考虑所欣赏曲目是否在感情表达上积极向上,符合课堂教育主题,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欣赏高质量音乐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有很大帮助。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同时能够理解的知识范围有限。教师应该与德育教育为衔接点,帮助激发学生想象力,并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音乐内涵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样最终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明显提升。建立在良好的鉴赏基础上,接下来所开展的各项教学计划也能够得以高效开展,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感染作用。
(二)音乐歌唱
音乐歌唱中表达出德育教育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针对学生歌唱感情的培养,避免形式化主义的演唱,引导学生在演唱曲目的同时将感情融入到其中,体会旋律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情。这样小学生在演唱曲目过程中才能真正融入到其中,在歌曲感情的熏陶下感知音乐科目所带来的快乐与美感。演唱是音乐学习的核心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最终的演唱效果才能得到提升,德育教育更体现在学生兴趣培养方面,使学生处于课堂主导位置,感受到音乐学科魅力后才能不断提升学习积极性,歌曲演唱也更加专业并且感情饱满。通过歌曲演唱来将不同音乐内容相互融合起来,为德育教育渗透打下稳定基础。
(三)音乐知识讲解
音乐学科中理论知识部分通常是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是比较枯燥并且难以记忆。将德育教育引入其中可以从文化背景层面展开讲述,例如在鉴赏不同民族歌曲中,可以对民族文化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歌曲的内涵美。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最终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情感结合起来,这样小学生才能更有目的的学习,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德育教育有效性体现与教学方法选择有直接关系,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能够培养兴趣爱好的学习方法,避免造成学生学习紧张的心理问题。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以班级为集体来进行的,处于启蒙教育时期学生很难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进步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在音乐科目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能力提升,更要讲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体现在其中,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鉴赏学习来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基础下班级关系才能更和谐,在集体演唱中学生最能够感知团队的意义,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教育基础,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尊重集体,将集体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德育教育计划落实建立起需要的基础环境。所选择学习的儿歌曲目中更应该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鉴赏能力不断提升后也能自主发掘音乐鉴赏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活动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课堂更是这样,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把各种实践活动带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融入其中,切身体验体验在活动中获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学,由于小学生独特的好动特点,那么表演等节目便必然引起学生们的巨大兴趣。这种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对集体有一个更加强烈的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还可以将其赋予德育的内涵,在教学中悄无声息地使德育与音乐相结合,不知不觉中使同学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形成完美的人格。德育在音樂知识中的渗透,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进行获取额过程中,在对知识掌握以及运用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便受到了德育的影响,良好的思想品格以及自身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解翔. 试论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绽放[J]. 新课程导学, 2017(21):45-46
[2] 诸葛冰洁. 即雕即刻, 复归于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 黄河之声, 2017(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