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划新时代重庆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

2018-07-30谢菊万倩倩

重庆行政 2018年2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重庆市慈善

谢菊 万倩倩

国际社会发展经验表明,基于人们自觉自愿捐赠基础的慈善事业是社会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着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扶弱助贫”的天然属性可以有效补充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普惠福祉,谋划新时代重庆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对于重庆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谋划新时代重庆市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要求重庆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慈善中积累道德”是习近平的一贯主张。在担任福建省长期间,习近平就要求福建省慈善总会通过组织慈善活动,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向上向善,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提高。让慈善成为一种更具品质的生活方式,造福大众,推进社会文明进步,需要重庆市慈善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一直将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目标,目前慈善类行业协会在国家层面有中国慈善联合会(2013年成立),地方层面有北京慈善事业联合会(2007年成立)、广州公益慈善联合会(2014年成立)、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2014年成立),深圳慈善事业联合会(2016年成立)等。重庆市慈善总会于1995年成立,坚持以助推脱贫攻坚为重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扶危济困、救急救难,为减少贫困、促进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重庆市慈善总会主要履行的是基金会的功能,行业政策倡导、行业服务及行业自律等功能弱化。重庆市慈善行业组织缺位、行业协调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十分重要,慈善事业的研究非常关键。2016年,中央《關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纷纷建立市级、区(县)、镇(街)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和公益慈善研究类机构,以理论与实践纵深结合的研究推进本土的慈善事业发展。截至目前,作为四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总人口最多、管辖区县最多的重庆市,仅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大渡口区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全市没有专门的公益慈善研究机构。

(三)重塑重庆城市形象的需要

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中最稳定、最有价值、最具感染力和最具心灵穿透力的部分,是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近年来,国家发布“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鼓励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倡导建设慈善城市。许多城市积极响应,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等都努力通过打造公益慈善文化载体、建设公益慈善组织培育发展平台、举办年度公益慈善活动等,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如民政部负责实施的中国慈善领域最高奖“中华慈善奖”已经连续评选表彰10届,但首届“重庆慈善奖”自2009年评选表彰后再无下文。又如目前“上海公益伙伴日”已连续举办7届,深圳-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中国慈展会”)连续举办5届,“天津公益行”和成都慈善交流会(简称“慈交会”)均连续举办了3届。以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为例,北京市以总分第1名蝉联“首善之城”,上海列第2名。人选的6个西部城市中,四川省占了一半,即成都市(第9名)、遂宁市(第11名)和攀枝花市(第44名)。其余三个城市是云南昆明(第56名)、内蒙古呼和浩特(第68名)和甘肃张掖(第69名),重庆一直榜上无名。这与重庆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极不相称。

二、谋划新时代重庆市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国家公益慈善类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及各省、市立法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就陆续颁布一些与公益慈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14年《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顶层设计莫过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我国慈善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将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上升为统一的国家意志,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等重大问题,显示出国家对发展慈善事业全面长远的布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到了依法治善的新阶段。

(二)重庆公益慈善组织的力量逐渐增大

近年来,经由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努力,截至2017.年7月底,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1 65万家,其中社会团体751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944家,基金会78家;登记认定慈善组织66家;确认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16家。重庆市扶贫基金会、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重庆市妇女儿童基金会、重庆市慈善总会等在内的重庆慈善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在成为重庆社会建设特别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三)本土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高涨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企业家以“兼济天下”的精神,主动参与慈善事业,是企业承担和实现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有效激发了中央在渝企业、市属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需求。以2017年7月至9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指导,市慈善总会、华龙网集团等主办的“寻找善的力量”重庆公益慈善人物故事巡礼公益主题报道活动为例,力帆集团、民生能源等上百家企业积极参与,华龙网集团通过网站、户外LED、重庆日报电子阅报屏、重庆手机报、重庆客户端、微博、微信及重庆主流报媒等全媒体手段,向社会全面展现重庆公益慈善故事,宣传典型公益慈善人物事迹、传播慈善文化、倡导慈善行为、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了公益慈善氛围,为重庆慈善事业赢得了较广泛的社会舆论支持。

三、谋划新时代重庆市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的思考

(一)成立重庆市慈善行业联合会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两周年的特殊时段,建议由重庆市慈善总会、重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发起成立重庆慈善行业联合组织——重庆市慈善联合会,邀请曾担任市主要领导并长期在重庆生活的老领导,以及在全市慈善领域富有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慈善家、爱心企业家以及部分专家学者担任联合会的领导,全面推进重庆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

(二)搭建重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淘宝网、蚂蚁金服公益平台等13家是民政部指定的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鉴于华龙网集团在全市公益慈善领域的较大影响,建议支持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搭建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创新募捐方式,广泛链接多方社会力量,深入推进重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创建重庆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体系

建议依托群团组织,建设市级、区(县)、镇(街)三级社会组织综合培育平台,不仅帮助一些未达到登记条件或登记时间较短的社会组织解决工作场地、基本办公设施、规范化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等问题,重点还要从社会组织“量”的扩展转移为“质”的提高,引入“政府引导、专业运作、多方参与、跨界合作、示范孵化、功能复合、角色多元”的运营模式,设置创新孵化、能力建设、服务展示、社工服务、党建服务等功能分区,着眼于提升社会组织的综合能力,搭建社会组织资源合作平台、探索社会创新的机制、模式和方法,发挥社会组织孵化示范、政府购买服务研究、社会资源跨界合作、社会組织公信力建设等功能。

(四)打造重庆市公益慈善品牌

一是举办年度公益慈善活动“重庆益慈文化节”。建议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经验,在市委宣传部、民政等部门指导下举办年度系列公益慈善活动,汇聚重庆“善”的力量,让山城成为名符其实的“善美之城”。二是恢复“重庆慈善奖”的评选表彰,褒扬在扶贫、赈灾、扶老、助残、济困、助学、助医等公益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项目,倡导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良好风尚。三是支持创建重庆公益慈善类研究机构。建议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有影响力的基金会、企业和专家学者共同支持成立和运营,进一步提升我市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性、专业化和公众参与,让公益慈善真正成为一种更具品质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张波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重庆市慈善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慈善义卖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おにのめにもなみ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