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7-30曹剑

关键词:学生活动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曹剑

【摘要】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核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参考。大学生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集體主义观念,增加学生成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达到育人的目的。随着教育进入发展新时期,高校在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也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研究好如何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活动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1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上进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社团活动中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激励、凝聚信念、坚定意志以及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等功能。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活动对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大学素质教育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参与社团活动是广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提升文化品位、扩大求知领域的有效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活动中,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

1.以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社团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组成团体。每个学生社团由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开展的活动内容、成员的组成特点等共同形成了特有的社团文化。这种文化对加入的社团成员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一种正向的引导和激励,能够使社团成员有效的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如社团全体成员成功举办或承办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或社团成员以及社团组织在省级、市级或着院系获得奖项及表彰,社团成员就会因为取得成绩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种成功会培养社团成员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有强烈的凝聚力。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团活动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工程。学生社团在高校党团组织的带领下开展活动,以方便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来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的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接受教了育。可以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先进思想的理解,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

高校志愿者活动,是指大学生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塑造着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志愿活动中,与社会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接触,不仅锻炼了个人交际能力,而且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的发展,作为社会上重要的年轻力量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主要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与命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才能得到。可以围绕着“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通过举办升国旗、唱红歌比赛、图片展、爱国题材的影片展播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

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活动中

传统文化是经过我国几千你那历史变迁形成的人民智慧的沉淀和产物,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历史的发展形成全方位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大学生的文化及成长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大学生就会在思想层面进行不断的提升,进而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指导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其他人,从而实现通过传统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良的工作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新时代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改革,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型高层次复合人才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重伟大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观念,适应形势,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代倩.志愿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3).

[2]梅鲜.高校思想政治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

[3]张应军.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怀化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对教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