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学生
2018-07-30郑忠平
郑忠平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品德与生活》教学任务开展中实现生活化的有效措施,提出营造生活化课堂环境、改善课本使用形式以及开展科学评价等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品德与生活》贴近学生开展教学计划的模式,整理出教学活动进行的有效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方法;课堂环境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措施
(一)营造生活化课堂环境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任务中,首先要营造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引用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建立起关联思想,通过课堂学习来反思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真正走进生活。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主导的传统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任务开展主体,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习惯的教学模式,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建立温馨自然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感受到生活气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其联系,课堂学习不断向生活层面深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品德与生活》知识内容才具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为学生任务开展建立适合的课堂环境。
(二)优化课本使用形式
课本中的内容在教学应用中,可以进行优化筛选,将其中与生活相关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解部分,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发挥以教材为主导的引导作用。更应该在教学任务进行分清主次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帮助学生来养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精神。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配合共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公平与和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科目知识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三)开展科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中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对学生素质提升展开综合评价,并根据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对下一阶段学习计划进行全面提升调整,为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创造出适合的环境。学习成绩评价不仅局限在笔试层面,更应该引入生活实践能力,观察学生生活中的习惯是否健康良好,这样综合得出的评价结果更能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并帮助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督促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良好品德习惯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积极健康的新一代学生。
二、《品德与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情景教学法
课堂中模拟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案例进行表演,观察学生在案例模拟中的表现,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各项教学方法隐患问题探讨出有效规划方案。教学计划中通过情景模式应用可帮助提升学生参与程度,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来领悟《品德与生活》课程内涵,并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向健康良好的习惯层面发展。情景教学法应用阶段要加强学生参与程度调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进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开展也能更贴近学生生活进行。
(二)应用文本对话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书中不同角色来进行对话,并由學生来总结对话中的内容以及含义,通过这种方法来全面提升学习效率,观察各项学习计划中所存在的问题。文本对话中要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进步与能力提升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中,也能配合教师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文本对话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学生进步自然也更加明显。
(三)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以《品德与生活》为主题的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不断强化提升自己。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调整,学生以及教师均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与进步。活动主题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避免距离感过大造成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出现。主题活动结束后由教师组织进行学生成长总结,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取得的进步,与同学之间交流后可以增进经验,未来学习计划开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教师所制定的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建立有利环境。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结语: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必须做到“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申慧, 李素娟. 广辟领域,润泽生命——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J]. 新课程, 2017(7):221-221
[2] 王玉芹. 让“品德与生活”走进孩子的生活——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