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2018-07-30张彦平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

张彦平

【摘要】新高考改革以来,我国高中物理学科教育越来越看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已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以此为切入口,试探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13-02

一、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而言,“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更主动、更积极的学习模式。它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当下,我们越来越强调要在高中物理课中融入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原因有两个方面。

(1)新课标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背多分”的考试形式,转向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通过分析总结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我们不难发现,试卷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正在不断提升,以情景式问题的比重上升为主要特点。这说明,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这种新情况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要求

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看重“知识”和“学习”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成为新兴的全民教育理念。高中时代正是人心智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育学会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二、“五管齐下”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初步得出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性。本节将从五个不同方面着手,浅谈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策略。

(1)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许多学生不注意课前预习工作,认为课本内容老师上课都要讲,课前预习是不必要的工作。这种认识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纠正这种认知。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警句,通过正式上课前的自学准备,有利于学生熟悉新知识、新内容。只有做到这样,学生在上课时才不会盲目地、毫无重点地听教师的授课内容,而是会根据自身需要,有重点、有选择的吸收—对于那些已掌握的知识,可以粗听,而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则要重点关注。这样一节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的课程才是真正的高效课程。

因此,在开始正式讲授新课前,注意提醒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问题,也可以点拨启发学生着重关注课程内容的易混点和易错点并自行试着寻找解决办法,再在课堂上就该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2)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问题来源于生活,理论来源于实际,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三个益处。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好奇心旺盛的阶段,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講授高中教材“平抛运动”一节的时候,笔者注意到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中的重要概念,于是便给学生播放了飞机投弹的视频,使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最后再引导学生把直观感性认识抽象为理性认识;第二,鼓励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理论知识从来都不是存活在书本中,而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让学科知识真正发挥为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3)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既定理论的否定和质疑,质疑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现行高中课本的某些理论和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略落后于时代,因此,不可完全迷信教材和权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教材和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并要求学生就质疑提出充沛的例证材料。这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用“材料证据说话”的能力。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明确指出,鼓励提出问题并不是鼓励随意提问,而是鼓励提出经过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有深度的问题。面对那些略显“幼稚简单”的问题,教师不可挖苦嘲讽,而是应该在肯定提出问题的精神之余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4)给学生制造“难题”,促进探究式学习

当下,不少学校都在提倡“探究式”学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探究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如何做好“探究式”学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教材为主,不可脱离教材基础知识。某些学校、教师一味强调“拔高学生思维能力”,刻意“求难”,却忽视了教材这一教学活动的根本和基础。这种脱离教材,另辟蹊径的“探究”式学习好比是建无基底的房屋,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基础不牢”的后果。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必须依托教材,选定一个小切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5)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对待学生的平等友好的态度,这种融洽和睦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会本能地对教师讲授的课程产生强烈的抵触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另外,现代社会非常看重“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因而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的“等级观”,转而将学生视为平等的“知心朋友”,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才能使整个班级呈现出民主平等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要在情感上靠近学生,给予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走向动态,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防止学生产生错误偏激的思想观念,从而走入歧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育要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紧密融合,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相辉映。同样,高中课堂上,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入伟大物理学家的事迹,以崇高的人文精神激励学生,使学生自发的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添彩。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