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
2018-07-30陈晓亮
陈晓亮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在古典园林中理水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界的水体多种多样,中国古典园林从大自然的山水中吸取灵感,园林的造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是自然山水的缩影,理水的意境多源于自然界的江、湖、池、潭、湾、涧等。文章从古典园林理水的审美思想,寄情于园林山水咫尺山林的意境追求,艺术水体的艺术处理手法,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构成关系,以及现代园林理水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力求在理解其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在园林中的地位非常显著,水景的营造一直以来备受造园家们关注。在我国对于古典园林水体的研究和运用可以追溯到周朝。周文王所建的灵囿中有一片灵池,鸟禽和虫鱼放养其中。《诗经》中描绘到:“王在灵沼,于轫鱼跃。”表现出君王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中国古典的建造讲究“师法自然”,达到来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的境界,园林自然也就成了自然山水的缩影。明朝文震亨的《长物志》水石篇:“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1]生动表达了造园家对于自然山水的向往。理水不仅是中国园林造园技巧的组成部分,而且更是我们本民族情感文化的一种象征。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审美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多是以水池为中心进行布局,仿造自然山水建造园林。园林的建造是园主人的精神寄托之处,常有七分主人,三分匠人之说。造园家善于用诗意的居住眼光來看待园林山水的营造,犹如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每一个景色都可以构成一幅唯美的画面,整体来看犹如中国画的长轴,徐徐展开一幅具有诗意给人无限遐想的动人画面,观者似在画中游。园主人通过寄情于山水之间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水有灵气,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古人通过观察和感悟,给予水以拟人化,赋予它德、仁、义、智等各种美好的品德。《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人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戴在于古人的胸中,与大自然相谐相处,以及与大自然作比较,实现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心境,更是一种良好品德的映射。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善良的人犹如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水的品性达到了道的高度,正因为它不去争,做到了能够容纳天下的胸怀和气度。中国古典园林中,许多建筑临水而建,前部架空挑出水面上,水从建筑下部流出,显得十分含蓄谦和。又如古典园林中,湖面中建筑倒影的阴柔与建筑本身方直形成对比与关照,更好映衬了园林的景色。这些表现手法都映射了水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吴越国地处中国东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佛教盛行,宝刹林立,自古有“东南佛国”的美称,正如杜牧诗《江南春》中所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寺庙园林如灵隐寺临近西湖,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西湖十景中的“三潭映月”和“雷锋西照”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理水的艺术处理手法
(一)经营位置
水在古典园林的营造占有重要地位,她犹如一条主线贯穿园林始终,影响着园林整体的空间布局。园林中的建筑大多都依水而建,水景作为古典园林的一种重要构成要素。它在限定和划分园林空间、控制游者视距及景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景的布局通常分为集中与分散布局两种。
以水池为中心展开的集中式的布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显著特征。建筑围绕在水域的四周赋予了建筑灵气。如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表现了园林水面气势的恢宏。又或者通过一支水系将园林各个景点连成一体,构成一幅精美的长轴画卷。如小型园林怡园、谐趣园、网师园、寄畅园这种集中水体的布局方式,力求突出水景的辽阔之感。
分散式布局理水的方式,整体的水面被分割成许多个相互关联的区域水面。在较小的空间中形成迂回曲折的水景,这种理水方式可以给人产生水景不可穷尽之感。在水域中设置堤、岛、桥进行分割水域,这些小的水域既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又依靠这周围的建筑环境形成一个新的景观。如拙政园就是分散式理水,园中水域环绕园林,中部有一块狭长并且较大的水域贯穿全园。见山楼前的水域显得平静开阔,香洲前的水域相对环绕分布在廊桥之间。
(二)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和“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法则。中国古典园林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大自然中的江、河、湖、溪等自然形态,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方式,形成园林中的各种景观。另一面造园讲究结合地形特征,计成《园冶》中记载,“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3]在设计艺术的表现上,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的湖泊和水池利用天然的水体加以人工修造或依据地势开凿形成,常用建筑分割水面。体现了古人崇拜自然、热爱自然、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园冶》中记载:“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4]理水之初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找到水源和水尾。向园林中引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引用外界之水,另一种就低凿井引用地下水。直接引入外界河流水入园是最常见和理想的方式,如颐和园就是引用玉泉山的水进入昆明湖,苏州园林中网师园引用太湖之水进入园中。但是园林毕竟在城市之中,部分园林之水无法与园外之水相汇通,因此无法引入地下水的园林便采用凿井的方式连接地下水。如拙政园、留园则采取下凿水井与地下水相连形成流动的活水。
《园冶》中记载:“入奥疏源,就低凿水”。[5]在水源的处理上,造园家注重“源流”的设计,一般与入水口的设计相结合,水源一般设计在深远的位置,并设有桥梁加强空间层次和深远感,给人源远流长之感。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水尾的处理,关于《园冶》中论述到,“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6]中国古典园林水尾营造一种不能穷尽的感觉。造园家艺术的处理方式,在分段处架设桥梁,遮挡住水岸线,增加水面空间的层次感。如留园的水尾处理,水面变得狭长,并在末端设置石桥,遮盖河流末端,仿佛没有尽头。营造出一种深遠的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不在深,贵在曲折。《园冶》中记载到:“水曲因岸,水隔因堤。”中国古典园林,通过蜿蜒曲折的水形,营造深远的意境。如个园、拙政园还采用“掩”“隔”方式,用建筑、山石、花木来遮掩,用桥梁来隔断空间,使不能一眼穷尽所有,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水体的曲折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水无尽,意无穷,给人无限的遐想的空间。
无论中国园林还是西方园林,树木花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是各自配置的形式不同。[7]中国古典园林中池塘中的植被及生物都与水息息相关,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园林中的活水有利于鱼藻繁殖。如豫园在碧水荡漾的池塘中,红色的锦鲤们成群结队地游荡在水中,与池中的绿水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补色对比,在园林风景的画面构成中形成动与静的结合,水中鱼儿的动打破了沉寂的园林光色,使得园林更加富有生气野趣。池中的水生植物也需要精心栽培,如遇宽阔水面远处种植荷花,荷叶连成片使得场面壮观,近处可种植睡莲,花朵精致耐看。如拙政园夏季池塘中的荷花聚散、疏密有致,使得园中充满生气。
(三)巧于因借
园林水景的设计是具有整体性的,不仅要注重单个水体的设计,而且还要强调与其周围景观要素的联系。犹如使每一个小的局域美景构成一幅整体的长卷书画。在造园的过程注重“巧于因借,精在得宜”的原则。在古典园林中临水建筑、桥梁、山石、植被等都可以将水景的画面更加丰富,从而达到园中有水、水中有景、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和水景的结合最为普遍。《园冶》中记载:“池上理水,园中第一胜也。”[8]山是静态的,而水是流动的,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构成园景。山石在水中的倒影扩大了园林的景域,产生虚实之美。在古典园林中,山石是重要的造景素材。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的说法。园林中的石材一般采用太湖石居多,可用作点缀、陪衬小景,也可以构成以石为主的理水景观。园林中的景观,也常用岩、壁、峡、涧的艺术方式将水引入园林,效仿自然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构成美妙的视觉效果。如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假山群峰起伏利用地势,累叠山石致奇峰怪石,横向迂回曲折,竖向回环起伏。园林几近于自然,宛若天成。
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园因素。《园冶》中提到:“卜筑贵从水面。”[9]建筑的选址最好临近水域,结合水面中的倒影,形成虚实相生的视觉意向。如狮子林临湖建亭,水域小则建亭低邻水面,以致细观水景。而拙政园水面较大,亭建在临水较高处,以观远山近水。在桥上建亭可增加水面空间层次感。
三、理水现代设计运用
园林和建筑都是历史和文化的印迹。苏州博物馆的新建,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脉。在这传统的园林区设计博物馆非常困难,既要讲究传统的设计元素,又要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审美理念。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样式,把博物馆置于园林院落之间。博物馆面朝水池运用窗洞借景,使得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内部设计的水体采用了水的压力自循环,使得博物馆园中的水源远流长,四季常青。新的设计思路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使中国园林设计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明]文震亨著.长物志注释[M].李霞,王刚编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116.
[2][春秋]老子著.道德经注释[M].王若愚注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46.
[3][4][5][6][8][9][明]计成著.园冶注释[M].刘艳春编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26.
[7]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249.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