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信仰的味道
2018-07-30刘孟琦
刘孟琦
在2016年2月19日召開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代表发言时说,自己有剪报的习惯,看到《信仰的味道》这篇文章真不错,就剪下来了。据了解,总书记先后5次提及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解放军报评论员伍正华通过几个短小经典的故事,阐述了近百年来共产党人寻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理想追求。习总书记多次点赞、推介这篇文章,不仅因为这篇文章转了作风,改了文风,说了实话,动了真情,更因为这篇文章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尤其是文章中对信仰味道的探究,始终传递着一股浩荡正气,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那么,“信仰”究竟是种什么味呢?
一、信仰的原味有多样
信仰原来是一种“甘甜”的味道。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像红糖那样甜?在伍正华的《信仰的味道》文章中给出了答案,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在陈望道心中,共产主义就是甜的,就是这种味道,托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希望,点燃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信仰又是种“咸辣”的味道。如果说“甜”味品尝到的是信仰的初心,那么“咸辣”的味道包含的就是艰苦奋斗、拼搏奋进。回顾我党革命和建设历程,不难发现一个历史联系——成功和胜利总是与艰苦奋斗精神紧紧相连,尤其是每逢重大历史关头,艰苦奋斗更成为我们战胜危机、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最有力武器。我海军某部初登南沙岛礁时,官兵们顶的是烈日,喝的是碱水,吃的是“黄米饭”。在这样条件下担负战斗值班三个月后,大家都差点认不出自己了。原本白嫩的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身上的皮掉了好几层,一撮尽是火辣辣的疼,身上的汗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灰色的体能服上开满白色的盐花,脱下衣服个个身上都像涂了斑斓的彩绘。在这里,他们品尝出信仰是“咸辣”的味道。
信仰还是种“苦楚”的味道。在味觉感官中,苦是我们最敏感、最不愿意接受的味道。但为了祖国和人民,再苦也觉得甜,再累也觉得值。我军某部甘巴拉哨所,官兵长年守望在海拔5300多米的“生命禁区”中,环境与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但官兵们把这种苦诠释为一种担当和信仰,这种信仰也深植在他们血脉中。
二、信仰也会变味道
1951年,美国中情局在其“行动手册”中,提出《十条诫令》,企图通过和平演变来瓦解中国,使我们的青年成为没有信仰的一代。经过几十年的工作,他们的确使我们一部分青年的信仰变了味儿。主要有十种表现:一是信仰迷失,魂不附体;二是变节投敌,出卖灵魂;三是信奉鬼神,神魂颠倒;四是玩物丧志,心神不宁;五是贪图享乐,魂不守舍;六是不信组织,只信关系;七是做“两面人”,心魂不定;八是消极颓废,神情恍惚;九是极端自我,神神道道;十是缺少担当,意志衰退。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刘胡兰被乡亲们用铡刀铡死了”、“董存瑞手持双面都有胶炸药包”、“邱少云违背生理学事迹作假”等诋毁英雄解构经典的事件不断发生。一些所谓的公知、大V却在网络上以恶搞英雄,甚至捕风捉影地炮制谣言。这些网络雾霾,已成为荼毒人们心灵的“糖衣炮弹,时间一长,就会导致青年一代价值观扭曲变异,信仰变味。
信仰的动摇,如同温水煮青蛙。信仰的松动常在不知不觉间,一旦权欲侵蚀了理想,贪心蚕食了信念,远大志向在现实诱惑面前逐渐坍塌瓦解。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倪发科曾经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是不怕急难险重的拼命三郎,但一步步迷上玉石、玉器后,就把党性修养全都抛在了脑后,法纪防线全面失守。这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没有了根、失去了魂,就一定会出大问题。因此,我们要每日“三省吾身”,把牢思想的“总开关”,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三、坚守信仰的精神高地
船的力量在帆桨,人的力量在信仰。所谓“信”,本义是真心诚意,“仰”的本义是抬头看。信仰的本义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为之奋斗或作为行为准则。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崇高、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自豪的信仰,是共产党人人生的路标、行动的指南。那么,我们要怎样坚守这一信仰呢?
在永葆忠诚中坚守“信仰高地”。忠诚于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保证。对共产党人来说,没有忠诚,也就没有信仰和灵魂,没有了生命力、凝聚力。从焦裕禄、孔繁森到杨善洲,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就是用忠诚诠释着他们的人生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我们只有始终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才能成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合格党员。
在维护核心中树立“信仰自信”。我们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管好这个大党、治理好这个大国,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这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我们面临的矛盾风险还十分严峻。没有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党中央,我们无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今天我们要树立的信仰,就是维护这个核心的信仰。
在补足精神之“钙”中增强信仰定力。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年龄和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充电,并把学习作为补足精神之钙的经常性工作,加强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校准“信仰坐标”, 增强信仰定力,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保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取意识、奋斗精神和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