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18-07-30李青
李青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创新创业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达标,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比较陈旧,三是创新创业师资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完善。要改变这种现状,先要多方设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再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与管理机制;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才能逐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出专业的高质量的双创师资队伍来。
[关键词] 师资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32-02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导致面临诸多困境。例如:目前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严重不足,专任教师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需要;师资队伍质量也不高,虽然大部分师资虽然由专任教师兼任,但是几乎都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培训,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也不够扎实,各方面亟待提高。本文将以上现状概况为三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且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课教师中抽调,还有部分师资是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创新创业师资质量不高,大部分创新创业师资既没有扎实稳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也缺乏实战经验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比较陈旧
据笔者对广东省的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了解,大部分授课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较少,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加上在授课中缺乏实践机会,实践学时形同虚设,且对课程授课内容未进行具体要求,未把创新创业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更没有与教育教学体系中专业教学进行融合,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基础,流于形式,仅仅通过推行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校验,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创新创业师资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据笔者所在学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部门,更别谈有别于专任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制度。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的策略
(一)多方设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积极选聘和培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打造专业、系统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因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行业和具体的岗位,故需要培养扎实、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此时专业的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教育稳定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所应具备的素质,是进行师资培养的前提和师资培养和选聘的关键。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Steve Mariotti)列出了诚实、纪律、适应能力、竞争性、毅力、说服力、自信、冒险等十二种被普遍认为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且认为这些素质都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威廉·D.拜格雷夫则认为创业者应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理想、奉献、热爱、决心、实干、果断等。唐纳德(Donald F. Kuratko)提出应建立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师资队伍。凯伦·达姆(Karen Dam)的看法与唐纳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专职创业教师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与教师有关的能力,另一个是与创业者有关的能力。总体来说,美国对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要求较为明确,即要求理论知识精通,又要求实践经验丰富。
从笔者工作的学校创新创业导师选聘条件来看,其选聘的基本条件:第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第二,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奉献时间、精力、智慧和经验,愿意提携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公益服务。第三,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熟悉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对科技、经济市场发展有预判能力。第四,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广州工商学院组织的创业教育活动。第五,身体健康,年龄在60周岁以下。
同时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条。第一,具有较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其他创业成功人士。第二,具有高校创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培训师、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与创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并有一定的创业指导经历的相关人员。第三,在行業协会、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中工作5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第四,在企业管理、职业咨询、就业指导、创业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的高等院校教师。第五,熟悉工商、税务、财务、金融、法律、科技、经济以及人力资源等事务的专业人员。第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或创业项目指导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其他人员。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选聘制度还是有借鉴国外先进“双创”师资培养经验,只是受限于当前的双创教育现状,尤其是专业人才不足导致当前的选聘方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双创”教师。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努力提升“双创”教师业务水平,以便培养更多的专业教师。目前笔者工作的学校每年只组织一次师资培训,显然是不够的。为提升“双创”师资教学能力,开设的相关训练课程应具备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国家深化高校双创教育顶层设计理念和政策,提高思想认识。此外,一方面需要引导教师掌握精益创业有关知识点,包括创业思维、问题探索、创意设计、产品迭代、市场测试等内容,熟悉双创教学、训练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指导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关键环节和教学方法。聘请优秀的创业学院训练教学团队,增加师资培训机会,并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的一线去兼职,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双创”教师业务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结构主要由专兼职教师组成,除了培养专业的“双创”师资,还应适当聘请校内外优秀的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不定期举办研讨会进行创业经验交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二)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众所周知,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成熟,截止到2017年,巴布森学院连续十七年排名第一,巴布森学院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定制的个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巴布森学院的创业课程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 News World Report)列为全美第一。
巴布森学院要求所有新生必须攻读“管理和创业基础”课程。每位学生可获得3,000美元用于创业,所有的盈利(如果有的话)都捐献给慈善组织。年终时,这些创业新手们都会被迫清算他们的公司。“我们想让他们经历整个过程。”巴布森学院院长雷纳德·施莱辛格(Leonard Schlesinger)说。该校创业部主任坎迪达·布拉什(Candida Brush)早年曾管理过多家房地产和航空公司。“我的全体教员都拥有创业经验。这是招聘要求。”她说。还通过举办“年度创业者项目”,奖励为创业教育做出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代表。由此可见,为创业教育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发展提供一个服务交流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它使得教师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中,开发出更多鲜活的课程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总体来说,巴布森学院创业中心为全体创业教育教师、学生、创业教育项目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将它们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全校创业教育发展。
借鉴名校的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拟采用训练营活动方式,集中训练体验式学习、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身临其境,激发其创业思维,调动其学习热情。
正是因为企业实践平台带来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多元合作途径进行深度融合,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教学环节当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与管理机制
第一,教师绩效考核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制定完善的评估指标,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成了师资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创业教育的考核,美国巴布森学院采用通过设置专门的机构,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权,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设立教师奖学金(Faculty Scholarship Awards) 和院长奖励优秀教學奖(Deans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对教师教学进行激励。以其中的“巴布森教职工研究基金”(Babson Faculty Research Fund)为例,在校教师通过竞争获得该基金,并承担相应的研究使命。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借鉴其绩效考核方式,结合本校实情,制定出符合本校创新创业师资绩效考核方案。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与职称评定指标体系对接。2017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要“切实把师德评价放在首位”。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各校可以酌情制定相关规则,将优秀双创教师团队的教学成果与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进行对接。
第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的特殊性,应为兼职教师制定灵活的时间安排制度,以保障兼职教师创业教育的连续性,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优秀人士的吸引力。巴布森学院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管理上,注重公平,鼓励竞争,提供保障,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教师百科辞典[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2]曲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双向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