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滨河景观林带的设计与建设

2018-07-30眭明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设设计

眭明军

摘 要 滨河景观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备受推崇,其亲水性和自然性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亲近自然的清新感受,还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心身放松。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滨河景观时,就必须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理念出发,特别是滨河的林带系统。基于此,立足实际,对滨河景观林带系统的设计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滨河景观林带;设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S759.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2.03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城市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远离绿化中,滨河地带很多,如重庆的长江、成都的府南河等,其美丽舒适的设计为人们的城市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1]。因此,滨河景观,特别是林带系统,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滨河景观林带时,1)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2)要满足人们对滨河景观环境的需求,3)要考虑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这些都要对整个滨河景观林带进行统筹设计[2]。

近年来,生态景观林带是深圳市大力推进的建设项目,这样可以加强生态建设,构筑沿海重要绿化带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中的独特作用。

1 项目概况

深圳盐田河东侧景观差强人意,同一区域产生较大的景观差异,令整个景区的观光游览档次失色不少,因此,在这个区域段沿岸东侧纵深30~105 m范围内的绿化景观进行改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河岸景观林带系统,形成浑然一体的自然风景游览点,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休闲景观品牌。改造范围全长约为5 000 m,改造面积约为30万m2。

2 建设标准

该项目遵循空间整体性原则,结合现场植物景观、村庄、鱼塘、道路的布局,在空间布局上要力求创造整体连贯而有效的自然林带系统,构建一个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且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同时,融入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运用带状公园的设计手法,力求打造可远观、可近赏、可游玩的植物林带景观。新建道路系统与整个景区原有绿道有机衔接,形成系统。植物配置注重植物生态习性、配植形式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性。

3 项目总体评价

该滨河景观林带项目两岸沿线大量种植一年四季盛开的花木,伴随着河水的流淌和映衬,营造出岭南水乡的美景,犹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卷。堤岸东侧是以村庄、农田、果园、鱼塘组成的农家田园风光,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绿化景观样式多样。局部区域植物稀疏零散、长势不佳,使整个林带出现断层的情况;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存在泥土裸露的现象,极大地影响整个景区的景观。

4 对该滨河景观林带设计的分析

4.1 设计原则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要突出当地人文特色,充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不破坏地质地貌、原有植被、水源山体及水利设施。

4.1.1 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

设计中采用的植物以适合在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特别优先选用本地开花乔灌木。本地乡土植物群落可以保证稳定性和合理性,树木都能得到较好的生长,其适应性和生态效益也更好[3]。在针对景观设计时,还要注重对多种传统文化的综合运用,要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要与滨河景观之内的景观相互协调。通过设计,对新的文化理念进行传递和倡导,进而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

4.1.2 經济性的原则

因地制宜,减少大面积的土方开挖。淘汰原有生长不良或老化的树种,其他植物应去弱留强,清理杂乱的野林地被,尽量保留原有的开花植物进行造景,节约投资成本。

4.1.3 景观四季分明的原则

以分段、分片区种植同色系开花植物的形式营造四季分明的绿化景观,扩大花海花景效果,打造具有规模的赏花景点。在这一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遵从自然,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要做的不是改变自然,而是要将人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到自然环境中。

4.1.4 协调统一的原则

考虑到河沿线景观的整体统一性,建设应充分尊重河岸建成区域、沿线村落景观现状,总体布局和景观建设手法应协调统一,在植物配置时考虑到不同叶色与花色的搭配组合效果。在选择植物时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注重大小、色彩、与植物姿态的协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洽。在景观层次上有主次之分,形成独特的滨河植物景观[4]。

4.2 设计目标

充分利用河岸沿线村庄农田、池塘果林等现有景观资源,在这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上,重点对沿线植物断层地块、黄土裸露地块进行改造。通过种植开花植物、乡土乔木为主,沿线布置步道、休息平台等设施,以带状游园的形式打造可远观、可近赏的植物林带景观。

4.3 详细设计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人口逐渐增多,滨河区逐渐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本项目是滨河景观林带,景观林带的建设应在绿化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优质景观,建设成城市休闲的好去处。设计上利用村庄、农田、果林、鱼塘等现有的自然景观,使景观林带和现有周边环境协调起来,打造为城市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带。以下通过几个方面,简述项目的设计要点。

4.3.1 步道和休息平台布置

本项目建成后将会成为城市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中应参考滨河沿线绿道建设的手法,充分结合现场道路条件和地形特点,在林带中建设2.5 m宽的游览步道贯穿其中,在景观开阔的区域修建观水平台和休息平台,并配套坐凳、垃圾桶等设施,形成康体慢行系统,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其中步道和休息平台统一使用彩色透水砖,保证透水透气。

4.3.2 微地形改造

微地形改造主要是处理好道路、绿地及坡度标高关系。微地形与植物配置结合,可以提高植物的种植高度,也提高观赏者的观赏视点,丰富了景观要素,增强了林带绿地的艺术性表现力。而且地形的高低起伏为绿化植被的立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了植物种植的单一和单薄,使乔木、灌木、地被各类植物各有发展空间相得益彰。在单品种植物种植设计上可以构成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和林缘线,与现场远景的自然山林形成呼应,增加人们对周边景观的感知和体验,塑造多样的景观空间效果。此外,微地形的采用有利于组织场地的排水,防止地面积涝[5]。

4.3.3 林带绿化种植

结合现有村庄、农田、果林和鱼塘的布局,采用因地制宜和疏密结合园林造景手法,建设范围内运用多层次群落种植的手法,以种植开花乔木为主,打造一个花团锦簇的林带景观效果。注重保留景观面的开阔性,在鱼塘、农田区域以种植小乔木、灌木为主,达到显山露水的效果,突出郊野景观的特色。对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以片植花林的手法进行复绿,注重中下层的绿化覆盖,保持水土。

植物品种主要选择山杜英、火焰木、水杉、红花紫荆、宫粉紫荆、复羽叶栾树、美丽异木棉等开花乔木,采用片植式混交的形式,建设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林带景观。

江岸斜坡不能使用根系太发达的大型乔木灌木,否则会对堤岸基础造成破坏,选择多年生木本地被植物种植自然流线型色带,点缀开花小灌木为主,形成整齐有序的花境。堤岸底部的区域,根据建设范围的宽度,综合考虑背景林、中景林、花灌木的合理搭配,乔灌草合理搭配,乔木要求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的树种;花灌木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且便于管理;观叶灌木选择萌蘖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5 结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人们为了打造优美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造了不少美丽的滨湖景观林带。滨湖景观林带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设计,还是后期的景观维护,都必须站在环保生态的高度,以人为本,合乎健康舒适的原则,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艳芳,路毅,姜财起.基于景观形象特色识别的滨河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7,43(2):212-214.

[2] 张为民.浅论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多元化格局[J].大众文艺,2016(23):69.

[3] 夏丽川,高俏.探究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J].现代园艺,2017(4):110.

[4] 明娟.论滨河公园的景观设计——以威县金水河滨河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0):113-115,162.

[5] 沈雪琴.试述现代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意境营造[J].智能城市,2017,3(8):149.

(責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建设设计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BUBA台灯设计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