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砂糖橘落花落果的原因及保花保果措施

2018-07-30蒙明胜廖阳君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4期

蒙明胜 廖阳君

摘 要 砂糖橘的保花保果技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管理。落花落果期可分为落蕾落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和采前落果期4个主要时期,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有授粉受精不良、营养不足、树势弱、树势过旺、气候异常、多雨、天旱和病虫害等,根据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分别采取对应的保花保果措施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砂糖橘;落花落果;保花保果

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2.028

砂糖橘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一般坐果率在1.5%左右。生理落花落果特别严重,落果严重的坐果率低至1%以下,直接影响到产量、树势和经济效益,因此保花保果是砂糖橘生产的重中之重,在花果期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前期生理落果,提高坐果率尤为重要[1]。

有关砂糖橘的保花保果技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管理,需要在掌握落花落果原因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对应的保花保果措施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1 砂糖橘落花落果的时期

砂糖橘从花蕾期到果实采收,都会出现花果脱落现象,可分为落蕾落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和采前落果期4個时期。砂糖橘落蕾落花期从花蕾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谢花期,持续15 d左右,盛花期后7 d,为落蕾落花高峰期。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谢花后10~15 d,幼果子房不膨大或膨大后变黄脱落,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幼果带果柄落下。第二次生理落果出现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10~20 d,幼果不带果柄脱落,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在果实采收前还会出现一次有采前落果[2]。

2 砂糖橘落花落果的原因

2.1 树体营养不足

树体营养不足是导致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如上年挂果过多,树势衰弱;上年放秋梢不合理,出现大量冬梢,消耗树体养分;放秋梢过迟,秋梢生长不充实,养分积累不足。施肥不合理,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中微量元素贫乏,不能满足植株生长、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的需要;在促秋梢肥中,元素搭配不合理,偏施氮素肥,遇上暖冬或冬季雨水多,抽发大量冬梢,消耗树体过多养分。

2.2 树体过旺

氮肥施用过多、修剪过重等引起枝叶旺长,抽生大量春梢和夏梢,枝梢生长与花果争夺养分,引起落果。

2.3 生长激素不足

幼果中生长素含量不足或激素平衡失调,也是引起落果的重要原因。此时期砂糖橘幼果正处于细胞分裂旺盛期,也是根系第一次生长高峰期,营养跟不上,会发生异常生理落果。

2.4 病虫为害

在花蕾期直至果实发育成熟,不少病虫害会导致落花落果,如花蕾蛆、蓟马、红蜘蛛、金龟子、卷叶蛾、介壳虫、柑橘实蝇、溃疡病、炭疽病和褐腐病等,必须及时防治。保证叶片数量多、分布匀、颜色绿、防止异常落叶,尤其是急性炭疽病的防治,对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提高坐果率有积极作用。

2.5 修剪整形不合理

树冠荫蔽,树体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树体养分累积,导致枝条细弱,引起落花落果。砂糖橘花果多,导致果实与果实之间争夺养分,当年结果过多,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引起落花落果。

2.6 自然灾害引起

花期低温会伤害花柱和胚囊等花器官,出现冻花;花期遇阴雨天气会影响蜜蜂的活动,也易使花粉粒破裂而败育,影响坐果;花期遭遇高温、大风,可使柱头干燥,不利于花粉萌发,缩短有效授粉时间,坐果率降低;花果期遇上长期阴雨天气,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根系生长受阻,活力下降,影响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影响内源激素的平衡。此外,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如遇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也会造成大量落果。

3 花保果措施

3.1 加强树势,提高树体养分积累

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树势、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是保花保果的基础,通过调控肥水管理,提高坐果率。抓好基肥重施,提倡施用有机肥、绿肥,肥料元素合理搭配,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不旱不涝,以加强树势,既防止采前落果,又为第二年防止生理落果打下基础。早春萌芽前,施一次速效肥,促进春梢的生长和提高花的质量;在谢花后,施一次速效肥,起到稳果壮果作用。可根据砂糖橘开花量、坐果量、树势等决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并适当增施钾肥。注意生长过旺及花少梢多的结果树应控制氮肥少施或不施,控制夏梢抽生以免造成落花落果。在7月上旬施壮果促梢肥,结合抗旱灌水,适量施入速效性氮肥,加大磷、钾肥的比例,有利于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提高产量,并可促使秋梢老熟,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采收后及时施采果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恢复树势,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提高树体的越冬性,防止落叶,促进花芽分化,对来年的产量极为重要。在砂糖橘的水分管理过程中,做好“春湿、夏排、秋灌、冬控”的水分管理措施,确保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3]。

3.2 合理施用微肥和激素保果

开花前后及小果期可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如腐殖酸、氨基酸、多微核苷酸、磷酸二氢钾等。每10~15 d喷1次,连续两三次。在谢花80%后1~3 d内第一次喷洒:1%苄氨基嘌呤、钙钾乐、活力硼、优质尿素(这些药剂要结合果园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病虫,则添加杀虫、杀螨、杀菌剂,下同)。在谢花后10~15 d内第二次喷洒:920液、0.04%芸苔素内脂2 500倍、高钾钙型康宝500倍。在谢花后25~35 d内第三次喷洒:920液、硕丰481、磷酸二氢钾[4]。

3.3 合理的修剪措施

1)控梢保花保果,疏除部分春梢,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大量萌发的夏梢消耗树体养分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在夏梢期不偏施或少施氮肥,控制夏梢萌发和生长,以减少树体营养损失,提高坐果率。在春梢自剪后喷施多效唑、青鲜素、杀梢素、抑梢剂等控制夏梢。

2)环剥(割)、环扎保果,主要是针对壮旺树,尤其是开花少春梢旺的果树。环剥(割)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在主干或主枝上环剥(割)一圈,切断韧皮部,不伤木质部,环剥去皮。环扎也有同樣的效果,环扎是用16号铁丝在主干或主枝上紧扎一圈,约30 d生理落果停止后方可松解,在第一、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谢花后及时环割。第一次割后的15~20 d可以割第二次,衰弱树不环割。如采用环剥,根据树干粗度,控制宽度在1.5~4 mm,时期同环割。

3)适时放秋梢培养结果母枝。秋梢是砂糖橘主要的结果母枝,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是丰产的关键。放梢过早易发冬梢,放梢过晚秋梢不能老熟分化花芽,影响第二年花量。因此,大年树、弱树应早放,可以提前到7月中下旬放梢(同时施足水、肥);小年树、旺树、初结果树一般在8月中下旬放秋梢,最迟9月上旬前放梢,否则秋梢不能充分老熟,影响分化花芽和花芽质量,造成花量不足或花芽质量差而严重减产。这个技术也是控制大、小年结果的关键技术。

4)控冬梢促花芽分化。冬梢萌发和生长会影响秋梢的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造成第二年无花或少花;同时,为越冬柑橘木虱提供产卵场所和养料,加速黄龙病传播。合理控制肥水,冬季不施速效氮肥和水肥;一旦冬梢萌发,必须及早抹除。在秋梢自剪、转绿老熟时,分别2次用多效唑500~700倍液喷洒,可有效抑制冬梢和促花。

3.4 及时防旱排涝,雨季摇花保果

干旱和积水都会影响砂糖橘的生长和新梢转绿,甚至造成落花落果。若遇干旱及时灌水防旱,雨后及时排水防涝。南方地区砂糖橘的花期和幼果期常常阴雨多湿,谢花后花瓣花丝会黏在小果上,影响光合作用,也会引起落果。在谢花开始时起,如遇雨季,每隔4~5 d摇动树体一次,震落花瓣花丝,使幼果迅速接受阳光,减少病虫害滋生,提高坐果率。

3.5 重视疏果

对于花量大、坐果多的砂糖橘,减少果实与果实的养分竞争,减少落花落果,在春季剪除部分过弱的结果枝,疏除过多的花蕾和幼果,集中养分促进留下的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柑橘疏果在稳果后以人工摘除为宜,坐果量大或小果、密生果多的多疏,相反则少疏或不疏。疏果应注意首先疏去畸形果、特大特小果、病虫果、过密果、果皮缺陷和损伤果。

3.6 覆膜避雨避寒保果

在12月上旬霜冻来临之前或异常天气来临之前,用塑料薄膜进行树冠盖膜,避免大风、雨水、霜冻、冰冻导致裂果、烂果、果实寒害冻伤,起到保果作用,并能提高果实品质,同时可以留树保鲜至春节前后,延长采摘时间,减缓销售压力,价格稳定较高,提高经济效益。覆膜栽培采用搭架盖膜或采用大棚栽培。

参考文献:

[1] 覃文显,陈杰,黎德荣,等.果树生产技术(南方本)[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钟仕田.无公害柑橘生产与销售实用技术[M].长沙: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广东省农业厅.德庆农业部门要求抓好当前柑橘保花保果技术措施[EB/OL].(2012-04-24)[2018-03-05].http://www.gdagri.gov.cn/zxpt/snnyxxlb/zq/201204/t20120424_297824.html

[4] 豆丁网.沙糖橘的种植与管理[EB/OL].[2018-03-05].http://www.docin.com/p-1048468258.html.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