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立主体意识,体验阅读文本

2018-07-30孙静

教育·学习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主体意识人文素质

孙静

摘要:文本阅读,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的活动,是阅读主体对所经历的事件和生活的一种体认与感悟,是个体生命经验的结晶,是读者主体性意识的自由张扬。本文通过大量的范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切入点,阐发了以主体意识体验阅读文本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关键词:文本阅读;主体意识;体验;人文素质;悟读

1.关于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学者钱穆考察,“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文化。人文素质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素质,就是以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为切入点的综合素质。而人文素质教育应包括对中西传统学术文化的继承、人的生活方式教育(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人文素质与素质教育(能力本位、一专多能、竞争与合作、终生学习、情感智慧等)的关系等多个层面。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叶朗《人文学科大有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而大学语文课堂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材本身的多元化和精品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不断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2.以主体意识进行文本阅读

2.1确立主体意识,体验阅读文本

文本阅读,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的活动,是阅读主体对所经历的事件和生活的一种体认与感悟,是个体生命经验的结晶。“只要某些东西不仅仅被经历了,而且其所经历的存在获得了一个使自身永久性意义的铸造,那么这些东西就成了体验。”(1)这话很有道理。历来文章大家创作的阅读文本都无一例外地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在写昭君之怨,也是在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之后的感慨。诗人一生志高气洁,然而唐代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使他的抱负难以施展。任左拾遗时,因上疏救房绾,触怒皇帝,被迫辞官,奉旨还家,最后漂泊西南 ,其才高不遇,终而见弃的处境,与王昭君可谓千古同调。诗人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有深度的体验,才发出这样的千古一叹。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悟与体验;余秋雨“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独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2)的感慨与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冲出文化突围的切身体验不无关涉。

阅读主体要以自己的经验、以主人的心态去体验和面对文本,把阅读视为一次丈量作者心域的精神劳作,一次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正如现代阅读理論所认为的,文本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宣告其存在的纪念碑,而像是一部乐队总谱,只有读者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色的动人交响。

2.2 多元化、多角度的解读文本,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教育是经验继续不断的创造”(杜威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历史,有他自己的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体验与反省的积极性。而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体验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实现的。教师应创造条件,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去体验文本的立意、内涵、意象。这些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许并不深刻、精彩,也许与某些专家的见解相左,但只要言之成理,就要给以重视,给以肯定。

德国接受美学和英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都认为,文本的意义具有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阅读也不是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因而,阅读实际上是文本的诱导、召唤空间和读者主体性阅读品质之间的一次情投意合的约会,或者说,不同的读者总是要从自己特有的个性特征出发对文本作出与众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就必然造成对内容解读的多元性,即个性差异性。(3)

学生在接触到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苏轼的《题西林壁》只有四句话28个字,但文本本身蕴涵的意义却无法穷尽。从字面意义上讲作品描述的是庐山的绚丽多彩,风姿各异;从象征意义上讲是表示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保持距离;从伦理道德意义上讲又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此外,由于苏轼儒释道三教通融,兼收并蓄,不仅救世济民,而且精研老释,倾心佛道,超凡脱俗,所以这首诗还有另一神秘意义层面,它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4)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解读,并且拿一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那么文本的解读就走入了程式化的误区,还谈什么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关雎》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接触的阅读文本,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浅层面上。而大学语文又不能讲成高四语文,对同一阅读文本就必须进行拓展和深度挖掘。《诗经》有十五国风,《关雎》又为风之始也。《诗经正义·大序》先解释了《关雎》。它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毛诗解为后妃为文王寻佳偶;朱熹解为文王寻后妃。不管哪种解释,一个共同点都在于说明文王之行风化,自后妃之美德始。“风” 就是风化、教化之意。值得指出的是,到了后来,关于“风”的解释就开始发生质变。变化之一就是朱熹提出的“风”是民歌说;变化之二就是“诗缘情”说的文学观念突起;变化之三就是后世的革命家对劳动大众的情感迁移。风,也就成了风俗。那么《关雎》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学生进入文本之后,对其内容的解读是多元化的。

一为爱情诗。这是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读《关雎》大多读出的也是这个层面的意义,此不赘述。二为言志诗。《关雎》抒发的主要是一种志,就是君子对淑女志在必得的感觉,扩而大之就是君侯对贤人的渴求。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倘若真的仅仅是什么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赞歌,何以哀而不伤?其所以有哀,乃君子之志可哀也。何为君子?君子之志为何?“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5)这是孔子给君子规定的三种境界,君子也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标准。这样的境界孔子自己都说做不到。更何况其他什么人呢?因此对美好品德和教化天下的追求就是君子之志。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老师不要给任何提示,完全让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对其主旨有更深入更个性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

3.“悟读”文本,提高人文素质

悟读不是“误读”。不合理的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却常常忽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主观偏见,失之偏颇和公允。 而“悟读”是悟出内涵,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悟出自己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再如,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4)其实任何阅读文本自面世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类读者的解读,每类读者群的解读应该是读者的权利,旁人是无权干涉的。(6)大学生也是一个独特的阅读群体,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文本的解读角度。教师既要尊重、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其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 努力使学生以主体意识去解读作品,启迪智慧,丰富语文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4.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特征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3、命题范围及考点

(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2)阅读文本的篇幅:1000字左右的文本。

(3)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1.解题指导

纵观近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仔细分析还是能够从中悟出有关的“规律”和“方法”的。如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分数。

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阅读备考中要解决的问题(“五缺”)

①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②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③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④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⑤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一)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三)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勾画要点,运用指代,读懂原文。

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写文章的人在开头花了很大的功夫,因此看文章时也要着重看文章开头。考试就是考同学们有没有看懂作者的思路,同学们平时要下功夫,争取看一遍就了解作者的思路。

“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经常听学生说:“文章读得模模糊糊”“文章没有读懂”。究其原因,是在阅读中少走了两步:其一是未勾画要点,而是用速读的办法,把文章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就以为把文章主读懂了;其二是未运用指代,许多关键的内容似懂非懂,甚至理解出现了偏差。解决这些毛病就必须学会勾画要点,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

承前指代,虽不能给予你最终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给你选择答案的范围,或者提供给你答题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

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①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②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③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2、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关键是对文章的整体有个把握,考题往往是考某一点,要有总分的概念,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理解。

3、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拿到题目以后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分析、理解、透视。每一道题目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思考、呕心沥血后得出的,有些题目里是话里有话的,同学们不能一晃就过。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一篇文章中总有些词、句子含义深刻,或者包括哲理、或者点明中心,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词和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去理解,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是很多的,如《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一文中提到的“马克思一生有很多敌人,但是没有一个私敌”一句。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就是考三个字“懂不懂”,因此看懂、理解是最重要的。

5、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整合”就是把散布在文章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并組织成一个观点,需要自己概括。这个考点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实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的能力,这属于现代文阅读中较难的考点。

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类属

论述类文本涵盖面甚广,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首先要认定其类属,是历史文化类的,还是文学艺术类的、教育伦理类的,因为文章的类属不同,话题就不同。认定类属,有助于唤起回忆,调动知识储备,迅速进入文章特定的内容。

2.注意概括

论述类文章,因其基本观点鲜明,论述层次清晰,且重要句子比较醒目,这些正好是用来提高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有利条件。要善于利用这个条件逐步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

应考知识储备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多样,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重要句子作用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

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感情句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

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识破答题陷阱

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八大对应关系上:

①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08山东卷8题)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明确:原文是“普遍”,选项是“全部”。

设题常涉及的重要词语(与程度范围相关):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②主观与客观。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有效阅读信息】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试题】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辽宁卷5题)

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明确:原文是书院选择的教材与官学一致,但选项则为“相似”。

③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有效阅读信息】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试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全国卷Ⅱ6题)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明确:原文是因为“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且“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才“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而选项是“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果关系混乱。

④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有效阅读信息】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

【试题】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08湖南卷6题)

A .人类大脑的特征 B .对称性 C .分辨左右的意义 D .不对称性

明确:设题点新,整体把握语段说明的核心问题,不难发现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不是“对称性”,而是“不對称性”。

⑤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对位信息]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第二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第五段)

【试题】(江苏卷第7题)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剖析:根据原文,尽管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但是木版年画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是有所改变的,如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就“一反传统(理想主义),十分写实”。所以A项说“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就犯了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的错误。

⑥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对位信息] 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试题】(福建卷第3题)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剖析:根据原文,“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而c项却将其表述成了“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这就犯了将“已然”误作为“未然”的错误。

⑦偶然、可然与必然。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对位信息] 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

【试题】(广东卷第7题)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剖析:根据原文,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从而可能因社会经济无序而导致商品的绝对过剩。这里说的是“可能”,但A项的推论却把这种“可能”说成是“必然”,因而导致了推断的错误。

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语:已经、正在、目前、将来、预计、如果、可能、或许、一定、必然等。

⑧无中生有。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对位信息]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试题】(安徽卷第6题)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剖析:这段文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恩格斯的论述的引述及其评价;二是从恩格斯的论述的高度来考察天人合一思想。从第一层意思来看,恩格斯的论述并没有针对天人合一思想;从第二层意思来看,恩格斯的论述只是作者考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视角。综合这两层意思,恩格斯并没有去论述天人合一思想,自然也就谈不上“丰富”,更谈不上“指出了它的局限性”了。所以D项的理解就犯了凭空臆造的错误。

阅读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考查,这种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素养,生活阅历和体验其实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在阅读文本时很容易和文本亲近,也很容易和作者亲近,从而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而对于只有十多岁且从未真正走上社会的学生们来说这是限制他们阅读的重要因素。写作是情感的表露,是思想的外化,所以阅读就是心灵的交流,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同样,如果没有体会生活的睿智心灵,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我们也不可能把学生赶出教室走到社会上去体验生活,所以我觉得在阅读中还原生活情境是很重要的,人只有在恰当的情境中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既有的生活感受和文本所传递的情感进行链接,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抒发表达的欲望,这样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准确,答起题来也才能更有感觉。

一、不要让教参捆住自己的手脚,我们要求学生要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那我们老师呢?没有敢于否定的老师,哪有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

在新课改中要求我们对学生要“鼓励探究性阅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我们教师更应率先垂范。为此我给学生印发教参中持不同见解的文章,“在时代风潮面前,有人认为,沙子龙抱残守缺、自甘沉沦、愚钝麻木,这种劣根性,当然是一种锢疾。与老孙者相比他不思进取”。 对这些观点,你有何见解?指导学生在比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向权威,向教参说不。当然我们老师更应向十几年来语文教学中,极左或极右的教条式评价说“不”,如:刻意的寻找高大全,没有高大全就简单否定。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泛政治化,常常不自觉的引领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没有走出这些窠臼的话,又怎能指導学生?沙子龙恰恰不是这样的高大全的人物,他在新旧更迭中有着极为丰富,又极为痛苦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他们虽都是习武之人,但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却有了很大的差异。沙子龙更清醒地认识到武术的局限性,他再也不能承担起自己作为英雄豪杰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他无奈、无助而绝望。而孙老者,还痴迷地、麻木地沉迷在武术的虚幻的荣耀中,执着地追求着,不问世事,沙子龙是他要学习的榜样。而王三胜,更是浅薄地把武术作为谋生的工具和炫耀的资本,沙子龙是他崇拜的偶像,当然孙老者很快又会是他新的崇拜的偶像。沙子龙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因清醒而无奈,因周围的麻木愚昧,而倍感孤独,更因了这份清醒和孤独便有一种不屑于言说的绝望。沙子龙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 让学生真正走近沙子龙的内心世界,不再简单地做是与非的判断,感受沙子龙内心世界的悲苦,对文章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

曾经的思维贯性束缚了我们的手脚,真的要挣脱时,其实很不容易。

二、不要让本学科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表述“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把握允许有多种视角共存:历史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人类学的视角等”,在教学中文学不简单的只等于语文。

因此,我也尝试着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打破学科界限,把不同学科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把文史哲融为一体。把武术那跨越千年的风采,和清末与洋枪洋炮对峙的尴尬结合起来:我们民族的武学文化曾经有着丰厚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抗击外侮、保家为国、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它还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还可以培养人们豪爽豁达、勇武刚健的性格,还可以培养人们敢作敢为、忧国忧民的大丈夫情怀。把清末中国的现状,和西方列强的崛起对照起来:在清朝末年,作为变法志士的谭嗣同在《马关条约》签字后,也作了这样一首七绝诗《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而在变法失败后的他引颈就戮,在这样的历史现实中,难道没有他无力回天的绝望吗? 更何况我们的镖师沙子龙呢?在这样一个较为宽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再把文本中沙子龙当年在西北的英武与而今的无奈结合起来。武术在历史上的辉煌,断魂枪曾经给他带来的荣耀,在这样巨大的反差中去感悟人物内心世界的苍凉和悲壮。如果你是沙子龙,又何以堪?我们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客观真实的评价一个普通的平凡的镖师,从他的学识和文化背景中来理解人物,不能要求他成为林则徐、成为跨越时代的鲁迅,也不能要求他成为霍元甲、黄飞鸿,那样就不是老舍先生的《断魂枪》了。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的正是当年无数位武林前辈的绝望,也许这更有普遍意义,人物形象也更真实更有典型性。

因此,在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索精神,体会我们民族心理和时代特色,体会沙子龙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才能真正解读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

对我来说,读书有限,心中有大语文观并践行这一理念,真的很难做到,偶一为之也觉得很是吃力。

三、不要让文本束缚了我们的思维,这文本是作者的心声,在我们走近沙子龙内心世界的同时,我们更该走近老舍,感受他一个世纪前的孤独和绝望(老舍的出身和他的幼年的人生经历,在教参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不再赘言),感受他半个世纪前的孤独和绝望。

我们对老舍先生的认识难道仅停留在他的一串串的名著上吗?在沙子龙的悲剧中我们难道不能找到老舍先生人生悲剧的影子吗?清末人们那种麻木不仁的愚昧,和文革那种无知与疯狂的愚蠢,又有多太的差别呢?沙子龙选择了沉默,在沉默中悲哀而无奈地埋葬自己和自己的断魂枪,而老舍先生也在不堪忍受的屈辱中选择了放弃,士可杀而不可辱。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傲骨。解读了老舍的满腔幽恨,也就解读了沙子龙的一怀惆怅。他们在不同时代的人生悲剧,难道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吗?

我们之于老舍,我们之于沙子龙,在解读作品和作者时,把作者与作品真正的结合起来,不再简单地否定什么,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平开放性”,也许需要我们几十年,或几代人不懈的研读,才可能接近作者深邃的内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我们体会作者的人文情感,涵养我们的人文精神的过程。让我们引领学生真正走出简单的阶级判断、简单的是非判断、粗糙的情感判断的误区,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知人物和作者,感受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主体意识人文素质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