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

2018-07-30付秋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交织

付秋悦

摘 要: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通过不断交织和融汇的过程,形成了日本本土建筑文化风格。对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两者的交织进行了分析,从特点、层次以及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将中日本土建筑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日本本土建筑;异质建筑文化;交织

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不断在摄取和同化异质建筑文化,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这一不断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过程,促进了日本本土建筑文化的发展,多样的外来文化丰富了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同时也促进了日本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丰富。本文对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特点,并且对形成这一交织现象的层次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了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发展带给中国建筑文化的启示。

一、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特点

(一)吸收性

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对世界文化呈现接纳的态度。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吸收了包括中国、朝鲜等多地区和国家的建筑文化,尤其是中国唐代的建筑文化,很多日本建筑都非常类似中国唐代的建筑,可见其建筑文化对中国唐代建筑文化的吸收最为显著。

(二)继承性和保守性

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还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保守型,其在吸收的同时,对自己本身的民族传统文化又非常保守。虽然其在很多类型的建筑中都呈现接纳式的融合,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建筑中却十分注重继承性。例如,日本的神社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同样的建筑样式,并没有任何融合和改变,非常原始保留了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仪式感。日本本土建筑文化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碰撞和结合的过程,日本很多传统建筑都是中日合璧的结果,其建筑的样式是中国化的,但是其空间布局却是日本式的,因此在于异质建筑文化相结合上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性和保守性。

(三)混杂性

日本本土建筑文化的吸收以及集成和保守决定了日本建筑文化的混杂性,不仅是古代和现代的混杂,也包括本土和异质以及异质和异质的混合,这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内杂然并存。特别是在明治维新至战前的一段时间内,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受到各种建筑流派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在这些相互影响中得到平衡,出现了模仿欧洲的表现派、后现代派以及日本风格派等,这些不同的流派让日本本土建筑文化欣欣向荣,出现混杂性这一建筑文化特点。

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层次

(一)引用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模仿,这一点很好地表现在日本建筑对西方建筑的模仿上,全新的西方砖石技术及建筑样式和技术引入日本,就被全方位模仿和复制,因此日本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建筑的样式。日本只用了四五十年的时间,就学习到了西方建筑的精髓,并且将欧洲所有建筑的样式都复制到了日本,但这种模仿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日本只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产业中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

(二)转化

在大范围模仿和掌握了西方建筑的样式和技术之后,日本建筑师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因此出现了关于样式的争论,在砖石墙体上面加了大屋顶,采用这种折衷的方式来体现民族精神。这种折衷的探索比较成功,日本的建筑师们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纯木构,拟洋风的建筑以及近现代的和风建筑,但这些建筑却依然具有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所以呈现出现在的样貌,出于日本折衷主义的思想,在其有力的探索下,吸取了西方建筑的精华和技术手段,采用其建筑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日本本土建筑中,形成了带有日本本土建筑特色的现代派建筑。

(三)交融共生

经过战争和时代的演变,日本的建筑文化以及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并且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物质层面的再创作,将日本建筑中的民族气节和日本文化要素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完成了全新的诠释,为日本本土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日本本土建筑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甚至有些地方超过了西方建筑。日本本土建筑文化的这些表现得益于其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融共生,这让日本本土建筑的适应性更强,发展方向和局面也更加开阔。

三、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原因

(一)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师的影响

建筑师对于日本建筑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师也有很多影响,日本建筑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建筑的形式、技术和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融合了西方先进的建造技术,将其和日本民族的精神追求产生新的共鸣,使得日本建筑蓬勃发展。日本建筑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建造方式、更加明快的建筑手段让日本本土建筑更加有个性。

日本现代派建筑大师中,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柯布西耶、密斯、格鲁皮乌斯和路易斯·康。早期日本本土建筑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了柯布的影响,而密斯的精细、纯净和流动也受到日本建筑师的偏爱。第四代日本建筑师中路易斯·康的思想深受追捧,成为日本建筑的理论指导,其很多建筑思想和观念都在其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日本早期本土建筑师很多都深受德国现代主义思想的启蒙,并且后来都成为了日本现代建筑的中坚力量。正是这些不同风格和背景文化的建筑师的影响,日本的本土建筑文化才如此丰富多彩。

(二)日本特有的文化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

日本本土建筑在异质建筑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吸取了很多异质文化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失去自我,而是在这些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本土建筑文化。日本本土建筑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日本特有的文化组织方式和结构密切相关,正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组织方式和结构,确保了日本在吸收异质建筑文化后仍然可以保持自身民族的特色,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日本崇尚拿来主义,对于新鲜的事物和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总是会以积极的态度拿来并且消化、吸收和完善。日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及时转变自己的态度和方向,日本人并不是十分看重态度,也不会将态度上升为道德问题。

2.日本是嫁接文化,日本在自身的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嫁接著各种异质文化来丰富自身的不足,但也不会动摇本身的主干。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具有一种无常规的求新态度,当异质文化优于日本的本土文化时,日本就会主动吸取这些优质的文化,日本的这一思想让其总是在选择更加优秀的文化。例如,日本在吸收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时,并没有完全采用中国对称的布局,从而产生了桂离宫那样优秀的建筑群。其京都的布局虽然是按照长安城的模式进行建造的,但是又在此基础上去掉了城墙。

四、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交织的启示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无形的,但是却可体现在有形的建筑上。我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文化圈,在文化特质上也比较相似。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了很多西方建筑文化的优秀部分,因此中国建筑文化也是可以与优秀的异质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可以借鉴日本的处理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从精神、思想和空间上来进行结合,不流于表面的模仿,而是注重对空间和精神的塑造和转化。现阶段我国对待传统仍旧以对形式的追求为主。两国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不同

日本本土文化的组织和结构方式不同,而中国文化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对待事物往往是折衷的态度,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也不彻底。从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可以给中国本土建筑文化做出示例,让其更好地吸收异质建筑文化,找到更加适合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方式,与异质建筑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相结合。

(二)接触异质建筑文化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中国本土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接触异质建筑文化的程度和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日本接触西方建筑文化更加全面,从现代建筑初期,日本就有大量的建筑师直接在西方接受现代建筑文化的教育,中国虽然也有部分建筑师到西方进行学习,但大多数学习的是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因此这些建筑师回国之后,仍然是古典建筑主义的思想。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文化要向更好地发挥出文化融合的趋势,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创新。在了解中国历史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更加清楚自身文化的优势,提炼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民族特质和民族精髓,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能设计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民族抽象的形式和缺乏民族文化内涵的建筑。此外,中国本土建筑文化还应该打开视野,多了解世界建筑文化,吸收异质建筑文化的优势和长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地对自身建筑文化进行定位,才不会迷失方向,更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找到适合自身建筑融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畅.日本建筑作品中的本土文化反映[J].山西建筑,2012,(30):39-40.

[2]蒋秀中.小议日本建筑文化[J].科技信息,2009,(27):663+703.

[3]吴荣.看日本建筑 感受日本建筑文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57-60.

[4]廖静,何俊萍.日本建筑文化的异质更新[J].山西建筑,2006,(06):29-30.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交织
幽绿秘影
“新”与“旧”的交织 碰撞出的魅力“夜上海”
几何映射
交织冷暖
一种改进的块交织方法及FPGA实现
金融骗局虚实交织
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织延展
PTT/桑蚕丝交织物的手感特征
互通式立交交织区研究
IDMA系统中交织器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