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合作社连续三年实现盈利有高招

2018-07-30张立峰

农村百事通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员村民旅游

张立峰

编者按:进入3月后,春暖花开,四川省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的游客一下子多了起来。作为成都周边的一个知名旅游村,这里有着7000亩生态雷竹、2000亩生态茶园和数十个富有个性的文创体验店,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明月村的旅游做得好,与该村的乡村旅游合作社有很大关系。这家乡村旅游合作社都有哪些高招带着村民年年赢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开辟多渠道助农增收

2017年,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入股成员达到40户,自营收入70余万元,实现连续三年盈利,带动股民增收500余万元。明月村有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后,整体规划越来越好,全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明月村旅游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双丽告诉记者,与其他乡村旅游合作社不同的是,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并没有把全村农家乐、民宿等个体户整合起来制定统一的营业标准,而是搭建一个旅游平台,负责外来团队游客的接待、村庄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创业项目的指导和村民职业技能的培训。

在明月村春笋广场,一排旅游观光车整齐又漂亮,这些是合作社的资产。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欣赏明月村的田园风光,随处可见的路牌和导览图让明月村看上去更像一个景区。明月村的文创店老板、餐饮店厨师、咨询处服务人员、观光车驾驶员都穿着带有合作社标志的衣服,给游客提供专业服务。

“观光车车票收入、自行车租赁收入、团队游客讲解服务收入、经营中心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都归入合作社的收入,每年都给社员的股份分红。”双丽介绍说,社员增收主要有股份分红、务工收入和客源引流收入三类。2018年春节前,合作社成员分到了2017年每股760元的红利,虽然不多,但比放在银行的收益好很多。经过合作社的培训,村民解照勇拿到了观光车驾驶执照,利用闲散时间开车的他一年累积收入达到3万余元。而“珍吾居客栈”老板李莉一年下来接到了合作社为其带来的团队游客100余人,增收了5万多元。

掌握旅游发展主动权

明月村支部书记高光坤坦言,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明月村个体户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想搞好乡村游,村民不能仅仅靠一点农房租金收入,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就是要掌握主动权,将全村的旅游发展方向握在村民自己手中。”

2015年3月,明月村成立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合作社,但合作社做什么、怎么做,社员们毫无头绪。“招聘职业经理人是最好的办法。”村支部副书记吴桂军告诉记者,经多方比较,最终聘请了北漂返乡创业青年双丽。经过协商,社员们同意将合作社年盈利的20%付给双丽。若盈利没有达到社员预期,合作社有权将其解雇并另聘他人。

合作社成立了起来,但一开始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发展好乡村旅游,甘溪镇镇政府积极争取资金,按镇政府出资和社员出资1∶1的比例进行了专款拨付。“当时总共就拨了30万元,用于线下办公场所的修建。”据合作社会计郑茹回忆,村民们起初顾忌很多,只有11人愿意冒险入股。为了鼓励村民投钱,村主任吴俊江带头入股2万元,又带动13人加入合作社,最终25人入股总计30万元。

有了钱,大家开始思考怎么干。北漂多年的双丽凭借自己在旅游行业的工作经验,建议合作社挣团队游客的钱。“散客我们管不到,但团队游客是可以的。”双丽告诉记者,经社员和其他村民的同意,合作社限制了大车的进入,凡团队游客来明月村,必须与合作社对接,团队游客在交通、餐饮、住宿和游览观光上消费的钱,自然就进入到了合作社社员的口袋中。“这样既能保护好村道又能保证合作社收入。”双丽说。

在配套设施上,合作社和村两委合作,修建了旅游厕所和各类路牌、导览图,让全村看上去十分規范。“我们购买了5辆景区观光旅游车和上百辆自行车供租赁,此外还会不定期组织‘农夫集市等线下活动,以保持喜庆、热闹的氛围。”作为合作社法人,吴俊江还联系资深创客,对有意愿做食宿生意,有意愿学习讲解、染布和陶艺技艺的村民进行培训,对其院落进行改造指导。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合作社找到了盈利大头,社员们也一致决定将更多精力投入进来,做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双丽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开发的‘明月酿‘明月手工茶‘明月手工豆腐乳‘明月陶等产品销量很好,今年合作社还打算建立自己的电商网站。一方面,我们采购社员的农产品,让社员有所收入;另一方面我们还引进一些小商品,以批发价卖给社员,保证社员零售利润。”

专家支招:乡村游怎么干,要让村民说了算

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李如嘉的好评。“请外地旅游公司来做,经营费用高不说,钱还都让公司挣走了。”李如嘉告诉记者,村集体自行成立类似于旅行社、旅游公司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对内规划,对外揽客,能在与村外旅行社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关键的是自己掌握主动权,不做别家旅游产品上的一颗‘棋子,这一点很重要。”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陈乾康看来,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就是一个长期扎根本村的旅游公司。“只有村民对村子最了解,怎么发展,怎么赢利,交给村民自己来干是最好的方式。”陈乾康说。

猜你喜欢

社员村民旅游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让文学激扬青春
非暴力
人民公社女社员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同劳动 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