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维:唐代诗人里的佛

2018-07-30木匠

北广人物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宁王王维夫人

木匠

唐代诗坛,群星璀璨,王维无疑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颗星,人称“诗佛”,他不仅诗写得好,画也画得特别好,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吧。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生于公元701年(一说699年),卒于公元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绝对是个大才,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于五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方面,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据说宋代大词人泰观,一次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访遍名医,也不见好。他的好友高符仲听说后,就带了一幅画来看他。结果,泰观竟然因为每日看这幅画,就把病给看好了。这幅画就是王维的《辋川图》。

苏轼曾评价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作有《王右丞集》和《画学秘诀》等。

翩翩贵公子

王维的出身,可谓贵之又贵。他们王家太原王氏是唐代五大望族之一,他的母亲更是出身于五大望族之首的博陵崔氏。

在唐代,望族的地位甚至要超过皇家。唐太宗当年曾在朝会上讨论招驸马的事,结果大臣们个个都不言语。因为这些大臣们都只想和五大望族联姻,根本看不上皇家这门亲戚。

王维不仅出身好,天分还奇高。三国时,有人夸周瑜善识音律,就算是喝醉了,也能听出乐工弹错的一个声,“曲有误,周郎顾”。但到了王维这儿,那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据说曾有人得到一幅画,画的是几个人正在奏乐,想给画起个名,却叉不知道他们在演奏什么。王维只看了一眼,就说:“他们弹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那人不信,找来乐工演奏,当演奏到《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时,姿态果然和画上不差分毫。

王维17岁就凭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享誉长安,21岁,更是考中了状元,成为自有科举考试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那时候,李白还在青城山练剑,杜甫还未读书识字。

王维不仅出身好、天分高,生得还仪表堂堂、风姿郁美,這样看来,老天对他也是太不薄了一点。

至情无语,大爱无声

王维还是大唐诗人里最专情的一个,他31岁时,妻子就因难产而亡故了,你可以想象,像他这样一个要家世有家世、要才华有才华、要颜值有颜值的男人,妻子去世后,上门来说亲的人,还不踏破门槛?可是他却终身没再续娶。不仅没再续娶,就连个“干闺女”都没认过,不像白居易,一边拜着佛,一边还左手“小蛮腰”,右手“樊素口”的。

对于王维未再娶的原因,后八猜测颇多。一说,他妻一定是那种美丽、优雅到了极致的女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所以就再没有哪个女子能再走进他的心里去了;一说,他笃信佛教,爱妻走后,他更是看破了红尘,对男欢女爱失去了兴趣。据史书记载:王维自妻子故后,就开始“禁肉食,绝彩衣”了。他的居室中,仅有茶档、茶臼、经案、绳床,别无他物。每天,他下朝后,回到家都会净室焚香、默坐诵经,这过的几乎就是僧人的生活了。只是不知,他在诵经之时,是否会想到他妻子呢?不过,让人费解的是,现在几乎找不到一首王维悲悼妻子的诗歌,是失传了呢,还是他压根就没写?毕竟,他也是写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人啊!难道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至情无语,大爱无声”?

还有人猜测王维孤居30年,终身没有再娶乃和玉真公主有关。那这个玉真公主又是谁呢?玉真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玄宗的妹妹。

史载:开元八年(公元720年¨9岁王维初次来到长安,为求得进身之路,经常出入于宁王和歧王的府门,因为他诗写得好,宁王和歧王也都很喜欢他。

一天,歧王带王维参加了玉真公主举办的一个宴会。席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先以一首《郁轮袍》(一首琵琶曲)惊艳了公主,又以一篇“红豆生南国”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公主立刻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给他换上华丽无比的衣衫,然后又命人重新置办了酒宴,并让王维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得到公主的垂青,再加上有宁王和歧王做靠山,于是转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了,而且一考还就考了个第一名。

但得到公主垂青,却未必是件好事。唐朝的公主一向如狼似虎,玉真公主当时也就三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又怎么会轻易放过王维这个送到嘴边,既有才又有貌的小鲜肉呢。但王维却不同于张昌宗、张易之等人,更不像宋之问那样拼命想抓住女皇、公主们的裙带。王维可是一个单纯、无邪,就像白玉一样无瑕的少年。

王维进士及第后,被封为了太乐丞(皇家乐队的领导)。这虽然只是一个八品官,但却能自由出入宫门。玉真公主这样安排,肯定是别有深意。而来京前,王维就已有了心上人,眼见公主对自己这样的不依不饶、穷追猛打,想必他心中一定是充满了阴霾。

就是在那一年,王维写了首名叫《息夫人》的诗:

莫以今时宠,而忘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关于这首诗还有个故事:话说有天王维又来宁王府参加一个宴会。当时,陪在宁王身边的是宁王数月前新纳的一个小妾。王维知道这个长得“纤白明晰”的女子,原是在宁王府旁卖烧饼的一个小贩的妻子。宁王看上她后,就给了她丈夫一笔钱,把她买到了府里来。不用想,这中间肯定有过威逼与胁迫。席间,宁王问她:“你还想不想你那个做烧饼的丈夫?”女子低头不语。宁王遂让人将她原先丈夫叫进府来。女子无语流泪,若不胜情。时,堂上宾客十余人,皆文士,见此状无不凄然。宁王命赋诗,王维诗先成,众人看了皆叹服,宁王也被感动,就将这个史、女子还给了她丈夫。

息夫人,是春秋四大美人之一,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后来嫁给了息国的国君息侯,史称她在一次归宁时,借道蔡国,被其姐夫蔡国的国君蔡侯给强奸了。息侯闻知后,欲找蔡侯报仇,但又打不过蔡侯,于是便请楚王帮他报仇。楚王灭蔡后,听说息夫人美貌无双,叉想亲征息国,以得到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得息国百姓的免遭涂炭,毅然嫁进了楚王宫。从此,成了楚夫人……

历代文人,囿于礼教,写息夫人的诗,以指责的居多,比如杜牧,就曾指责过息夫人不能在受辱后,像绿珠那样自尽。杜敉在《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一诗中就说: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但王维为什么会对息夫人一腔同情呢?可能正是因为他当时也正受着玉真公主的强迫,所以才会对息夫人的痛苦体会得如此深刻。据说宁王在看了他的这首诗后,就把那个女人还给了她的丈夫。王维也随后,回了趟老家,与自己的心上人完了婚。

但是,这件事却把玉真公主彻底惹恼了,她认为王维也太不识抬举了。不久,她找了个理由,让她的皇帝哥哥把王维贬到山东济州,做了个看粮仓的九品小官—一司库参军。又因为这个玉真公主后来一度与李白打得火热,所以后来就有人说王维与李白是情敌,这实在是冤枉王维了。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前面我说了王维20岁不到就已诗名满长安了,21岁叉中了状元,可说是一帆风顺,如今却被贬到济州这样一个偏远地方,做一个仓库管理员,其人生的落差,何其大哉!四年后,他实在是忍不了了,于是,愤而辞官,回了老家。

此时,他的妻子即将临盆。结果,妻子叉不幸难产死了,王维的人生跌到了谷底。十年声名、仕途、愛情、一切化为乌有。

直到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张九龄执政,王维才重新出来做官,为右拾遗。一年后,调任监察御史,奉命出塞,还一度担任了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了长安,王维不幸被捕,为了保命,被迫出任伪职。后来,战乱平息,王维按律当斩,但因他在被俘时曾写过一首名叫《凝碧池》的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抒发了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叉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乱有功,这时又主动请求削籍为其兄赎罪,王维才得到了宽宥。不知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民国时期的周作人,抗战及在战后的经历,简直就是王维这段经历的翻版。

就这样,王维躲过了杀头,而更为幸运的是,他竟没有被一撸到底,削职为民,只是被降为了太子中允,再后来,竟又一路高升,官终尚书右丞。

不过此时,他已没有了任何抱负,做官就是为糊口(注意哈,不是养家,因为他早就无家可养了,妻子去世后,他过的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了)。同时,尽管他的山水诗很陶渊明,但他又不想和陶渊明一样,为所谓自由,宁可自己过得跟乞丐一样,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晚年,王维在写给他一位姓魏的朋友的一封信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所以,他再怎么向往林泉,也始终没有跟陶渊明一样,辞官不做。因为在他眼里,陶渊明的“后贫”,完全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再说,王维做的本来也是一个闲官,就算不辞官,也有大把的时间,与林泉为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为与林泉为伴,他还在位于长安东南的一个山谷中,给自己修了一个园子。有事儿便到朝中去转转,没事儿就回到这里,每天打坐参禅、写诗作画,日子过得就像他诗里说的: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岳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60岁的王维无疾而终,仿若老僧坐化,走得十分安详……

猜你喜欢

宁王王维夫人
急处从宽
夫人与婆子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智勇双全平叛乱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潇水夫人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