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邮政物流经济效益研究

2018-07-30何冬梅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邮政邮政运输

何冬梅

(江苏开放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国邮政经营方式传统、客户群固定、服务模式化。降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扩大市场销售为企业的第一与第二利润源,当这两个利润空间几近极限时,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重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促进了国内各大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壮大,促进了国外诸多物流巨头在中国的发展。适时进入现代物流领域是邮政的必然之举,是邮政拓展业务类型的重大尝试。较之其他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物流起步晚、发展慢,虽有遍布全国的配送网络、“百年邮政”的品牌信誉等优势,但未能充分发挥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国内外学者对邮政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研究。Kleindorfer等发现,世界邮政改革大多经历邮政公司化、构建独立的邮政监管机构、实现邮政市场自由化等阶段[1]。Drews从企业性质角度总结了世界邮政机构(如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等)改革的方向[2]。刘亚子认为,邮政本质上具有专业物流企业的特性,适时剖析自身,可切实增强现代物流服务力[3]。洪伟立等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经济运行效率视角出发,分析内蒙古邮政物流网络效率[4]。杨梅建议,抓住O2O(Online To Offline,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时代契机,进行线上营销策略的创新实践[5]。徐学雷等提出,在新常态下以系统思维构建创新体系[6]。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邮政物流机制改革、发展战略与效益提高方法等方面,且大多是定性研究。关于邮政物流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特别定量研究更是鲜见。笔者结合层次分析模型来探求影响中国邮政物流经济效益的关键控制点,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中国邮政物流发展。

1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邮政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1月18日正式成立,它是邮政业务外延至现代物流的标志。经过几年建设,中国邮政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运输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覆盖全国的庞大网络体系,构建了自营、外包、联盟3种邮政物流模式,充分发挥其庞大完整的实物运递网的作用。

中国邮政物流依托和发挥中国邮政“百年邮政”的品牌信誉和“两网三流”(实物网和信息网,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特殊优势,发展态势良好。如图1所示,中国邮政业物流增加值发展较快,由2005年的9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2亿元,但邮政业物流增加值与物流业增加值相比,其比例仍然偏低,2015年比例仅为2.2%。

图1 2005—2015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与中国邮政业物流增加值

目前中国邮政物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现代邮政物流意识淡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精益物流、顾客至上、零库存、物流信息化等现代物流意识被广泛重视。邮政物流拥有遍布全国的密集网点、大量运作人员、多年的品牌信誉等,这些都是其突出的优势。中国邮政物流责任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邮政物流进入公司化经营模式,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其经营理念、价值认同观、思维方式等的影响非常大。物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强调服务意识、客户需求、市场动态,然而现有的中国邮政物流往往只关注客户的要求是否属于其服务范畴,或是考虑了客户需求,但忽视市场,只根据自身经营成本制定价格,而这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格。

2) 缺乏全网协调性,各项成本居高不下。中国邮政物流拥有运输配送的集散大网,在网络覆盖面、运输车辆调度等方面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现行的组网模式是以北京、广州、南京为辐射中心形成的北部、南部、华东集散网,看似面面俱到,但网络节点较多,很难做到网络系统协调一致,随着中国邮政物流业务量的增加,一些问题会日渐显现。首先,华北、华南的进出口商品本可以直接点对点运输,但南京是华东网的集散中心,上海是华东网的行邮专列节点,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南京和上海,装卸次数增加,易造成迂回运输和倒流,增加运输成本。其次,邮政在物流的运输调度时利用自有车辆,而车辆过多投入不仅浪费资金,且空载会增加物流成本。最后,按照现行运输体制,集散中心出现问题后需逐级汇报,这样的逐级汇报会延误时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信息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协调的信息系统是网路运行的必备条件。中国邮政物流虽拥有基础通信网,但基础通信网建设未能较好地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有效预测客户需求、上下游信息共享、利用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协调管理等方面,如控制库存、制定最佳运输路线、全程跟踪查询等。

3) 物流配送服务形式单一,未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现代物流强调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而中国邮政物流增值服务空缺,物流服务形式单一,全网协调性不足,信息化水平滞后,仅把物流运作简单理解为仓储、运输、装卸等货物的存放和转移活动,只提供一些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的基础性物流服务。业务经营规模小而散,运作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

4) 高素质物流运营人才短缺。现代物流业是汇集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混合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业者需具备物流专业知识与交叉学科专业知识。中国邮政物流不同于传统的邮政投递业务,管理人员与员工都需要系统学习现代物流理论知识。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未达到现代物流的高标准要求。

2 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中国邮政物流经济效益

中国邮政物流应整合资源,提高专业水准,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笔者尝试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内在机理模型寻求影响中国邮政物流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控制点。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影响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的因素分层分组,按照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构建完整的体系[7](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邮政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采用1—9分等级标度方法,对同一层次的指标重要性赋值,获得判断矩阵。重要性标度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

采取德尔菲法构建判断矩阵

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基于上述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因素的权重向量和最大特征值(见表2)。

表2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表

4)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总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最上层)的相对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即权重WB=(0.322,0.588,0.09);权重WC=(0.153,0.082,0.085,0.262,0.224,0.102,0.04,0.034,0.015);权重WD=(0.478,0.366,0.156)。方案层总排序为D1>D2>D3,且CR=0.0012<0.1,通过一致性检验。

准则层B中权重最高的是时限B2,为0.588。因此,为达到中国邮政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总目标,应该引进专业人才,针对市场需求,在保证时限的基础上,优化价格和查询方式,发挥邮政物流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力能力、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即从价格机制入手,强化专业成本核算,适时构建灵活的运营机制,积极融入现代物流市场竞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全程服务意识,以全方位方便顾客为宗旨,优化查询服务;开拓多方渠道,优化原有运输网,提高时限性。

3 改进方案与措施

3.1 调整运输线路,提高时限

物流经济效益对时限要求最高,在此方面,有效调整运输网路、提高运输效力是关键。

1) 以自主航空邮路为重点,调整快速网结构。

2) 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中国邮政普通网的结构,建立“四横四纵”的长途铁路骨干大通道。

3) 对现有集散中心进行调整。郑州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是一座铁路、公路、航空兼具的综合性大型交通通信枢纽城市,可建成邮政物流大型集散中心,以有效减少新疆、华东与南方网之间、中西部与南方网之间、中部各省之间互发物流品的绕运,降低运输成本,加快传递速度,最终可形成北京、广州、上海、郑州四大集散中心。

4) 铁路运输为主,充分利用汽车运输,吸引社会汽车运输力量加盟,促进区域快速网的发展,提高中国邮政物流的自主运输能力。此外,应针对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科学规划运输线路。

3.2 建设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成本

价格是仅次于时限的另一重要因素,降低物流价格的关键在于降低物流成本。中国邮政物流受传统体制束缚,最大的成本在于物流的管理成本,即管理整个物流运作体系所需的费用。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是构建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具体体现,即以“物流系统”为核心,实现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以及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中国邮政物流应明确自身在现代市场中的定位,即成为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提供商。只有当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日趋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中国邮政物流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3.3 建设信息库存网,便于查询

“查询”也是影响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物流以顾客为中心,以最大化方便顾客为宗旨,按需生产,即按“市场反馈—预测需求—决定生产的程序”进行。中国邮政物流要致力于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向“零库存”的标准努力,通过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从时限上缩短滞库时间、降低仓储费用、提高仓库使用率。信息化水平滞后是库存成本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要依托现有的物流综合计算机网,构建中国邮政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实现客户信息系统的连接以及各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

4 结束语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近年来的实践发展中,物流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邮政物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存在社会物流发展的普遍问题,还有自身的特殊问题,表现为在传统体制的束缚下,中国邮政物流现代物流意识淡薄、物流体系效率不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等)高、增值服务少等,进而影响了中国邮政物流长期经济效益的获得。因此,中国邮政物流应积极从关键控制点出发,全方位调整自身与现代物流发展不契合的部分,真正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最大化利用自身优势,最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物流领军企业。

猜你喜欢

中国邮政邮政运输
中国邮政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微信+报刊订阅网,即时下单、轻松收刊本刊已全面接入中国邮政线上订阅服务
微信+报刊订阅网,即时下单、轻松收刊
邮政进化史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中国邮政首架国际全货机首航成功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