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

2018-07-28李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

李源

摘 要 文学研究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文学研究领域引进了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两大方面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能够为文学的研究提供研究的新思路,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能在文学研究中“越位”。如果过分强调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一些文学家会失去文学的思维和方法。现当代文学是一种用现代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思想和心理的文学,现当代文学应该更加注重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空洞化”现象,本文会讨论其表现、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空洞化” 文化研究 思想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文学的研究应该注重文学的审美经验性分析,而不能过分强调一些概括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文学研究人员应该保持文学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对语言的感悟力和表达力,不能只注重对作品的理论操作性研究。面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学研究人士要时刻保持警惕,在文学研究中避免研究的“空洞化”现象。

1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的表现

1.1文学研究领域中出现过热化现象

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文化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一方面,这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角;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各种文学热,比如说“国学热”、“张爱玲热”“通俗文学热”等现象。这些文学热让文学的研究理论不能全面地解释这些现象,因此文化的研究视角弥补了文学研究的缺陷。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还是不同的,文学研究注重个性和创新,而文化研究注重的是现实的诉求。这种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研究的“空洞化”。

1.2文学研究模式发生改变

文化研究介入文学研究,让文学研究者的模式发生改变。文学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文学批判现象,这种文学批判往往是对一些文章断章取义,然后再借助自身的主观臆想,对一些文学经典和文学人物进行批判。一些文学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随意抽取一些文学作品的例子。这种文学研究忽视了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性,是一种盲目的批判。

2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空洞化”的原因

2.1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分界不明

虽然大部分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但是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性。文学研究中引入文化研究方法,研究人员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把握好度的问题。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对象的特点不同。文学研究注重研究文学的个别性和差异性,而文化研究注重的是文化的共性和一般性。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对文本的研究,研究文本的情感,而文化研究的是文本背后的事物,强调的是一种“大文本”。因此,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落脚点是不一样的。文学研究的“空洞化”部分原因是文化研究的“大文本”研究带来的抽象化和泛化。

2.2没有明确文学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的界限

文学研究中还出现了“思想史热”的现象。由于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学研究中研究学者喜欢用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待文学问题。这种研究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但是这也引发了一些文学研究“空洞化”的现象。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两者的研究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这种细微的差别的把握会影响文学研究的方向。一般来说,思想史研究是对社会各个时期重大思想、信仰的研究。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有影响力的思想资源。而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加细化,研究的是文学思潮,关注的是一个时代最能体现时代审美要求和具有创造力和灵性的作品。

3当现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的解决方法

3.1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性

文学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文学作品本身,品味文学作品的作者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时,读者和学者都应该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从而更好地品读精品,了解好的文学作品。有了自身正确的艺术审美标准后,读者和学者可以甄选出好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研究,并且自觉抵制不好的文学作品。文学研究一定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文学研究要更多地注重体会作品的艺术性,而不是功利化。

3.2正确认识文学研究的理论操作性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出现了过分强调理论操作性,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性的现象。文学研究的这种现象造成一些学生注重文学理论知识的训练,而越来越少地阅读文学作品本身。中文系的学生倾向于学习易上手的理论方法,渐渐地离文本越来越远了。“大文本”的文化研究给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研究新思路,但是学者和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审美能力不断下降,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字感悟力的下降让文学研究越来越泛化。

3.3区分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界限

各个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这并不意味这各个学科之间可以无限度的相互借鉴。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主功方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文学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过分强调文化研究介入文学研究,这会忽视对经典文学的研究,而过分注重对时尚文学的研究。思想史研究也不同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有文学的方向。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是有丰富情感和文字感受力的,而不是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

4结语

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给文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差别。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多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避免过分注重理论操作性和明确各学科的界限来扭转和改善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1] 司娟.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的几点认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118-119.

[2] 连慧英.浅析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2):70-71.

[3] 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文艺研究,2014(03):23-27+168.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文本、载体与景观
理论的终结与新生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群体的文化研究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立体供给系统
试析布尔迪厄“反对文化研究”的文化批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