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课堂评价,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2018-07-28姚玉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促进高中评价

姚玉慧

摘 要 机敏睿智的课堂评价,能唤起学生生命的活力,激发智慧的浪花,促进学生的发展,让课堂魅力四射。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增添前进的动力;客观公正的评价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是点亮学生希望的火把,课堂教学的评价艺术内蕴丰厚,值得每个教师不懈探求。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我们应不断追求生命化的评价方式,始终心怀学生,尊重生命,专注成长,评价的妙趣定能凸显,课堂氛围更会浓厚,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关键词 课堂 评价 促进 高中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罗森塔尔效应”留给我们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促进人的成长。《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良好的、恰当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行为评价等,都会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的我们,谁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赞美、信任与期待而促进学生发展,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谁不想用好课堂评价唤起学生生命的活力,激发智慧的浪花,让课堂魅力四射。笔者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及现实意义,身体力行于教学实践,收效明显,感触颇深,以此交流分享。

1激励性的评价,增添前进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表现,要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少使用否定性评价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出现不会、走神等现象是正常的。当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冷落、嘲讽,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依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教学中,我常用“大胆说,说错没关系”、“他已经说出了一部分,谁来接着补充”、“再仔细看看”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增添前进的动力。如当学生表达不清楚时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我把你的意思转述给同学们,你看可以吗?”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他还能通过老师的示范把话说清楚,使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回答错了的时候,我还是感情真切地鼓励他们敢于回答已经很不错了,再仔细点一定不会有问题。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课堂就是学生最好的犯错场所,教师就要既称赞学生有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又要让学生重新思考,通过思考或分析其他同学的发言使他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堂评价中,唯有“真”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过度依赖于课前预设,对学生的发言缺乏凝神的倾听和仔细的甄别,导致课堂评价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巧妙运用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评判标准,并逐步实现知识建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都意识到要千方百计给学生以鼓励、肯定、赞赏,课堂上我们会经常听到“不错”,“真棒”等评价语,其实这种评价语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学生难以具体了解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又“棒”在何处。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并不意味着苟同,对学生的发言首先要认真倾听,其次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能一味简单赞扬,也不能草率地去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好,好在哪里;错,错在何处。所以,身为教师也须兼顾理性,不能一味地“讨好”学生,盲目依從学生的“观点”,从而导致他们是非不分,良莠不辩,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新课程下的课堂评价要求尊重学生,强化激励评价是有必要的,但评价一定要准确,有针对性,要能指导学生改进,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评价尺度。教师要竭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关注自己细微的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不同能力层次、不同认知特征、不同价值取向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班级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于漪老师曾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卓越的人才。”要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

4多元化的评价,有效促进课堂教学

充满机智的语言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满希冀的眼神、鼓励的微笑或轻拍学生肩膀等动作,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能传达老师对学生的一份关爱,表达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信任,给学生一些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极具亲和力,能产生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互动。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评价是这门艺术中一朵绚烂的花朵。因此,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不宜唱评价的“独角戏”。

课堂教学的评价艺术内蕴丰厚,值得每个教师不懈探求。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我们应不断追求生命化的评价方式,只要我们始终心怀学生,尊重生命,专注成长,评价的妙趣定能凸显,课堂氛围更会浓厚,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B/OL].https://baike.so.com/doc/3550099 -3733751.html.

猜你喜欢

促进高中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