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8-07-28徐景荣
摘 要:小学校本教研是学校独具特色发展的基础,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但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教研制度、教研组自身作用发挥不足等,影响着小学校本教研的实施。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提高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分析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7
作者简介:徐景荣(1963—),女,辽宁凤城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教学任务量重、教研时间少
当前,大部分小学教师忙于实际教学,包括与家长沟通交流、参加学校例会、制作课件、准备考试等,导致校本校研时间较少,教研效率不高。同时,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不高,对于专业性的研究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2.校本教研形式与理念传统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化,大部分学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但对于教研活动依旧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封闭固守,缺乏创新思想、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流探讨,组织形式过于呆板,难以做到跨学科、跨学校教研,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受到传统的思维与理念束缚,效率不高[1]。
3.校本教研机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小学校本教研缺乏完善的教研机制,导致在实际的校研过程中,专业力度不足,教研的三类职能指导、研究以及调研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与依据,教研效果不理想。
4.校本教研内容规划不合理
新课改提倡“教研兴校,教研兴教”,要求学校对校本教研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大重视力度。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校本教研内容不够科学合理,整体规划缺乏系统性,实践力度不足。
二、提升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策略方法
1.增强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
提升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应首先增强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转变现阶段教师自身的教研思想,促使其在实际的教研中提升自主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教研的实效性。教师是教研的主体,其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力直接对教研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改变教师自身的传统观念与教研意识,走出传统的误区,帮助教师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良好的教研观念,树立明确的合作观,确定自身的教研任务与责任,从根本上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其次,加深教师自身对教研的理解,明确教研目的与意义,提升自身的主动教研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加强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升,如专业文化水平、研究能力、综合素养以及主体意识等,同时减轻现有教师的教学负担,以此来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2.突破传统理念束缚,创新形式
在实际教研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科目、年级等因素影响,校本教研的要求不同,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创新教研形式,以此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调动教师自身的教研积极性。例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年轻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当前现有的信息技术,结合实际特点,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如利用微信、微博等交流软件促使教师畅所欲言。由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风格以及方式等已经成型,学校教师对中年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教师建立学术研讨会,促进教师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形成专业的学术理论。同时,学校将校本教研过程逐渐完善,推动校本教研深化发展,从根本上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
3.完善小学校本教研机制
小学校本教研机制的完善是保证教研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学校应不断完善教研机制,建立科学的教研平台,突破传统的机制与理念的束缚,打破传统教研的局限性,将教研信息化,最终实现教研的多维性。例如,在传统的教研过程中,由于科目不同,组别也不同,研究活动从根本上受到了限制,通过完善教研机制,灵活应用信息化教研平台,促使不同组别的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探讨,将自身的理念、方法、思想等进行有效的展示,实现跨组别教研,打破空间的局限性,达到教研多元化目的[2]。
4.对校本教研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
小学校本教研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标性,避免出现盲目教研的情况,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应将校本教研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系统的小学校本教研内容,将其与特色发展相融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关的计划、方案、目标以及主题等,促使校本教研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筱东.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关于目前小学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报告[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2):58-59.
[2]胡广明,刘岭南.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纪实[J].云南教育(小學教师版),2007(Z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