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灯谜,提升语文素养
2018-07-28吴月芳
吴月芳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采取灵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局限,仅围绕教材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较少,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学习的兴趣。灯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将其融入语文课堂,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既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又提升了语文素养。
一、灵性引入灯谜,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灯谜活动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想要在语文课堂引入灯谜,必须通过一定的合作形式才能使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利用灯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某个主题开展猜灯谜活动。为了让活动更高效地开展,教师可以提前一个月布置这个活动,将学生分为几组,让他们提前进行准备,利用空余时间搜索灯谜相关的知识,了解相关的内容,查阅到足够多的灯谜,每个组至少要准备十个灯谜让别的组猜。在综合性活动中,教师通过三个环节引领学生:第一环节,每组学生轮流进行灯谜相关知识的问答,答对加分;第二环节,抢答题环节,由教师出题,每一组抢答成功后派一个代表回答,答对加分,答错失去下一题抢答资格;第三环节,组与组之间相互出题,答对的组可以加分,如果全部答错,那么出题组加分。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有关灯谜的知识,在前期准备中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在活动中完成既定的目标。同时,学生在收集灯谜的过程中会增长对灯谜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融入语文课堂,在趣味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兴趣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学习兴趣越高,学生越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相关内容、提升自己。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重视,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结合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完成较多的习题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尚未理解前一个知识点,就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下一个知识,课堂毫无趣味,导致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灯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够在恰当时间引入灯谜,通过抛出灯谜让学生猜的方式,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文本学习中,从而达到构建趣味课堂、提升课堂内涵的效果。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引入灯谜,抛出迷面“夏前它来到,秋后没处找,催咱快播种,年年来一遭。”要求学生根据灯谜猜猜这是什么鸟?有的學生说是燕子,有的学生说是大雁,课堂变得非常热闹,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谜面,通过提示学生的思考变得比较缜密,经过讨论得出是布谷鸟。接着,教师说今天要学习的一种动物,它有自己的特点,还能够与人友好地相处。教师巧妙地借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阅读课文去了解这种鸟的特点。最后,教师说等学生学完了课文,要出一个与这种鸟相关的谜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他们带着激情参与到学习之中,最终实现了语文课堂的增值。
三、结合传统文化,在猜谜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灯谜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引入语文课堂,能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灯谜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娱乐的一种形式,它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包括春节、中秋、谷雨等传统节日和节气。猜灯谜要求学生必须仔细研究迷面,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进行解答,对学生自身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它对学生有效的知识拓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灯谜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如安溪县有着浓厚的灯谜艺术氛围,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元宵期间,安溪县灯谜协会举办的猜灯谜活动成了节日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教师可以结合县灯谜协会举办的灯谜大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在参加活动中将有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成立灯谜社团,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且在活动中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之,语文课程对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灯谜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游戏,对培养学生理解汉字,体会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了解笔画部首的象形意义,学习汉字音、形、义的变化特点有着重要作用。想在语文课堂更好地引入灯谜活动,教师要用心整合,借灯谜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本文系安溪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一批“引入灯谜活动,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AG16045)”课题研究论文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