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探讨

2018-07-28刘华

江西教育C 2018年5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大学生

刘华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心理学气质类型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论证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的影响,以期高校学生在就读期间结合自身的气质类型做出积极干预,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实现对自身职业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 气质类型 就业影响

“气质”一词在《辞源》中的释义为人的心理和生理等素质,犹言风骨、风格。在《辞海》中释义为: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决定气质的既有遗传素质的因素,也有接受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根据已有研究可知,人类的气质类型主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四种及在此基础上组合的混合型气质类型。

胆汁质气质类型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把自己全部的激情投入所从事的事业中,做事积极主动,但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时,对情绪的控制却是弱点。

多血质气质类型在与外界沟通交流或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大多表现为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观察及突发问题的反应相当灵敏,对新生事物或职业生涯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敏锐度极高,对工作的适应性强,善于人际交往,但遇到较大困难或挑战时易退缩和放弃。

黏液质气质类型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虽能表现出独有的安静、稳重和踏实,自制力强,但与形形色色不同类型人的交往中变通和灵活性都比较差,对于工作中的新现象或新事物或突发事件反应性和灵活性都较低。

抑郁质气质类型在工作中或生活中能与人友好相处,但不善于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人际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正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795万人。因此,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当下,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入学的大学生、在读的大学生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结合自身的气质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方向。将毕业就业问题的准备提前至在校就读阶段,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理想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校大学生根据气质类型理论对照分析自己的气质类型,做出气质可塑的方向与强度的判断,能趋利避害。正确的认识能帮助大学生在主观上清晰地保持积极的性格品质,干预、改造或避免消极性格。属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学生,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变或部分改变性格中内倾性特点,可以强制自己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学校各项社团活动,各类有助于人际交往及口语表达的竞赛,努力将性格中的消极影响降到最小,使原本可能不善于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自己更好地适应职业的需求。

大学生可以将自身的独特兴趣与向往职业相联系,加强自身职业的稳定性。

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对比及综合分析发现:近五年内,我国发达城市中应届大学生在毕业一年内换工作或跳槽的比率逐年升高。仅凭这一现象,就能得出大学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结论。因为步入社会最初几年,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工作不够稳定的原因是不清楚自己职业的方向,不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对自身从事的职业无兴趣。如果在校阶段明确分析自身的气质类型,有目标地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类型,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毕业到稳定就业的周期明显缩短。

清晰的大学生气质类型认知有助于人才选择,实现人尽其才与用人单位高效率的双赢局面。在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清楚了解招聘岗位对人员性格、心理等气质要素的需求,那么进入岗位的员工将是比较适合职业的人员。对员工而言,工作满意度高;对用人单位而言,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二、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近年来,针对高校大学生气质类研究的各类理论文獻越来越多,提出的观点和策略也很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对其就业倾向、就业前景乃至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被试及研究过程

随机选取了3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以大学生气质的不同类型分析为基础,结合就业取向及对应气质类型进行实证分析,依据样本数据提供的信息获得不同专业类别、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分布,并以就业范围相对专业的文科大学生为被试,了解不同气质类型职业性差异,实现帮助大学生认定自我气质类型,提高就业成功率。

(二)方法与工具

大量阅读气质类型相关文献专著后,进行分析和筛选,选取了盖伦的“四种气质类型”和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中测定人格内外向的E维度和情绪稳定性的N维度理论,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实际调查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就业期望,获得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数据。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

笔者随机在我国某高校发放调查问卷,总计3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90份,问卷调查对象男生148人,女生142人,其中文科类专业的调查问卷数为100份,理科类专业调查问卷为97份,医科类专业调查问卷93份。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我国高校中的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复合气质类型,文理科及医科等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并没有造成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变化,男女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人数分布相对均衡,即大学生气质类型与专业文理、性别没有显性关联。多数人具有复合型气质类型,意味现代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性格是内外兼具,性格特点因气质类型的差异而复杂,与就业影响直接相关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存在对自身气质类型特点认识不清的问题,即大学生较易出现对自我认知不清导致择业方向、就业能力方面产生问题。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引导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对自身气质类型有相对清晰和准确的认知,并作出积极干预,以期有利于大学生最优择业与就业。

二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选择的职业种类有所不同。通过统计发现,各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管理类和社交类的就业占比都较高,管理类职业的大学生中,胆汁质类型的大学生人数更多一点。黏液质从事研究型工作比例较高。从事传媒、文学评论等文学艺术类职业的大学生,各种气质类的都有,但在内敛型气质中占比最高。从事技能类的大学生各类气质类型较为均衡,混合气质类型的人数稍多。

由此,可得出结论,大学生各种气质类型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择业方向,如若大学生对自身的气质类型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那么,气质类型对他们择业方向的选择将更加积极。

三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不同。通过调查发现,对就业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管理类和社交型,各种气质类型占比虽然差异不大,但抑郁质及相关复合气质类型占比较小。对于专注度要求较高的研究型职业,多血质和胆汁质占比相对较小,这说明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就业能力有差异,所属气质类型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影响。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职业机会的能力总称,不仅包括个体能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的手段和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能将个人潜能最大发挥。

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考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自身的气质类型对这些能力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所以,要让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能成功就业、并具备较强的能力,应在就读期间有意识地依据自身气质类型做出“去劣存优”的改造,减少不利于性格特点的负面影响。

四是大学生可通过认定与完善自己的气质类型实现成功就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或某种特长、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知识型技能,还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外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气质型技能。

沉着稳重的应变力、与他人合作的协调力、适应各种竞争的抗压力、迎难而上的战斗力都会对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这些能力与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密切相关。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应该认清就业形势,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结合对自身的气质类型的认知,做出调整与完善,提高自己在理想的职业领域实现成功就业的概率。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适合不同的职业方向,不同气质类型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不同的影响。高校大学生们应该在大学就读期间自主开展气质类型测试,认定自己的气質类型,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能努力调整与完善、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在充分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无数用人单位青睐的可用之材。

参考文献:

[1]辞源(1-4合订本)[M],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版,P0922.

[2]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版,P1763.

[3]胡高喜,林丽桦,曾栎萤,叶栩鹏.大学生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关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6(06):256-257.

[4]李璟璐.大学生专业类型对就业预期和毕业意向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0(07):816-819.

[5]张凯,吴海庆,张希海.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就业指导[J].商场现代化,2011(13):99-100.

[6]周振华,李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6):114-115.(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视角下校企合作质量问题研究”(13GL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责编:刘伟林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不同气质类型的散打运动员在噪音影响下反应时变化的实验研究
EXCEL VBA在大学生气质类型测试中的应用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气质维度特点分析
不同气质类型的农村大学生快乐感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