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同培育研究

2018-07-28孟久翔秦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大学生

孟久翔 秦伟

摘 要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双创背景下,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积极开展,必然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各个主体的协同培育。本文将从当前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存在培训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主体、缺乏健全机制的问题出发,分别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层面,探究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同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 创新创业 协同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现状与问题探究

1.1协同培训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

随着科学创新意识的逐步增强,国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高度重视,并且将其列入到国家创新型经济建设发展计划中,但是缺乏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培训目标设定比较粗略,未能明确协同培训中每一个角色的具体职责,项目进度的目标划分十分清晰,导致政府、学校、企业未能清晰了解自己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形成统一的培训目标,无法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互助共赢的有机整体。

1.2协同培育缺乏统一有效的主体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要由政府、学校、协会、企业和大学生多个主体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上述主体要素缺一不可。各个主体要素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效能发挥最大效益。该项目开展至今,不少主体要素已经加入到活动中,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协同观念,当前各个主体各行其道,并未融合成一个统一有效的主体。缺乏以政府部门为带头作用的系统运作主体体系,容易形成相互推托责任,争先抢夺荣誉的局面出现,严重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施。

1.3协同培育缺乏科学健全的机制

为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各主体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外,还需要有各主体之间配合的协同机制。现阶段,尚未建立一个科学健全的协同培训机制,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确,现有的制度对政府、学校、协会、企业和大学生的约束力不强。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一个健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机制应当包括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创业培训、实训计划、文化营造等方面的内容。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缺乏科学健全的机制支持,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双创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同培育措施

2.1政府主体发挥带头作用

首先,国家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协同培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最近几年,虽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制度保障体系,但是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则不强,原因是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有该政策,加之政府、学校、企业的协同培育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现有大学生科技创业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政府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项条款的内容,从而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出台和施行覆盖性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从政府、学校、协会、企业、大学生等不同主体在大学生科技创业创新项目中,不同的贡献程度奖励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对于当地政府发挥的作用,可以给予财政或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技术型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对于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可以给予创业资金奖励或评选杰出大学生创业者荣誉等。最后,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创业咨询服务平台,及时解答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疑惑;建立服务专家小组,为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给予考核评估;建立創业融资服务平台,政府应着力于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担保服务。政府部门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同培育项目的主力军,应当做好“榜样”的作用。

2.2高校主体发挥桥梁作用

高校作为大学生科技创业创新协同培育中的关键主体,应当从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着手,充分发挥其桥梁的主体作用。整合校内资源方面,高校首先应该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协同培育的战略理念。学校主管领导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整体规划工作。接着,高校应当协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教学和实训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评选和表彰杰出科技创新创业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整合校外资源方面,高校应当维护好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创建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协同培育机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争取获得国家给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基金支持。同时,高校应当积极与当地技术型企业沟通,共同开展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的实训项目,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更加符合实际。

2.3企业主体发挥配合作用

企业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主体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强与高校协同培育合作办学。首先,企业可以定期到高校开展宣讲会,让学生初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可以与高校协商设定一个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实操场地、同时能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工作。其次,企业可以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例如:年度科技创新创业创意奖、企业技术科研攻关将等,一方面能吸引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中来,另一方面能运用学校的力量解决企业的实际发展难题。深化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培育合作工作,是双创背景下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缪艺.“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31):119-120.

[2] 徐悦,王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与对策探索——基于驻常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调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4):130-131.

[3] 王文裕,杨颖仪.“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6(09):16-17.

[4] 郑丹.浅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07):141-143.

[5] 韩占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15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科技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大学生之歌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