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2018-07-28郭秀清

鄱阳湖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

郭秀清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多元格局。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

[关键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①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②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

一、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还是从转换增长动力的角度看,绿色发展都是其重要维度。绿色发展,不仅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蕴含着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首先,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在新时代,发展仍然是中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必须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谈得上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②但在以往的长久发展过程中,人们忽视了或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甚至以破坏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力,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不但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重大阻碍。只有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和前提,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认为,生态环境是自然生产力的源泉,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③这一科学论断,从思想和理念的高度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既继承了“自然生产力也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也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丰富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由此,我们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点出发,将生态环境内化为生产力的内生变量与价值目标,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和价值诉求,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突破了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僵化思维。

再次,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所以,高质量发展就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来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比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国家税收,其最大特点是发展速度要“下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上台阶”。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有许多指标,但资源是否得到节约和保护,环境是否得到改善,是其中两个重要指标。生产方式绿色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所谓生产方式绿色化,就是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一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引导产业向更加清洁、节能和安全的方向发展。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二要通过实施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清洁发展,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少排放和污染。三要通過加大绿色科技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为促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更加良性的互动指明了方向。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方式,无论是用生态安全的绿色产品拉动内需,还是用循环经济构筑区域经济结构,或是用低耗环保的行为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依靠传统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术都很难实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最后,要加大绿色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突出任务。绿色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绿色发展的关键也是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来实现经济发展,即提高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产出率。因此,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绿色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通的。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加强绿色供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应建立“绿色供给”机制,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绿色供给”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比如,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低端供给侧发展的约束,逐渐淘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产业,实现新兴绿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如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环保产业、生态产业、低碳产业等,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产业结构向着绿色化发展。还比如,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绿色供给”价格机制,大力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绿色产品,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创新绿色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提高绿色产品质量的“绿色供给”。再比如,重点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包括建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制定严格的绿色产品标准,依据政策形成合理的易为消费者接受的绿色产品价格,推行绿色产品认证机制和评估标准等。通过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给侧在全生命周期上的绿色化,满足即将兴起的全球绿色消费需求。

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形成生态保护新体制和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永续发展,具有公共性和长期性,只能靠党和政府的引导、推动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在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最关键的是要形成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优化职能配置、完善问责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首先,要树立绿色政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考核政绩不能光看GDP,更要看经济增长质量以及人民是否真正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过去,唯GDP的政绩观催生了高投入、高污染、高损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了把GDP搞上去,不惜以牺牲绿水青山和人民的健康安全为代价。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要把人民群众追求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切实消除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履行好实施绿色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将保护好生态环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视为大政绩。

其次,要健全组织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党和政府的组织和领导,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健全生态保护组织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①现有的自然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涉及多个部委,机构多元、职责交叉、监管重叠。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很有必要建立统一行使职责的体制机制,基本原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能够独立剥离的,应当予以剥离,合并到统一监管的部门;不能独立剥离的,则可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予以保留,分工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行政监管的社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契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决定设立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强化自然资源监管,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自然资源部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主要行使对各种自然资源摸清底数、确权登记、用途管制等职能。生态环境部是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其职能侧重对生态环境、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监管执法。这一机构改革契合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的需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和监管的综合性,可以克服以往多头监管和“碎片化”监管问题。随着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成立,生态环境治理将会更加科学高效。

最后,要深化制度创新。制度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必须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突出生态文明评价的全域考核体系,完善绿色考评机制。制定量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高绿色发展指标比重,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追究更加严厉,做到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对领导干部全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避免出现“扔下烂摊子走人”的现象。三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平衡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功能。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培育社會主义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②生态文明观是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念,是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价值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既要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和发展,也要把生态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

首先,要实现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和重要的思想启蒙。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掘和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而且对新时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思想、“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以时禁发”的环境管理思想等。这些思想都在告诫人们,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都在强调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在科技、经济及人们物质生活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这些传统智慧越来越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其“合理内核”已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生态文明观最为需要的精神资源。其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能构建很多相容的内容。在某些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就是对传统生态文化继承发展的结果。比如,二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保护,强调要正确理解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认自然的规律性,主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超越国度的合理因素和永恒价值。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植根于农业文明实践之中,这对于工業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来讲缺乏时代性的要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站在这个时代的维度,以现代主体的身份去反省和透视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掘和转化,努力促进它从传统形式向当代形式转换,摒弃其中的消极因素,吸收其合理的积极因素,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所有积淀,全面吸收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遵循新陈代谢规律中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其次,要把绿色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或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与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包含着绿色理念的价值追求,并以某一个具体的价值观为载体,而绿色理念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达。比如,“绿色发展”理念主要蕴藏于“富强”价值观中,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生态文明”理念主要蕴藏于“文明”价值观中,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创建美丽的生态环境时所取得的精神、物质、制度等成果之和;“生态和谐”理念主要蕴藏于“和谐”价值观中,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有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生态平等”理念主要蕴藏于“平等”价值观中,指人与非人生物的平等以及人与人在资源环境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生态公正”理念主要蕴藏于“公正”价值观中,既指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公平与正义,也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等等。同时,这些生态理念的具体内涵与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领域的具体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

进入新时代,要将生态文明和绿色理念纳入核心价值观中,形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倡导生态富强、生态民主、生态文明、生态和谐等国家价值观,建设生态型国家。要大力倡导生态自由、生态平等、生态公平、生态法治等社会价值观,建立生态型社会。要大力倡导生态爱国、生态敬业、生态诚信、生态友善等个人价值观,培养生态型公民。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指导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将为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再次,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报告还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理念,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等。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其核心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叮嘱讲到哪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些重要思想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等。这些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我们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民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都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形成生态治理新格局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大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就是要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生态治理新格局。

一要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所谓“政府主导”,就是在环境治理中强调政府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环境治理的“政府主导”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性,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需要,反映了现代公共生活的合法性基础。尤其是中国目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重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树立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化的美丽中国;有利于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要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首先,政府不仅有责任解决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有责任为公众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政府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并创造相应条件。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绿色出行的便利。其次,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是执法与行政的主体,政府的重大决策失误、行政执法不规范等行为也会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因此,政府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决策行为、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民主化。此外,政府也是“消费者”——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购买公共服务以及政府机关日常运行等公共支出。公共支出的规模通常很大,且在供需關系中占据优势或影响整个供应链。因此,政府的消费或公共支出可以从需求端引导市场供给和绿色化生产,同时可以引领公众绿色消费。

三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环境保护的主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承担相应的环保社会责任。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企业环境保护的九大责任。企业作为环境治理主体,主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作为污染“制造者”,按污染者责任原则,企业应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这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下对企业的最基本要求。二是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依靠现代化的制度与文化来强化其社会责任、环境责任,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等行为来提高企业形象,企业的自觉环保行为更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污染治理技术与服务供给中,以企业为主体也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带着环保责任求发展。对企业自身而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环保技术,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努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对政府而言,要加大对企业的规范和执法力度,社会大众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社会监督。

四要发挥好环保组织的积极力量。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前后五次提到社会组织且涉及领域更广,从侧面反映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社会组织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社会组织的作用覆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引导下,环保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保、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助、参与环保政策制定与实施、监督企业环境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培育引导力度不够、自身建设不足等原因,环保社会组织依然存在管理缺乏规范、质量参差不齐、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并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模式,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五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环境权益观的不断发展,公众绿色消费、节水减污等主体身份逐渐明确,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公众作为兼具污染物排放者、环保活动参与者、排污行为监督者、环境改善受益者等多重角色的主体,纳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势在必行。当前,社会公众的生态治理参与意识虽然逐渐增强,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化工厂污染等给予了极大关注,但总的来说依然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素养不高,很多人会选择网络参与,存在不够理性、缺乏秩序的问题;另一方面,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相关制度和参与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正规的、合适的参与途径,围绕生态问题的社会矛盾呈多发趋势。要解决以上情况,一是要进一步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积极培育保护生态人人有责、良好生态环境人人共享的意识。比如,在广大城乡居民中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产行为,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社会举措。二是要拓宽公众参与的路径,比如组建生态环保公益组织,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三是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重大生态决策听证制度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这不仅是缓解当前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的主要渠道,还增加了公众对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的关注度,强化了对环境污染的社会监督度,有助于激活公众的“主人”意识,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举措。

责任编辑:郑 颖

猜你喜欢

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
论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对区县图书馆总体布局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