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副伤寒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8-07-28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430)
雏鸡副伤寒是由多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杆菌(最常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各种龄期的鸡都能感染,但主要侵害雏鸡,出现明显的症状和死亡,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
大肠杆菌病亦是由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临床多以败血症的形式出现,各种龄期的鸡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雏鸡和育成鸡发病较为严重,有时可引发严重的死亡。本病常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此时病情更为复杂,死亡增多。
1 发病情况
2017年4 月中旬,河源市东源县李某一群4500只三黄鸡,进栏第二天(2天龄)开始发病,病鸡精神沉郁,低头闭目,怕冷打堆;羽松垂翅,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废食;呼吸困难,张口喘气;严重下痢,拉绿色、黄白色、黄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满粪便;有的脚软而不愿行走,共济失调,头部震颤,歪头扭颈,瘫痪倒地。3天龄开始死亡35只,4天龄死亡59只,5天龄死亡112只,6天龄死亡137只,来我院动物医院就诊前发病5天,共死亡343只,死亡率7.62%。养户怀疑是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发病当天开始饮水喂服多西环素,效果不佳,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数逐渐增多。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12只,8/12肺瘀血、出血和水肿;3/12肺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坏死结节;2/12心脏粟米粒大小的灰黄色结节;4/12肝肿大,有条纹状或点状出血和坏死灶,肝部分表面覆盖纤维素膜(图1);2/12古铜色肝(图2);3/12肾肿大出血;3/12心包炎及心包粘连;7/12出血性肠炎;3/12气囊膜浑浊。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和革兰氏染色
无菌取2只肝周炎病死鸡和2只古铜色肝的肝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巧克力、三糖铁斜面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h后,肝周炎的四种培养基均长出菌落,其中巧克力培养基上长势最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三糖铁培养基上长出不是黑色的菌落;古铜色肝组织的四种培养基均长出菌落,巧克力培养基上长势较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的菌落,三糖铁培养基上长出黑色菌落。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均为红色的杆菌。
3.2 生化试验
微量生化管购自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化试验结果,肝周炎鸡1、肝周炎鸡2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和果糖,蔗糖发酵慢,硫化氢试验阴性;古铜色鸡1、古铜色鸡2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果糖,不能发酵乳糖和蔗糖,硫化氢试验阳性:
3.3 动物回归试验
菌液接种健康非免疫雏鸡试验,试验组鸡发病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病死鸡肝组织分别分离培养到大肠杆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
经病理剖检、实验室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副伤寒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3.4 药敏试验
以常规纸片进行药效试验,药敏试纸购自于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肝周炎鸡1菌株(大肠杆菌)药敏结果: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TMP高敏;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中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青霉素、多西环素、甲氧磺胺嘧啶、利福平、先锋6、阿奇霉素不敏感。
古铜色肝鸡1菌株(鸡副伤寒沙门氏菌)药敏结果: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TMP高敏;先锋6、复方新诺明中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青霉素、多西环素、甲氧磺胺嘧啶、利福平、阿奇霉素不敏感。
4 治疗
对发病鸡场进行全场清洁消毒,补充多维,以增强种乳鸡体质;同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高敏的环丙沙星饮水治疗,连续5天。死亡数量逐渐减少,7d后恢复正常。
5 小结与讨论
经病理剖检、实验室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雏鸡副伤寒并发大肠杆菌病。
雏鸡副伤寒和大肠杆菌病都属于条件性疾病,防控该两种疾病须采取卫生消毒、检疫淘汰、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1)雏鸡副伤寒与鸡白痢鉴别诊断:副伤寒除了腹泻外,还有神经症状。鸡白痢肝脏常有白色坏死点,副伤寒肝脏条纹状或针尖状出血或古铜色。鸡白痢沙门氏菌生化试验不能产生硫化氢,副伤寒沙门氏菌则能产硫化氢。
(2)加强检疫,及时淘汰沙门氏菌阳性鸡。
(3)注重种蛋和孵化器消毒
(4)分离培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预防。
图1 肝周炎
图2 古铜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