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控制案例

2018-07-28方河山韩永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原学流行性活疫苗

李 敬 方河山 韩永刚 陈 波

(1.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2.陕西省城固县畜牧兽医站,陕西汉中 723200;3.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4.天津瑞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399)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厌食、呕吐、腹泻及快速脱水。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猪舍的环境温度可影响猪体内病毒的繁殖,在8℃~12℃的环境中比30℃~35℃的环境中产生的毒价高,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季节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病毒不耐热,在4℃以上不稳定,56℃加热45min,65℃加热10min即死亡。相反在4℃以下的低温,病毒可长时间的保持其感染性。该病1971年首发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发生本病。2010年10月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在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养猪国家大面积流行,在东亚及北美洲地区流行程度尤剧,造成养殖场较大程度损失,已成为哺乳仔猪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10 月底,某猪场反映本场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以厌食、水样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的疫病。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7日龄内的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1~3d,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90%~100%。母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委顿,呈厌食和持续性腹泻。经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解剖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经采取ZJ08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紧急接种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该场于紧急接种7~10d后产房初生仔猪发病停止,生产逐步恢复稳定。现将实验室病原学确诊和控制情况综述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场为2006年建场投产,正常母猪存栏规模为550头。2017年9月10日左右,全场母猪普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10月24日产房母猪发现个别出现腹泻症状,初生仔猪随即发病。初生仔猪通常在出生当日发病,快速死亡,死亡率90%~100%。技术人员对母猪、仔猪使用抗生素治疗均没有取得效果。

2 解剖症状

病死仔猪胃内有大量凝乳块,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

3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死猪组织、胃内容物及呕吐物等部位病料,送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PCR标准核酸提取方法,各取等量病料混匀提取核酸,进行实验室RT-PCR检测。检测结果如图表所示:

图表一 B场PEDV病原学检测结果:

图表二 病原学检测结果统计病原学检测结果统计

RT-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场送检的病死猪肠内容物样品5份、仔猪呕吐物3份、肠系膜淋巴组织5份,除一份呕吐物外其余样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酸均检出阳性;且呕吐物和组织样品各检出PCV2核酸阳性各1份;提醒该场猪群可能存在猪流行性腹泻(PEDV)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双重感染。

该场的样品均未检出猪瘟、伪狂犬核酸阳性样品,提示A、B两场送检猪群猪瘟、伪狂犬感染压力较小,防控状况良好。

结合临床症状,解剖及病原学检测和疫病流行病学综合分析,上述猪场为猪流行性腹泻病例,且猪群还存在猪圆环病毒PCV2的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与效果

(1)立即封群并强化生物安全隔离措施,强化全场消毒措施,尽量减少横向传染。

(2)控制继发细菌感染,吸附肠内毒素。采用福欣(10%多西环素素)1000g+普杆新1000g(10%阿莫西林)+霉毒净(以酵母细胞壁粉为主)2000g拌料1000kg,连续饲喂7d,控制继发细菌感染,降低肠内毒素对肠壁的刺激,缓解腹泻症状。

(3)采用猪流行性腹泻(PEDV/ZJ08)+猪传染性胃肠炎(HB08株)二联活疫苗对临产7d以上的母猪进行紧急免疫,剂量为2头份/头。对所有临产前3~5d的母猪间隔一天,注射两次猪用干扰素,每次5ml。

经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后,该场临产前7~8d注射疫苗母猪产仔后,初生仔猪腹泻发病率减低为20%~30%(个体),且腹泻仔猪死亡率由之前的90%~100%降低至10%以下。临产前10d进行腹泻二联活疫苗紧急注射的母猪,所产仔猪未继续发病。母猪疫苗注射一周后整群精神转好,采食量上升,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5 分析

(1)猪流行性腹泻疫苗通常主要对怀孕后期的母猪进行跟胎免疫,给初生仔猪提供有效保护。由于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一种消化道感染病毒,有明显的肠道组织嗜性,因此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外,更主要依靠局部肠黏膜免疫的分泌型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A,SIgA),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商品化疫苗以灭活苗为主,肌肉注射通常不能有效激发机体的黏膜免疫应答,分泌足够的SIgA,可能是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2]。因此怀孕母猪免疫同源性高的活疫苗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2) Mellman等报到IFN-γ和TNF能增强SIgA的转运,从而增加SIgA分泌量。因此可以对临产前母猪补充外源性IFN-γ有利于提高初乳中SIgA含量,提高初生仔猪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病原学流行性活疫苗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Pattern of acute poisoning in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 West Ethiopia
全球首个Sabin 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