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融合金融科技,开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8-07-28文/李建
文/李 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带一路”、乡村振兴、自贸区和自贸港、战略新兴产业等融资需求提升,将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增长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金融形式迎来发展机遇期。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生态和金融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金融环境受客户消费行为和金融底层技术变化的影响正在向新金融条件转变。商业银行在新金融条件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客户群体小微化、服务方式场景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机构科技化、直接融资比重逐渐加大,融资渠道线上线下并举等。新金融条件压缩了银行传统“吃利差”的盈利空间,粗放式增长和同质化竞争难以为继,“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不得不寻求转型以适应新发展要求,通过新的方式来服务实体经济。下面,我结合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现状,从微观个人和企业、中观行业和产业、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层面,汇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特点:
(一)微观层面: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
一是让小微企业不再徘徊于金融体系大门之外。信息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技术基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至上”思维,真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解决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从事小微信贷业务存在的“缺乏有效风控手段、难以降低展业成本和对边际贡献无法准确认知”的三大痛点。当前,小微企业贷款31万亿,占全部银行贷款的四分之一;涉农贷款也是31万亿,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620万户,有25%左右的农户到银行贷款。扶贫小额信贷达2500亿,大约覆盖了26%左右的贫困农户。
二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移动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路径。商业银行通过移动金融联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使偏远地区的人群享受金融服务,提供最为广泛的理财服务和金融消费者教育。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管理效率和拓客、展客、粘客。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交易笔数分别为1171.72亿笔、969.29亿笔、6.71亿笔,同比分别增长32.77%、103.43%、134.93%。全行业离柜率在过去几年中大幅攀升,从2010年平均45.2%上升到2017年的87.58%。
(二)中观层面: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与创新
一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智能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方向。虽然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取代人,但智能金融工具的应用时代即将到来。智慧网点、机器人理财和物联网金融等将成为智慧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改进风险管控手段和能力。大数据处理方法正在改变金融服务行业,有助于降低人们投资决策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银行掌握了大量数据,但一直未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加以更好的数据运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构建大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助力风险防控。探索利用客户信用评分、客户交叉违约预警信息、反欺诈模型体系等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工作,同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位置识别等也被用做辅助风控手段。
三是搭建平台合作,构建金融生态。平台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化是发展的更高形态。所谓生态圈,是指多主体互利共赢,和谐共存于一个环境中。从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历程可见,其核心竞争力正是围绕各自主业逐渐构筑起强大的产业生态所带来的。以交易银行业务为例,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寻求交易银行转型,因为交易银行业务具有轻资产经营的特点,不仅仅能够“赚企业的钱还可以帮企业赚钱”。其中,交易银行的平台银行业务模式,业务涵盖结算与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跨境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五大业务板块,平台银行便是围绕这五项交易银行类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模式、综合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五项业务齐头并进,不存在主要侧重点。平台银行全面运用FinTech核心技术,利用二维码、移动数字认证等实现企业网上银行、企业手机银行、企业微信银行“三位一体”服务,提供移动支付、公司二维码支付、全网关对公代收付等全渠道支付结算产品,打通线上下、O2O、即远期、信用购销等应用场景,针对基础客群及产业客群分别打造了开放、智能、互联网化服务对客服务平台。综合性的“平台银行”业务模式可以开发和锁定基础客户、吸收扩大低成本对公结算存款、交叉销售其他公司和零售产品,为对公业务搭建全方面的业务平台。此外,今年以来也有银行与房屋中介集团合作,搭建住房租赁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其提供资金结算、金融服务、住房租赁服务平台、个人不动产资产管理等服务,另一方面也引导房屋中介在银行住房租赁服务平台注册公司和经纪人用户,并发布房源,用住房租赁连接和承接住房按揭,落实“房住不炒”和租售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理念。
(三)宏观层面:服务对外开放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是服务对外开放。国际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自然延伸。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面向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引进来、走出去那么简单。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服务的稳定发展。内资金融业态的迅速成长,流动性的充裕,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球性金融稳定,并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要命题。以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为例,根据Swift统计,截至2018年1月末,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为1.66%。为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支付的便利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于今年5月2日全面上线,目前已有31家直接参与者,695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各时区,便利境外主体持有和支付人民币。
二是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差异化是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法的策略选择。过去,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突出,趋同的经营策略使得风险也较为集中。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提供了技术前提和更多可能。目前,大型银行普遍将发展金融科技作为全行重要战略,在总行层面成立沟通协调机制,有的还专门申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推动全行组织架构调整、网络平台搭建、服务模式创新和渠道融合等。中小商业银行选择分类聚焦、深耕本地,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善用资源,重点突破束缚自身发展的难点问题。现实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在加强,2017年9月,16家金融机构组建金融云公司,用于承接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批量上云的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合作与共享迈出坚实步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变革也对传统金融业构成了挑战,甚至是颠覆式冲击,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青年学者们思考:
一是加强监管方式研究,使市场形成合理预期。金融业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所有创新和变革都要经历完成的经济周期和信用周期的考验,但是科技,特别是金融科技具有短周期特征,往往在一两年内就完成一轮技术迭代更新,两者之间如何更好地衔接,使得监管既处理好创新又处理好风险暴露的滞后性,还能不脱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目标的本源,应该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是建立标准方面能否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目前在金融科技领域,无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来讲,中国都是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推动变革形成带动产业规模的进程中,能否通过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形成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标准和定制化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货币政策走向和“资产荒”、“资金荒”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源头并不在货币政策本身,其背后实质可能都是结构性信用缺失带来的问题。没有完整的信用,导致资金不能六项结构性最需要的地方,使得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不敢给小微客户放贷,定价机制也不准确,间接导致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如果能够借助金融科技,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蒸汽动力为主导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得英国花了五十年时间成为世界强国;以电气化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得美国花了五十年时间成为世界强国。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悄然到来,人类社会已从IT时代走进DT(Data Technology)时代,这一次技术革命又将造就谁?无论如何,可以预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时代,只有积极把握机遇,从科技领域的跟随者跃升为领跑者,从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价值链高端,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