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2018-07-27
任何一个大都市的居民都很少停下来思考城市生活的复杂性,或者是那些日日夜夜使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系统有多复杂。
“北京的深夜默许着诞生与死亡的交替出现、秩序与混乱的共同存在,全城超过40万个的摄像头是相当可靠的见证者。除此之外,分布在这座城市9164万平方米面积和6258公里道路上的夜班巡警、公路交警和小区片警,也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
这是一篇名叫《北京零点后》的报道里的一段话。2013年春节前,时为《人物》杂志实习生的王天挺完成了写作。它以密集的数据及大跨度转换的场景,描摹了深夜的北京运行的状态。多年之后的今天,仍被许多人提起。
全世界数亿人居住在伦敦、圣保罗、上海、纽约这些超级城市中,每日去这些城市工作的人也多达数亿。城市中,街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码头间吞吐着成千上万吨货物。而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有百万加仑的净水流经管道,同时又有百万加仑的废水被静静排出。同时,住宅和商业楼消耗着大量电力,百万千兆的数据在通信线路中涌流。
任何一个大都市的居民都很少停下来思考城市生活的复杂性,或者是那些日日夜夜使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系统有多复杂。他们早上起床后打开水龙头、开灯、上厕所或者吃根香蕉,却不知道为了维持这些最简单的日常生活,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接下来的事情看似也很简单:人们扔垃圾、过街、坐地铁,但就连最普通的家务,都必须靠覆盖广泛、结构复杂,而且常常被人忽略的基础设施网络来支撑。
在美国作家凯特·阿歇尔看来,城市生活大抵如此,而纽约对基础设施依赖程度最高。纽约是一座垂直又水平的城市,其中电力最重要:没有了电,载客量最大的设施——地铁和电梯就无法正常运转。作为贸易之都,运载着成千上万吨货物的火车、货车、船只、飞机每天往返于港口与码头之间。作为世界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纽约对公共运输服务、统一输水系统、市内发电系统、世界上最大的中央蒸汽系统的依赖程度之高,让其他城市难以比肩。
维持纽约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覆盖极广、责任重大,因此成为研究城市运转的最佳样本。纽约基础服务完善,拥有下水道、发电厂、电信设备、供水系统、公路网络、铁路网络、海运系统——它们层层重叠,形成了或许是地球上最密集的基础设施群。研究维持纽约高速运转的设施系统,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生活有趣而复杂的一面。
本书探讨了纽约城市基础设施中五个最有趣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方面:客运、货运、能源、通信、卫生。就像维持人体运转的基本系统一样,每一个系统都对城市的运转至关重要。本书每章讲述一个系统,既是一个整体,也分小节强调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是任何复杂系统的隐喻,纽约就是相当好的样本。”的确如此。
从当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可能已经从大衰退中恢复过来了,但经济学并没有。作为世界金融风险管理的先锋之一,本书作者布克斯塔伯提出:为什么人类社会和世界激烈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及其背后的理论对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毫无用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经济模型来替代它。目前还没有,至少在我们过去二百多年所使用的经济模型版本中并没有。
通过探讨20世纪经济学的历史性失败,作者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新颖的、宏观的视角,以及一个更加切合实际的、更加人性的經济分析框架,来帮助防止金融系统再次崩溃。
当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必须供养众多的老年人时,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国家需要数百万名年轻工人,但在国内求之不得时,该如何处理?
本书作者走访美国、日本、西班牙与中国的若干城市,采访了上百名企业员工、雇主、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医疗专业人员、普通家庭成员,通过一个个生动而详实的故事,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的面貌与未来,涉及的话题包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隔代养育、啃老等。作者揭示出全球老龄化令人震惊而彼此连锁的影响,也解释了国家前景、文化与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因老龄化而发生的变化,勾勒出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