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

2018-07-27胡文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育才学案建构

胡文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与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课堂革命的故事。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收藏着一副珍贵的牌匾。牌匾上镌刻着两行字,“育才三自奇葩开,德宏教师闻香来”,这幅牌匾饱含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教育界同仁对我校最真挚的情感。

自2014年10月以来,四年间德宏州先后派出辖区五个县市14批次教育考察团来我校交流取经,不少校长在长期的跟岗学习中,与我校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而学校坚持探索近十年的“三自”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犹如蒲公英的种子,在彩云之南的校园里次第绽放。

“三自”课堂革命,让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走向教育的浩瀚宇宙,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事实上,我们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偏居于黄梅县城边缘;校园面积不足30亩;主体建筑是三十年前理工中专旧址;九年一贯制民办寄宿学校;90%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各个乡镇的农村留守孩子……

很显然,这是一所典型的城镇边缘学校。

十年前的秋天,我接手这所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原初一时招收的三个普通班140多名学生,进入初三的只剩下14名,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建校四年间,换了三任校长,学校一度濒临倒闭。

“办好一所学校,办一所好学校”是我矢志不渝的教育梦想,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和信念,我来到了育才实验学校。

校情如此,何以突围?唯有课堂革命!

2011年春,在历经两年多艰苦探索,半年多反复论辩、考察、观摩、培训、试点等准备工作之后,我们正式扬起了课改的风帆。

课改转型: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

历经百转千回,我们最终创设了适合自己校情和学情的“三自”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课堂教学思想体系。

在形式上包含三个导学模块:自学(自主学习)、自展(展示交流)、自评(反馈测评);

在操作流程上包含六个导学环节:揭示目标→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点评→总结反馈。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三自”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三个变革:一是备课模式变革,侧重于编好用好导学案;二是学习方式变革,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三是课堂模式变革,构建了“三自”课堂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二是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三是从“点线式同步推进教学形态”转变为“圈层式合作推进的课堂”。

重构课堂的关键在导学案。我们研发的导学案,以学生为本,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导学案承载模式,体现课改理念。它反映“三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观;落实“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立足“三个关注”:关注知识的自我建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紧扣“三大板块”:自学指导的设计,互动策略的提供,展示方案的预设。

我们以模式建构为起点,推进课堂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了由“控制生命”向“激扬生命”的回归。

践行课道: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每名学生身上

课改,是一次“启蒙”,是一场“解放”,更是一声“集结号”,它的“推手”是教师,“抓手”是课堂,“助手”是结构,而“舵手”却只能是学生。

课改,应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找到乐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观察发现、建构体验、探究运用为策略;

以“独立学习、小组助学、展示群学”为层级,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的圈层式学习过程,真实地完成知识自我建构、能力自我提升、生命自我体悟,实现知识、智慧、生命三者的课堂共振共鸣。

五自教育:放飞成长之梦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学校创新实施“五自”教育,即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安全自护、身心自强。“五自”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闭环,生活自理是基础,学习自主是重点,行为自律是关键,安全自护是保障,身心自强是核心。

在具体实施层面,我们通过开展“五自”习惯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学会勤奋学习、学会成功做事、学会优秀做人、学会幸福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續发展。

创新学校德育方式,实行“有事大家议+多彩活动”的学校德育方式,以学生自主实践为核心,变学生智育为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推进“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式,成立班级自治委员会,实行班级轮流值周制、星级评选制、班级事务包联制,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凝聚力。

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结合校情,确定了养成教育“十好”目标,即穿好衣、就好餐、行好路、扫好地、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上好课、做好人、待好人,并制定了具体的评选标准。学校根据“十好”标准推行“星级学生”评选,让学生在评选中对照“十好”标准来重新审视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信:放手就是爱,相信学生是师德;我们始终坚持:主演要变导演,台前要变台后,主持要变支持,放手而不放弃。我们始终坚守: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生活场、情感场、思维场、生命场。

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是在这样一所学校,我们创下了黄梅教育史上的诸多奇迹:

荣膺“黄冈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连连在全县教育质量评比中拔得头筹;

90%以上的毕业生顺利升入普高继续深造;

……

有梦想的人生是美丽的,有追求的学校充满生机。育才人在课堂革命的实践中,不断迸发创新的灵感火花,实现着教育的最大价值。在县城的一隅,帮助学生插上成长的翅膀,飞向社会,飞向未来。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育才学案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乡愁导学案
王育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比例尺(一)”导学案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育才中学
育才中学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