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零库存”管理模式研究与实施

2018-07-27许永超张国英刘勇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力物资库存管理

许永超 张国英 刘勇

摘 要:随着国家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要求,其中“降成本”即要求各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物流等成本。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积极研究并实施物资“零库存”管理模式即是落实“降成本”任务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文主要阐述了省电力公司如何准确定义“零库存”概念及必要性,探索研究其管理模式及主要作法。

关键词:电力物资;零库存;库存管理;储备定额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149-01

1 电力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定义及必要性

“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学概念,是物资存储优化理论的一种应用,它并不是指企业所有的物资库存为“零”,而是指通过实施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障的前提下,以仓库存储形式的某类别物品储存数量很低,甚至趋向于“零”。电网企业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使命,而电力物资供应是电网安全运行和生产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和深化物力集约化,库存管理已逐步成为物资供应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职能,成为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构建与实施科学合理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即可高效保障电力物资的可靠供应,又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零库存”管理的基本内涵

电力物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库存管理方法,依托于先进的信息系统掌控供应商、省、地市、县公司各级库存和以及生产的需求信息,通过物资调配体系进行统筹调配、制定科学合理的储备策略和供应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库存,减少资金积压和物资报废,提升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1)“零库存”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对各类电力物资制定差异化储备方式。针对项目工程物资实施直发现场的供应模式,针对运维类生产物资实施省级集中管控式储备模式,针对工程结余及退出退役类物资建立“先利库,后采购”的平衡利库机制等等。总之,以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转变传统的库存思路,将原来分散的物资管理进行统筹考虑,由省电力公司统筹考虑各类物资的需求和库存,打破原有分节分块的物资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库存管理中的瓶颈问题。(2)“零库存”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物资管理的全过程信息系统。信息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而缺乏信息沟通也是传统库存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零库存”管理模式通过充分利用ERP、电子商务平台及物资调配平台等信息系统,将所有库存物资纳入库存“一本账”,实现在省公司层面各个仓库以及省公司物资与供应商库存管理上的信息共享。同时,仓库引入条形码、PDA等先进物流技术,通过实施仓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对库存作业进行精益化管理,提升仓库作业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3 构建实施差异化物资储备体系

3.1 针对项目工程物资实施直发现场的供应模式

对于项目工程类物资,物资部门加强需求计划提报准确性,将项目里程碑计划、综合计划、财务计划等进行无缝对接,促进物资采购计划与工程建设进度的有效协同,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进程中,加强与需求单位间的横向协同,确保物资计划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同时促进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物资从供应商至项目现场的“两点一线”,高效保障了工程建设物资供应。

3.2 针对运维类生产物资实施省级集中管控式储备模式

对于非项目类的运维类物资,例如:各电压等级的备品备件、应急物资等,以集中管理思想转变传统的分散储备思路,由省电力公司根统一制定电网备品备件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原则和模式,通过综合考虑设备存量、故障率、使用寿命、投资规模、历史库存消耗量等状况以及采购策略、供应周期、存储成本等因素,形成科学合理的储备定额,追求库存管理效益最大化。

3.3 针对工程结余等物资实施平衡利库

对于工程结余物资、退出退役设备等退庫物资,一是强化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加快退出退役设备技术鉴定、报废申报、拍卖处置等速度,避免物资长时间存放于仓库;二是建立“先利库、后采购”的管控机制,加强库存管理与采购计划的衔接,所有新增采购需求必须首先经过利库环节,在可用库存物资消耗完前,严谨采购相同物资,从源头上遏制积压库存的产生。

3.4 搭建基于统筹管控的信息系统

将供应商、省、地市县公司、生产班组以及现场物资的供应和需求信息全部纳入到信息系统管控范围,建立以ERP系统为主线、电子商务平台(ECP)为协同窗口、辅助决策为信息监测平台,对内使用ERP、辅助决策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对外使用供应商门户、ECP合同履约模块和配送管控系统,确保全面支撑业务流转。如图1所示。

同时,省公司组织开发仓储作业管理系统(WMS),引入视频远传技术,全面实现仓储的“可视化管理”。通过ERP系统、仓储作业管理系统(WMS)、手持终端(PDA)和条码技术几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贯通和升级仓库监控系统,实现对仓储作业的远程监控和对在库物资的可视化管理。将全部仓库所有在库物资全部纳入ERP管理,全面实现库存“一本帐”管理,实现物资管理的可控、能控和在控。信息系统平台有力提升了公司物资管控能力,便于有效利用全网范围的物资,可以减少重复库存,提高物资供应能力。如图2所示。

4 结语

电力物资“零库存”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响应国家“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具有节约资金、减少成本以及降低运营风险等作用。因此,电网企业应加强对“零库存”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实施,在储备合理库存物资保障生产建设需要的同时,大力压降库存,清理积压物资,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赵树峰.采购与供应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2]曲立,张群.备件库存管理综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7):875-880.

[3]汪茂彦.电网企业物资管理中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62-64.

[4]俞建杭.试论电力企业有效管理物资的方法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154.

猜你喜欢

电力物资库存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电力物资仓储利库效率的提升策略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汽车售后备件物流服务体系研究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浅析用友T3中采购的相关业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