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媒时代中国传统诗词微传播发展策略探索
——以“啸天说诗”为例兼及梁俊“诗性教育”
2018-07-27刘书亮
刘书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一、众媒时代传统诗词的微传播现象
众媒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方式。众媒则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之后,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自发参与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形态,主要有社交网站、公众号、自媒体、弹幕、短视频等。众媒的规模可大可小,传播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以单一的媒体运行,也可以集声、图、动画等为一体。相对于传统媒体,众媒的涌现,在很大程度上在解决了传统媒体时空局限性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传媒业生态系统,让世界迎来了众媒时代。所谓众媒时代,就是一个大众参与的传媒时代,它将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辐射式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式传播,其主要特征集中表现为媒体生产者众、表现形态丰富、传播结构复杂、平台变化快、终端多样化。
微传播,一般指依托互联网平台而产生的以短、小、快为主要特征,又兼具传统媒体传播功能,以体现社交性、自媒性、便携性和互动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它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于一体,将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融为一体[1]。
众媒时代与微传播相伴随的是大量的自媒体不断涌出。自媒体,英文名称为We Media,目前学界对“自媒体”的定义虽未完全统一,但一般认为:广义的自媒体指的是社会公众借助互联网技术自我表达的一种新媒体传播形式;狭义的自媒体则指个人及团队通过有意识的制作传播信息向社会发布后,累积了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同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传播门槛低、速度快、内容开放自由、传播渠道自主化、技术与操作层面简单方便等优势。这种具有交互性、自主性特征的自媒体一出现,便迅速融入众媒时代,成为众媒时代微传播的生力军。
自媒体的崛起不仅为草根用户提供了以往无法想象的话语空间,也使许多作家、艺术家、学者借此话语空间发表自己的创作,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虽然其中鱼龙混杂,优劣共生,但无论自媒体账号的粉丝是几万还是几十万,他们都是影响力有限的小众传播,都属于微传播的范畴。
目前,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教师以一种绿色公益的自媒体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华文明的精髓,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这是十分有意义和值得赞赏的。就笔者所见,目前较有影响的,有曾在《中国诗词大会》担任评判嘉宾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于2017年2月10日在喜马拉雅FM开播的音频课程类节目——《蒙曼品最美唐诗》。还有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作家蒋勋的“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其中“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以MP3的有声书形式,讲述优秀的传统诗词,这也是一种自媒体微传播。
除上述学者的微传播外,四川大学周啸天教授及其制作团队以自媒体方式传播传统诗词的“啸天说诗”,上线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有一定成效。另外还有201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中呈现的梁俊将传统诗词谱成曲教学生们歌唱,由个人现实的微传播发展到大众传播进而又转到自媒体微传播,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笔者拟以 “啸天说诗”为例兼及梁俊“诗性教育”,对类似的传统诗词的微传播现象及其传播策略谈谈个人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二、“啸天说诗”的制作及传播概况
与目前较有影响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诗词的微传播相比,“啸天说诗”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主讲人周啸天教授丰硕的诗词创作及诗词鉴赏著作,使“啸天说诗”具备了良好的制作实力与传播影响力。周啸天是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是第一个以传统格律诗词创作获此大奖者。此外,他的诗词创作还获得《诗刊》首届(2010)诗词奖第一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第一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周啸天不仅是格律诗词积极的创作者,还有《唐绝句史》《绝句诗史》《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重要撰稿人)、《元明清名诗鉴赏》《史记全本导读》《楚汉风云录》《雍陶诗注》《历代分类诗词鉴赏》(12种)、《诗词赏析七讲》《诗词创作十日谈》《周啸天谈艺录》等等有关诗词鉴赏、诗注、诗史、诗论的著作问世。
第二,“啸天说诗”的制作以微课堂讲授为主,但节目信息丰富是其突出亮点。主讲人周啸天除了研习传统诗词,还擅长书法与篆刻,所以,每期节目虽然只有五分钟,却能在听到主讲人对诗词解读的同时观赏到相关的书法、篆刻及精美的插画。制作团队以诗、文、书、画多维并举的形式建构和阐释诗词文化的制作理念,基本能适应当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内快速接受信息的消费习惯。
第三,节目选讲内容取材广泛,上溯《诗经》、唐诗、宋词,下涉当代格律诗,时间跨度逾千年。选材有人们熟悉的乐章,也有名不见经传的绝妙诗词。风格与题材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
第四,“啸天说诗”主要以微信方式传播,一年内,受众已遍及全国各地。节目在2017年3月首次上线,开始是每周一、三、五更新一期,历时三个月,累计40期,到2017年6月19日调整为每周以1+1的方式更新两期,截止到2018年4月已累计更新并可回看100余期。受众分布如图1、图2、图3。
统计数据显示,“啸天说诗”2017年11—12月30天阅读数达到了8000余次,阅读人数5000余人,会话3000余次(见图4)。这在当前微信公众号打开率不断下滑,大多数图文消息阅读量不足1000次,大量公众号粉丝阅读率仅为3%的大背景下,以传统诗词这一非热门主题取得如此传播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图1 “啸天说诗”微信公众号用户省(直辖市)分布top 10
图2 “啸天说诗”微信公众号用户城市分布top 10
图3 “啸天说诗”微信公众号用户全国分布图
图4 “啸天说诗”阅读来源分布图
从终端分布可以看出该节目的传播渠道不但覆盖了腾讯系的分发媒体,同时还覆盖了更多腾讯系以外的分发渠道和平台(见图5)。
图5 “啸天说诗”用户终端分布图
性别分布女性略高于男性(见图6)。
图6 “啸天说诗”用户性别分布图
以上数据显示,“啸天说诗”已有了初步的传播效果。笔者也仔细阅读过该节目的每一期,发现该节目的制作团队很注意传统诗词与当代生活对接,在传播诗词家国情怀的同时注重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了吸引受众注意,选讲内容甚至还与节日、时令密切配合,如教师节,选讲唐代帝王李隆基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并将此期节目命名为“教师节至,看唐明皇如何祭拜孔夫子”,让人明白尊师重教在古老的文明之邦由来已久。父亲节,读陆游《示儿》,高度肯定陆诗的爱国情怀,还特别提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当代诗人滕伟明写给奔赴地震前线抗震救灾的儿子的《示儿》:“探身水火莫辞劳,野有哀鸿啼未消。知尔从来重孝悌,好生推及到同胞。”赞赏诗人亦如陆游般突破小我之爱,并将其上升到对同胞、民族、国家的大爱境界。七七事变纪念日,以朱德《赠友人》告诫世人“逢七七勿忘国耻,祭雄杰挥戈退日”。如此种种,足见节目制作者刻意让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对接的苦心。尽管“啸天说诗”制作精良,短期内也累积了比较可观的用户群,但在文化及信息消费快餐化的时代,各种自媒体信息不断在网上涌现、更迭,互联网将世界连成一片的同时,也让信息海量化、碎片化,消费者难免眼花缭乱,所以如何稳定并扩大消费圈层,实现文化传承的传播预期,就成为了此类微传播方式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传统诗词微传播发展策略探索
(一)与主流媒体的大众传播形成联动,以文化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倡导“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推出了以下系列节目,以文化人,是媒体联动的最好表率。
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汉字英雄》紧随其后,两档节目不仅引起学生及家长们的浓厚兴趣,更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汉字、国学等传统文化的话题讨论。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科教频道播出,紧接着,科教频道全媒体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又接踵而至,两者联动,共同打造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谜语文化盛宴。
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中国诗词大会》将国家权威媒体最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节目推向了高潮。据央视《工作日报》第75期统计,该节目在综合频道的首播收视率达1.11%,单期最高收视率为1.24%,10期节目平均收视率为1.06%,总决赛收视率为1.19%,节目微话题指数接近4500万,冲进电视话题榜总榜第一和疯狂综艺榜第一,微博主话题讨论量超5.4万,总阅读量4501.8万。央视网互动总人次超3840万,刷新录播节目互动纪录[2]。不仅收视率高,观众们在该节目结束后,还久久沉浸其中,盛赞如潮!而《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她和之前央视系列传统文化类节目的联动息息相关,正如观众所赞“央视的文化节目扛起了民族归根的大旗,为浮躁的社会带来清风”[2]。不仅如此,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季接连播出,权威媒体一次次以传统诗词为杠杆,撬动沉寂的传统文化,引起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关注。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出现的满脸稚气却又腹有诗书的少儿团,总决赛中外卖小哥雷海为逆袭夺冠,都让微信朋友圈为之刷屏,引起极佳的社会反响。
2018年2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上述活动的延伸,也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民间微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与主流媒体联动所产生的大众效应。
《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经典传唱人将传统诗词转化为优美的现代歌曲,这些唱作歌手有艺术名家、后起之秀,还有从未上过舞台的普通人。其中,最耀人眼目的是乌蒙山支教老师梁俊及他的学生演唱的《苔》,唱哭了现场评委和观众。节目播出以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教育部新闻办、文汇报等超过30个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公众号报道与转载了《苔》的演唱信息,《人民日报》公众号一天两次推送《苔》,新华社客户端也对该诗做了重点推介。其社会影响正如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在看片会上的预判:“节目将在春节期间播出,当晚可能会有超过一千万的中国人记住《苔》。袁枚在三百年前创作的这首诗,一个晚上的传播可能会超过它在三百年传播的总和。”[3]
就传播效果而言,除了中央电视台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外,梁俊及其支教老师们的“诗性教育”的微传播影响力更不可忽视。《苔》之所以感动国人,首先是梁俊带领孩子们自觉的诗词歌唱,为后来央视大舞台孩子们朴实本真的精彩表演作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前期工作;其次是古诗《苔》的意蕴契合了无数普通人的生命情怀。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个节目的缘起。梁俊支教的地方是贵州山区的石门坎,那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高寒贫苦、没有网络、没有洁净的水都不是让支教老师头疼的事,梁俊记得刚到学校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敢和他说话,有的甚至吓哭了,这才让他心疼。学生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先辈留给他们的不仅是贫穷,还有怯懦、胆小、自卑。在心疼学生的同时,老师们发现他们对诗的热情很高,不仅上课跟着老师念,下了课还会自发地朗读。学生们80%以上的是苗族,汉语讲得不流利,却天生爱唱歌。老师们因材施教,以读诗唱诗写诗为突破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两年支教生涯里,梁俊教会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他带着孩子们在教室、在操场、在山野歌唱。孩子们通过感受古诗词的意趣,渐渐爱上写诗写文章。一年下来,每个孩子都有100多首诗的储备量,而且在每学期期末的全乡统考中,新中小学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梁俊支教结束后还通过各方努力将孩子们所写的文章和诗整理出版,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可以说,梁俊和他的支教伙伴们,为这些山区孩子找到了自信。康震教授在节目现场说:“因为有了梁老师,这些孩子们才能如牡丹一般快乐而富有光彩地绽放。”在大年初一央视播放的《经典咏流传》中,这群未见过世面且完全没有系统音乐学习基础的孩子一双双小手互相紧牵,彼此给力,以净如天籁的声音唱响了央视大舞台,也在顷刻间让沉睡了三百年的小诗走进千家万户,他们成了经典流传的小天使。而他们传播的内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他们自己的生命写照,也是世间千千万万平凡而又尊贵的生命本质的写照!大千世界,普通人都似沧海一粟,小如尘埃,但谁不渴望短暂的生命精彩绽放,即使没有命运之神的关照,即使有如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阳光呵护、米粒般大小的苔花,无人关注与欣赏,也拥有牡丹般勇敢开放的花心世界!这就是诗与人心的共鸣!千古诗人、千古凡人顿时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心灵的拥抱!
年轻的梁俊从教学出发将传统诗词谱成曲教学生们歌唱,是对传统诗词现实的线下传播,央视的大舞台让他的微传播发展成了大众传播。但节目结束回归现实梁俊又开始了线上的微传播。据互联网媒体报道:梁俊目前正着手推进新的公益项目,与小象汉字合作的古诗、童谣吟唱系列作品将正式出版为音乐绘本,今年将陆续上市;梁老师唱古诗专辑——《苔》已在网易云音乐上线;还有一个将“梁老师唱古诗”推广到边远乡村的公益项目也正在推进[4]。由此可见,梁俊的前期传播是现实的需要,是局部的诗性教育的需要,今后的梁俊则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更丰富的传播方式让传统诗词飞向更多民众的心田,为祖国的经典文化传承尽一个普通自媒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经典咏流传》发现了梁俊,让梁俊的“诗性教育”扩大了影响,是个人自媒体与主流媒体联动的经典案例,也是众媒时代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共同组织传媒生态的最佳形式之一。当然,自媒体的微传播与主流媒体的大众传播形成联动必须得有通道,主流媒体必须得做大量的调研,做伯乐,主动配合优秀的自媒体微传播者扩大传播效果,积沙成塔,共同营造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的传媒环境。
(二)建立半开放式的互动传播,激发用户角色的变化,扩大人际传播渠道
一般来讲,现实生活中喜爱传统诗词的多为中老年人,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老龄化倾向,但根据图7“啸天说诗”用户年龄分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受众则趋于年轻化。
图7 “啸天说诗”用户年龄分布图
由图7可见,该节目受众主要集中在17至39岁之间,这说明一个喜忧参半的现象。喜的是,当今社会,青年群体虽然忙于日常工作,但他们对传统诗词的关注仍然有一定热度;忧的是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尽管有时间有兴趣欣赏传统诗词,却因为网络操作不熟而走不进网络自媒体传播的圈子,这就使他们没有了参与的机会,在网络上(包括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就看不到这些群体对诗词的关注与讨论,自然就消减了一大批本来热衷于传统诗词的中老年受众。要想扩大这个潜在的用户群,应该从形式到内容等多方面入手。
一是可部分采用其他传播方式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如电台播放的形式。《蒙曼品最美唐诗》采用的在线收听形式,就能满足许多网络操作不熟或上网不方便的受众。蒙曼的选诗范围锁定在唐诗三百首,受众耳熟能详,别有一种亲切感,能极大地满足年龄较大或文化层次不高的听众。
二是尽量建立半开放式的互动传播,促使用户角色的转换。媒介融合的重要方面是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而自媒体因为传播范围有限,用户更是融合的内源性动力,传播者应在这两者融合的关键问题上下足功夫,才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有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每一个用户作为一个节点,都可能对整个网络施加自己的影响。每一个网络节点,都是传播路径中的一个开关,它的‘开’或‘关’决定了信息的流动或者阻滞,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播面。一条信息能否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取决于它能得到多少‘开关’的响应。”[5]新时代的受众,不管是 80后、90后,还是40后、50后,都或多或少地摆脱了被动消费权威性媒体内容的模式,重视自己的参与和表达,并希望将这参与和表达展示在传播中,中老年诗词爱好者更是如此。“受众”角色的变化,使热心的用户成为“网络节点”,进而具有信息获取与发布的双重功能,有助于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更有益于信息的传播。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之下,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网络节点”的融合动力与融合行为。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17年9月推出的《厉害了我的国》大型纪录片,就采用了内容众筹的方式,联合多家网络征集平台,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身边的发展变化,讲述百姓眼中的中国故事,强化“我的”第一视角,让百姓在参与中获得自豪感。这种开放式的互动传播,是主流媒体的积极创新,也值得传统文化与传统诗词微传播者借鉴。因此,节目制作就应该适当地安排用户参与的评点、创作、朗诵、竞猜等半开放式互动传播的栏目,帮助他们实现角色的转换,既有助于吸引时间充裕的中老年受众,又多了一个个人际传播渠道的网络节点。
三是节目组可多到社区及校园举办相关的社交活动,让中华优秀诗词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近年来兴起的社交电视,其中有的节目就将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拓展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大规模互动,通过电视平台上受众之间的互动,延伸节目的线索与信息量,使节目具有出人意料的内涵与广泛的影响效果。这种社交活动与社交平台无形中成为了节目的二次传播或口碑传播的重要动力,对媒体传播的推动意义是不可小视的。“啸天说诗”就已经有过这样的社交活动,如2017年8月27日,周啸天教授携手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五大高校校友以及四川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FM90.0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的“手可摘星我少年——李白诗会”,就吸引了不少的青少年学子及学生家长。
四是积极配合政府、行政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加大节目组社交活动的频次与影响力。2018年3月7日四川省教育厅官微刊发了题为《对话鲁迅文学奖诗歌得主——周啸天弘扬经典文化领略诗词之美》的报道,在访谈中,“啸天说诗”的主讲人畅谈了个人对传统诗词的独到见解,直言自己在传播诗词文化上做了三十多年了,早年主要通过文字方式出版著作,目前开辟的微信公众号,期待用户在碎片化的阅读中坚持下去,“积腋成裘”,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从骨子里感受到母语与传统诗词的魅力。此外,周啸天教授还经常到各地方电视台、各大学举办讲座。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一套六册的《啸天说诗》等等,都能有效扩大该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设置“熟悉的陌生题”吸引受众,提升传播效果
中华诗词博大而多彩,其中蕴含的文化更是丰富而深厚,但它同时又是高雅的文化艺术,一般来讲,接受并喜爱传统诗词需要受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相当的文化层次。但据图8“啸天说诗”用户文化层次分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用户的学历分布虽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但也有不少小学及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用户。如何稳住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用户,让更多的受众兴致勃勃地迈进这个高雅艺术的门槛,并能长久地为之所吸引,节目制作者必须得放下身段,在传播诗词的同时肩负起传授甚至是普及文化知识的使命。讲解古典诗词或诗人背后的历史和掌故,以话题、故事吸引受众,讲述一些让老百姓有兴趣听、听得懂的话题,使古典诗词通俗易懂,增强内容传播的趣味性。
图8 “啸天说诗”用户文化层次分布图
问题设置、悬念设置是古代章回小说吸引读者的策略,诗词讲解也可采用类似的手法,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诗词中,设置“熟悉的陌生题”吸引用户的眼球。如“啸天说诗”中以题为“一次‘被死亡’事件引发的千古好诗”讲解李白的《哭晁卿衡》,就是有意制造话题引起用户好奇。还有如“作得此诗,不愧与李白脱靴矣”,故意以传说中的故事引出唐代大太监高力士被流放时所做的《感巫州荠菜》,虽然传说与高力士这首诗联系不大,但能引起用户的好奇进而读诗就是一种有效的传播策略。还有“杜甫经营草堂佚事”之类的节目;七夕讲唐代诗人李端的《拜新月》并告知:“七夕节到了,你知道怎么拜新月吗?”诸如此类的题目,类似于悬念设置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都有不俗的点击量。
至于问题设置,当今社会,一些商家也常常以有奖竞猜吸引客户,具有公益性质的传统诗词微传播者,虽不能以“有奖”吸引用户,但“竞猜”的题目却是可以设置的,每期节目都可以留下问题给用户,给用户留下悬念,以悬念开启下期节目,也是可以尝试的手法。
(四)丰富与创新传播模式,吸引热衷分享传播的年轻用户群
尽管有中老年诗词爱好者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关注传统诗词,但从社会传播意义及发展的眼光来看,网络微传播吸引更多年轻的用户才是长久之计。毋容置疑的是,一般年轻的网络用户更乐于接受现当代文化与流行文化,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基于本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能为追逐时尚就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意或无意地摈弃。而实际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常常是现代流行文化重要的源泉与灵感。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各种艺术体裁常写常新的题材,时至今日还不断地被西方人用各种方式演绎。马克思对此论述道:“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6]同样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断地被历朝历代的中国人用各种艺术形式解读与演绎。最突出的例子是根据四大名著及历史题材拍成的电视剧,都有很好的收视率。当今青少年津津乐道的动漫作品《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更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上现代流行文化元素,迎合了用户与娱乐相伴的审美需求。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原始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但中国古典诗词以抒情为主,她们很少有如欧洲童年时期的作品《荷马史诗》那样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恢弘的战争场景、令人神往的英雄气质,中国古典诗词似乎长着一副要么清丽要么严肃的面孔,很难被动画更不允许被调侃与戏说,她们的传播方式必须另辟蹊径。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号召下,弘扬传统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瓶颈,不是民众对优秀文化不认同的危机,而是认识的热度、深度与宽度有限,这就需要传播者大胆地开拓传播形式,努力将它们与现代新技术、新话题嫁接,方能出彩出新。最近,有些鲜活的例子让我们眼睛一亮。一是上述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中透出的民间传统诗词微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二是央视一套2017年12月15日晚9点播出的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第十期中,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可以创作古体诗的人工智能“九歌”震撼亮相。研发者在“九歌”的“大脑”里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让它从中学会了遣词造句,甚至能在节目现场根据出题者要求创作出有意境、有情感、合乎古典诗词格律平仄的古体诗。机器人“九歌”成功创作古典诗词,让人钦佩研发者对传统诗词不离不弃不舍的民族情怀,更让人惊叹当代青年科学家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诗词高度结合的见识与眼光!这个典型的案例让传统诗词传播者的精神为之一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欣慰地看到,除了央视等大媒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让经典的传统诗词通过新手段新平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扬,许多自媒体网络微传播者也突破了以往的传播路径。梁俊以歌唱的方式,让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飞得更宽广,流传更久远;《蒙曼品最美唐诗》以在线收听的形式,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打开收听;周啸天及其制作团队则以书、画、文字、视频讲解等方式全方位吸引用户,提高民众文化素质。但在当今社会文化快餐化、娱乐化现象日益普遍的大背景中,自媒体传播还必须进一步丰富与创新传播方式,吸引年轻的用户群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0后、90后是当前互联网应用的主体人群,但95后、00后却是伴随着互联网接入中国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他们在丰厚的物质环境中长大,也亲眼目睹了祖国国力及文化软实力的快速强盛,尤其是优秀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光大,使他们具有民族文化自信心。尽管他们在网络使用中趋向娱乐化而回避严肃化,但他们大都是大学生或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年,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伴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加上他们是热衷社交传播分享的一代,有强大的动员与组织能力,他们的喜好决定着媒体的未来。传统的诗词歌赋包含了先民太多的人文关怀与内在情感,是休眠在华夏子孙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因,只要有合适的契机就会被唤醒、被激活,如果要让这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必须得唤起当代青年对经典文化的关注。所以,即使是严肃的传统诗词的传播仍然需要以新思维、新手段、新路径吸引新生代网民的推波助澜。在这方面国家权威媒体已作出了表率,不仅有《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传承经典诗词为主导任务的大型文化节目不断变换新手法吸引年轻一代甚至让少儿团参与其间,就是报道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两会内容,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在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模式外,也注意采用幽默、轻松的风格传播严肃的新闻。如2017年详解《民法总则》的动画视频“当民法总则遇上哪吒”“厉害了,我的两会”等等都适应了年轻受众娱乐化的信息消费习惯。2018年两会期间,新媒体报道更是融动画、脱口秀、H5、纪录片等为一体,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作品。如人民日报的《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读?人民日报为你建了一座城!》首次将缩微定格动画形式引入时政新媒体报道,在短短2分半钟的时间内,形象地展示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新华网发布的《跃然纸上看报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综合运用3D立体画、折纸动画等表现手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3D可视化呈现,仅4天时间,新华网及各种主要渠道的总访问量就过亿,媒体转载量也近千家。中国政府网《文具总动员——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背后》、人民网《Rap动画唱两会,带你唱响新时代!》、人民日报《当检察法遇上孙悟空》等一系列形象、幽默的短视频也都成为两会期间的话题爆点。另外,还有光明日报两会期间推出的《光明的故事》《握手瞬间》《朋友习近平》等系列短视频都影响广泛,引得网友们争相转载,积极评论[7]。
凡此种种,充分显示了社会大众娱乐化消费信息的心态和乐于参与网络反馈的倾向,也彰显了主流媒体为吸引年轻受众的积极创新精神。当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媒体传播者短时间内有如此快速发展的传播模式与惊人的点击量,但这些适应年轻一代信息消费娱乐化、快餐化、参与化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值得传统诗词自媒体微传播者借鉴与尝试。
结语
传统诗词是中华先民自然的心灵咏叹,同时又是一种经过反复锤炼的具有汉语特殊魅力的语言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她也是中华民族彰显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的文化身份DNA。党和政府已高度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国家主流媒体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进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做出了引领和示范。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即使从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开始,到最近几年主流媒体的一次次联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诗词与喧嚣的现代社会灿烂对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一定时刻、一定社会受众中有所觉醒,但随着这些精美的文化盛宴曲终,受众猎奇热浪退潮之后,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汉字书写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时髦的网络语言、故意歪曲的汉语表达与汉字书写仍然是青少年的一种时尚。青少年(甚至还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年人)对网络时髦词汇的追捧远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美语言的关注。如何让广大百姓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喜爱民族语言最优美的体现——中华传统诗词,还任重而道远。仅靠主流媒体的引导显然不够,靠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也远远不够,因此,才有了专家、学者、教师自发的对传统文化、传统诗词的微传播。这是众媒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对主流媒体大众传播的有益延续。虽然他们才刚刚起步,传播的声音还很微弱,但他们的初衷是公益的,与主流媒体相比,声音尽管微弱,但它可以是长久的、低成本的、多角度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意义是深远的。所以,就传播者而言,必须得守住寂寞,不忘初心,认真思考传播对象、传播规律,大胆创新传播方式、途径,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耐心等待人们经过时间的考量及信息的沉淀,成为自己的稳定用户,进而逐步稳固和扩大自己的消费圈层,这个过程既艰辛也没有止境。至于如何搭上新时代的快车,焕发新的生机,既有待传播者忘却功利、努力创新、勇于尝试,也有赖于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另外,我们在关注以上微传播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这些自媒体作者也在努力适应新的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助推传播效果,他们是网络传播时代的新事物,是众媒时代传播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积极探索,为基于社交功能的传统文化内容生产和分发环节的传播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样本和观照对象,对传播学研究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