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儿童:“救急”儿童院前急救管理

2018-07-27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救急托底儿童医院

如何将儿童院前急救管理——一件医院管理者公认的头等大事化难为易,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秘籍”。

3月18日,国内首台儿童移动远程监护病房,即新生儿急救转运车在武汉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儿童”)启用。

除心电监护仪、保温箱、呼吸机,车内还安装了可对转运患儿瞳孔进行监测的360度高清实时监控,并搭载了随时可实现院内外医生联动的国家级转运平台系统和区域协同远程急救移动平台系统——这种售价一百多万元的儿童院前急救转运车,武汉儿童已引进两辆。

除启用一流转运设备、升级急救通联网络,近两年来,武汉儿童还依托以其为中心组建的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累计培训了800人次的儿科生命支持医生,赞助了366名儿科医生免费参与“百名儿科医生高级培训班”项目。

纯投入、无收益,院前急救向来在医院管理中颇受冷遇。而儿童院前急救尤其是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相对于普通成人院前急救难度系数更高,人才更为稀缺,投入产出性价比也更为低效,但武汉儿童却持续加码——资金从何而来,如何高效利用资金“打磨”儿童院前急救体系,最终医院收效几何?《中国医院院长》进行了采访报道。

理念为先,慈善办院

院前急救转运确实不赚钱,武汉儿童院长邵剑波坦诚。

“但天天为经营,医院做不大”,“一定要引入慈善和社会资源”,做院长十年,邵剑波首先指出慈善办院理念的重要性。

2016年,武汉儿童牵头成立武汉儿童医疗联盟之初,便明确了要承担联盟内基层医院危重症儿童转运转诊的基本义务。

通过调研基层县妇幼保健医院、地级医院及周边综合医院儿科等联盟单位临床一线最想解决的问题,得出发展的三个方向。

危重患者基层一线处理不了怎么办,谁来技术托底?

有医院托底后,谁帮其急救转运,中间流程怎么走?

患者转运后,基层医院如何得到结果反馈,以便进一步经验学习?

武汉儿童明确了“救急”儿童院前急救的目标。

目标达成的同时,即意味着院长将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经济保障。然而急救转运并不营收,保障从何处来?

济善还需施善人。邵剑波认为,只要医院真正以公益性为根本存在,善行乐施,则更大力量的社会慈善机构便不会袖手旁观——武汉儿童外联机构设置了专人负责慈善宣传和善款筹集。

“像湖北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谈笑,直接将其个人基金会与医院对接。”

2017年,武汉儿童共筹集到所需总额的近四分之三,即1500万元善款用于支撑联盟内儿童急救转运事业开展。

内外联动,制度保障

保障来之不易,每一分花费都须行之高效。

“医院统筹、外联协调、医务把关、专科对接”,邵剑波首先用16字向《中国医院院长》总结了自己的“高效”办法。

2018年3月18日,国内首台儿童移动远程监护病房,即新生儿急救转运车在武汉儿童医院启用。

在医院统筹层面,由武汉儿童牵头成立全省175家单位参加的湖北儿科医疗联盟,共同致力于湖北省内危重患儿的转运救治。

联盟175家单位通过武汉儿童外联部对接患者转运、转诊反馈、技术帮扶等系列工作,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同时,武汉儿童医务处义务对联盟内转运科室医疗技术、医疗质量进行把关考量;最后,转运工作具体对接至武汉儿童新生儿转运团队与重症医学科。

分工之外,武汉儿童一并建立明晰的急救转诊转运制度和薪酬奖励制度,确保多部门工作协作落实。

如所有急救转运武汉儿童全部实施评估先介入,邵剑波介绍。转运地较远的,实行科对科电话或视频专家评估,近处直接派专家现场评估。

同时,武汉儿童对基层医院急救转诊开设双向绿色通道,除病区每天预留50个号源、空置25张病床,以备联盟内危重患儿急救转运外,武汉儿童还要求回转渠道畅通,并同时根据反馈机制将患者在武汉儿童的转运救治情况一并反馈给基层医院。

内部管理方面,武汉儿童将新生儿转运团队直接设置于新生儿科下,实行新生儿科主任+转运团队负责人的“一岗双责制”领导方式。

有转运,主任即带领转运团队外出转运,转运回的新生儿直接归入新生儿科进行排班、专人管理及制定治疗方案,安排各项检查;没有转运时,主任与团队则继续在科室出诊;担任双份工作的医生护士被给予额外绩效奖励。

这样的设置方式与医院普遍将儿童院前急救归入急诊科或设置独立转运团队的情况相比,既避免了转运医务人员脱离临床,又可实现专业人才科室对接,还能避免人力资源闲置,邵剑波介绍道。

急救托底,区域中心

通过空中、高铁转运体系的构建、转运办法制度的建立实行、儿童急救转运人才培训的保障,短短两年的时间,武汉儿童已帮助联盟内部转诊患者2666人次,其中危急重症患儿354人次,新生儿296人次,下转159人次,总路程数87540公里。

下一步,武汉儿童还将实现一院三区的分区、分级管理新阶段,邵剑波称,这也是儿童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为医院赢得的意外“收获”。

“根据院前急救规划,武汉至少需要3家急救转运托底机构来覆盖目前的1000万人口,但目前只有武汉儿童一家。”

2018年初,武汉宣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五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实现武汉大发展。而医疗、教育作为城市发展配套资源必须先行。去年,武汉市政府已决定在武昌区、汉阳区再建两所儿童医院,“目前已决定交由我们统一管理、运营。”

为此,武汉儿童将通过建立分联盟中心、实行分区管理的方式,使湖北省儿童院前急救转运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三级,最终实现培训更加到位、转运急救手册更丰富、运营操作更加同质化、转运技术更加成熟,同时经费还可实现统筹投入和管理。

“立足湖北、中部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邵剑波为武汉儿童定下的未来发展步调,从急救儿童院前急托底出发,首先迎来“武汉市儿童医院”到“武汉儿童医院”的省市共建,下一步即向武汉创建国家级医疗卫生中心贡献自己的专科优势。

猜你喜欢

救急托底儿童医院
“两元保险”能抵御多大风险?——区区两元,却能“多元”救急
做可以托底的年轻干部
地摊经济:不仅是“救急”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民政:为民心托底 给民生护航 学习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心得
医院替患者众筹救急 善举或违法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为基本医疗服务“托底”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