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2018-07-27才让卓玛甘肃省玛曲县尼玛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文│才让卓玛(甘肃省玛曲县尼玛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的一类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也可感染,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该病曾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和参考文献对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述,以期为牦牛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一、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一般单个存在,也有成对或短链样排列。该菌可分为多个血清型,按耐热抗原做琼脂扩散试验,感染牛的主要为2、5型。
该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各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还有少数慢性病例仅存在于肺脏的小病灶内。健康动物的鼻腔或扁桃体中可检出该菌。常用消毒剂对该菌均有杀灭作用,克辽林除外。另外,溶血性巴氏杆菌也可引起牛的肺炎。
二、流行病学
该菌不仅对牦牛有致病性,对其他多种动物和人都致病性。其中,黄牛、牦牛、水牛、猪较多发。引起发病往往与饲养环境、天气变化、营养不良、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等应激因素有关,动物机体抵抗力较低时发病。发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带有毒力的病菌。其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还可经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不同动物之间很少相互传染。该病多发生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牦牛发病可呈现地方性流行。
三、临床症状
1.败血型。该型体温高达42℃,下痢,混有黏液、组织碎片、血液,具有恶臭味。有的病例鼻孔或尿液中混有血液,体温下降后迅速死亡。
2.浮肿型。该型具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皮下水肿,舌常伸出呈暗红色,周围组织肿胀,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皮肤及可视黏膜发绀,常窒息而死亡。病程多为12~36小时。有的病例下痢或某肢体肿胀。
3.肺炎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伴有便秘,下痢者混有血液,病程可达1周左右。该病的死亡率在80%以上。
四、病理变化
1.败血型。内脏组织器官普遍有出血点,但脾脏有时无变化;肾脏、肝脏质地脆弱;淋巴结水肿;胸腹腔积液。
2.浮肿型。切开水肿皮肤流出深黄色液体,有的伴有出血,咽部皮下组织成黄色胶样浸润,咽淋巴结和颈前淋巴结高度肿胀,上呼吸道黏膜潮红。
3.肺炎型。胸腔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表面多种颜色,不同肝变期出现,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有的病例呈现弥漫性出血,出现坏死灶,呈灰褐色。有的出现胸腹腔内组织器官黏连,含有干酪样物。
五、诊断
一般可根据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结合治疗效果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细菌检查,如细菌染色、动物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六、防控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导致牦牛抗病力下降。杜绝引入病牛,尽可能避免病原菌侵入,按计划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如更换消毒药。还可接种疫苗,提高牦牛对巴氏杆菌病的特定性免疫力。
当有该病流行时,首先对牛群进行评估,对假定健康群进行紧急接种,提高抗病力,同时加强消毒。也可使用高免血清、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进行预防,经1周临床检查,无发病者进行接种疫苗,如接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体重为100千克者,肌内或皮下注射6毫升;体重100千克以下者,肌内或皮下注射4毫升,21天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对病牛及时隔离、确诊,对危重病例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该病还可经伤口和非伤口方式感染人,饲养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感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