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发展现状浅析
2018-07-27孙志华全国畜牧总站
文│孙志华(全国畜牧总站)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基本方略,明确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奶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多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奶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性能测定、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发布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现代奶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生产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国牛奶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545万吨和2935万吨,总体规模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位。小散户逐渐退出奶牛养殖,现代化规模牧场迅速发展,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比2008年提高36.5个百分点,规模养殖成为生鲜乳供应主体。2017年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吨,单产达9吨的高产奶牛超过200万头;乳品市场种类丰富、供应充足,人均奶类消费量折合生鲜乳达到36.9千克,比2008年增加6.7千克(图1)。
二是奶业生产装备明显改善。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养殖场饲喂、繁殖监控、环境控制、挤奶、生鲜乳储运装备快速发展,现代化生产机械和技术日益普及,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85%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装备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障了生鲜乳的质量安全。
三是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奶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生鲜乳监测计划全面实施,生鲜乳抽检覆盖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2017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乳蛋白率抽检平均值3.23%,乳脂肪3.81%,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规模场生鲜乳营养和卫生指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2%,在食品中保持领先,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比2016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图1 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和规模比重变化情况(2008—2017年)
四是中国奶业国际影响力增强。一方面,品牌建设不断取得突破。中国乳企在世界舞台上获奖夺金的喜讯时常涌现,伊利、蒙牛跃居全球乳业前10强,君乐宝婴幼儿奶粉登陆香港澳门市场,飞鹤婴幼儿奶粉获得世界食品品质品鉴大会金奖。另一方面,中国乳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乳品企业海外投资超过158亿元人民币,涉及养殖加工多领域,彰显了中国乳企的自信。
中国奶业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行业人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浴火重生、卧薪尝胆,用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换来的。实践证明,如今的中国奶业已经站上了时代新起点,踏上了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今不虑前事之失则复循覆车之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奶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存在差距。
一是奶牛养殖竞争力不强。我国奶牛养殖以舍饲为主,基础设施、饲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高,比欧美的半舍饲式生产高40%左右。同时,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单产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仍有一定差距。泌乳奶牛年均单产比欧美国家低30%;饲料转化率1.2,低0.2左右;规模牧场人均饲养奶牛40头,只有欧美国家的一半。
二是养殖加工利益联结不紧。相比国外的奶农大合作、联办大乳企,养、收、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我国奶业虽然有完整的产业链,却没有合理的利益链。乳品企业加工企业集中度高、处于市场优势地位,掌控生鲜乳收购价格和数量的话语权。奶农高度依附乳品加工企业,“卖奶难”现象时有发生,生鲜乳遭遇限收拒收,严重的时候限收量占到总产量的10%~15%。奶牛养殖亏损严重。
三是进口冲击严重。我国乳制品关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液态奶生产允许使用复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更愿意使用低价的进口原料奶粉生产乳制品,导致“大包粉”进口量激增,加剧了生鲜乳价低、难卖的现象。我国奶源自给率已由2008年的94.1%,下降到2016年的74.5%(图2)。
奶业工作既要长远谋划,又要立足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深入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导向,促进奶牛养殖节本、增效、提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提高奶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用“四个优化”带动发展。
◎图2 我国部分乳制品进口情况(2008—2017年)
一是优化养殖方式。推进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饲养技术,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探索生鲜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稳定收益预期,合理引导奶业生产。
二是优化生鲜乳质量。按照“生产和监管并重、监测和执法并举”的思路,加强对奶牛场、奶站、运输车三个重点环节监管,实行生鲜乳收购和运输许可管理,着力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推进监管信息化,对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实现精准化、全时段管理。推进监管制度化,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地奶站、奶车专人监管制度,做到不漏站、不漏车。推进监测常态化,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确保乳品源头质量安全。
三是优化乳品结构。用好“新鲜”优势,大力发展液态奶生产,推进修订生乳等国家标准。加强复原乳管控,严格落实复原乳标识制度,维护消费者知情权。推动奶酪等乳品发展,培育新的乳品消费增长点。
四是优化养加关系。培育壮大奶农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乳品加工企业向奶牛养殖延伸发展,加快奶业一体化进程。推动建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奶农和行业协会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开展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试点工作,建立公平合理的收购秩序。开展奶业市场整顿行动,依法查处和公布不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凭借购销关系强推强卖兽药、饲料等违法违规行为。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中国奶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使命。行业人要饱含敬畏之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勇前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引领,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安全、增效提质、绿色发展的现代奶业体系,不断提高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