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蛏子,你怎么肿了?

2018-07-27钟凯

饮食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渗透压贝类盐分

文 / 钟凯

每到夏天,我就喜欢约几个朋友去吃海鲜烧烤,尤其虾、蟹、贝是我的最爱。不过最近微博上一个网友爆料,说卖海鲜的有种缺德的办法,可以给海鲜增重,1斤蛏子竟然可以变多4两!而这个办法并不难,就是用比较淡的盐水泡蛏子。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渗透压。

海水有盐分,蛏子适应了海水环境,如果降低盐浓度,它为了平衡渗透压就会吸入水分,于是就增重了。这本来是海洋生物适应海水盐分波动的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被奸商利用了而已。

你或许会问,用没有盐分的自来水泡会不会效果更好?并不会。因为蛏子喝多了水也受不了,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导致蛏子死掉,得不偿失。类似的情况在海产鱼、虾、蟹、贝类中都会遇到,你需要提高警惕。比如“虚胖”的蛏子、扇贝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肿胀,用手戳一下,回缩不快,甚至连壳都闭不上。虾蟹也会因为吸水导致关节肿胀,行动缓慢,显得缺乏活力。不过说实话,如果吸水不多,是不太容易识别的,主要看商贩心有多黑。当然,最关键的是你不能太贪便宜,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的。

另外还要提醒的是,选海鲜最怕的不是“注水”等缺斤短两的伎俩,而是违禁药物、重金属残留等问题。前者无非是经济损失,后者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危害。水产养殖使用违禁药物屡见不鲜,例如氯霉素、孔雀石绿等,尽管国家在打击,但小养殖户和小商小贩还是难免有违规操作。中国沿海部分海域由于工业污染,导致蟹、贝类重金属超标严重,尤其是镉和铅超标。因此来源不明的海产尽量别买,尤其是给孕妇、孩子吃的蟹类和贝类。

相对而言,我比较推荐去大型连锁超市或者专业生鲜卖场,它们对产地溯源等质量控制的要求相对比较严,虽然价格未必便宜,但起码落得个放心吧。

猜你喜欢

渗透压贝类盐分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基于单片机原理的土壤盐分实时观测系统
“长”出来的珍宝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策略——以“内环境渗透压”复习教学为例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海水这么咸的原因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C50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不同渗透压营养液对肠内营养患者的耐受性影响和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摄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