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高坪土司墓出土的金凤冠

2018-07-27李飞

当代贵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杨氏土司主人

李飞

李飞,博士,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考古,2012-2017年主持海龙囤遗址发掘与整理工作。研究成果多次获贵州社科成果奖。2016年5月获中国考古学“金爵奖”。

遵义高坪出土的两件精美绝伦的金凤冠,虽均为五翟冠,但带龙者,主人身份应略高,主人应是杨相的正妻张氏,另一件则属杨相的侧室。

1953年3月,遵义高坪的一组古墓被盗,出土28组200余件遗物,以金银器为主。不久,政府将其追回并交遵义图书馆保存。同年9月,转交筹备中的贵州省博物馆。1954年7月,贵州省博物馆罗会仁先生等赴现场调查。遗留至今的调查记录显示,这组遗物主要出自高坪一座五室石墓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精美绝伦的金凤冠。

1972年3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正式发掘,确认这是一处杨氏土司墓地,其中葬有杨氏第15世杨文、22世杨昇、24世杨纲、26世杨爱等4代土司及其夫人的墓葬。但出土金凤冠的小墓并不在其中,凤冠的主人不甚了了,这组遗物因此长期沉睡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未引起足够重视。

自2012年起,随着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启动,对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也随之跟进,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审视了这座出土金凤冠的小墓,确认它应是28世土司杨相夫妇的合葬墓。两件凤冠,自然属于土司夫人。

据盗墓者回忆,两件凤冠分别出在五室小墓的M1与M3内。因是被盗后追缴的,入库时器物已散乱无形,部分饰件残断或遗失,而后的所有复原都带有臆测的成分。

两件凤冠,其中一件正面中央偏下,为博山形宝钿花;其上金翟5只弧形排列,繁缛者居中俯冲向下。顶部正中,八瓣重台宝钿花,其左右为扇形重台宝钿花。背后中央,宝钿大牡丹,上之左右蝴蝶2只。冠之左右两侧,上端为长茎带叶宝钿花(此或即金“穰花鬓”)。下端龙衔博鬓。其余环状饰件置帽沿附近。叶形宝钿花或置于背后下端。

另一件较前者大且重。其形制与前述金冠上所见者相同,唯多出金龙。该冠上的相当一部分饰件与前述金冠相同,表明其形制大体一致。其复原样式应为:正面居中博山形宝钿花,其上大凤5只,尾嵌9宝者居中,余列其左右,弧形排开,口中杂宝串饰摇曳而下,宛如珠帘。顶为宝莲形宝钿花,其左右及正前,各置带金龙的扇形宝钿花1朵。背面居中为大牡丹宝钿花,上端饰蝴蝶2只(仅存1只)。冠之左右两侧,最上端为侧立小金凤,其下为宝钿穰花鬓,再下为龙衔博鬓。帽沿处则有金口圈及帽帘等。

明代典制,从皇后至普通命妇,皆可戴凤冠。但依等级不同而各有差异,主要反映在各类饰件的多寡与有无上,而以凤的差异最为突出。因之又有凤冠、翟冠之别。皇后、太子妃着凤冠,余着翟冠。凤与翟是有差异的,但一般认为其差异并不太大,皆可以“凤冠”称之。据《明会典》,命妇礼服着翟冠。翟有“珠翟”与“金翟”之别。从留存至今的明代命妇画像看,所谓“珠翟”即以珍珠做成的正面俯瞰式翟;“金翟”则为侧立式,立在冠顶左右两侧,口衔珠结。

很显然,高坪出土的两件凤冠,均为五翟冠,按制为一品夫人所佩。

播州境内职位最高的是宣慰使,为从三品,有明一代,杨氏也有授虚衔而官至正二品者,但均未至可佩戴五翟金冠与玉带(一品)的级别。可见出土的冠服存在僭越现象。该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组墓葬的年代偏晚。明代中后期,冠服僭越屡禁不止。正德十六年(1521),嘉靖皇帝甫一登基即诏告天下:“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夤缘奏乞,今俱不许。武职卑官僭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绝之。”博鬓的使用,也有越制之嫌。洪武元年(1368)颁行的制度里,命妇可以使用双博鬓。目力所及的明命妇画像中也鲜见博鬓。这里所出的两件凤冠,均有博鬓,与文献中的礼仪规范存在差异。龙的出现,亦如此。按制,只有皇后与太子妃的凤冠之上才有龙的装饰。这说明,虽均为五翟冠,但带龙者,主人身份应略高,主人应是杨相的正妻张氏,另一件则属杨相的侧室。

这一发现清晰地表明,土司墓地内只能葬土司及其妻妾,家族中其他人不得混葬其中;反之,这座处在土司墓地中的墓葬,其主人必是土司及其妻妾无疑。经过重新修复,如今这两件金光闪闪的凤冠,正在贵州省博物馆的三楼展厅等待与你相见。

猜你喜欢

杨氏土司主人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从土司军事活动窥探土司文化
Fort Besieged
主人有的我也有
弓的主人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我当小主人
国家认同视野下的土司文教制度:乌江流域例证
消失的金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