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出山之路

2018-07-27王小婷

当代贵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寨龙华猫猫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王小婷

2017年8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给全省各偏远村寨带来了福音。贯穿新铺镇金龙村猫猫冲、上凉帽、大寨三个村民组的“组组通”公路建设也随之启动。今年2月,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大寨至猫猫冲全长3.4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部建成,连接猫猫冲组和大寨组120户村民,当地群众生活有了盼头,发展也有了希望。

“车终于可以开到家门口了!”6月6日,恰逢镇上赶集的日子,项龙华和爱人开着车去采购生活用品,回家的时候他没有像以前一样,把车停放在离家3公里开外的村委会广场,而是直接开进自家院坝。

项龙华是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猫猫冲组村民,他所在的金龙村距关岭自治县县城约40公里,属深度贫困村。全村共16个村民组的400多户人家散居在大山中。以前村民与外界联系仅依靠一条凹凸不平的老泥路,货物运输全靠人挑肩扛,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极为不便。

“窄小的泥巴路,车进不来也出不去,交通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头疼的事。”在外做装修活路的项龙华两年前为方便接活儿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在今年2月份之前从没到过家门口。“大小的车都进不来,谁家要修个房子,光从外面运物料进来就得两个多月。”谈及之前的泥巴路,项龙华还是忍不住直摇头。

“下雨出门一身泥,晴天出门一身灰。”55岁的韦明义因要接送在凉帽小学上学的孙子,每天至少得往返泥巴路两趟。“下雨就更没法走,烂泥裹着,脚抬起来都吃力。”韦明义说,雨天泥多路滑,为了不弄脏鞋子,以前村里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赤脚走路上学,但现在的组组通道路整齐干净,就算下雨也不会弄脏鞋子。

今年2月,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大寨至猫猫冲全长3.4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部建成,连接猫猫冲组和大寨组120户村民。图为贯穿金龙村猫猫冲、上凉帽、大寨三个村民组的“组组通”公路。

甩掉了“烂泥巴”,出行方便多了,韦明义也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以前吃一把盐巴都得提着老母鸡去镇上换,来回路上得走四个小时,现在路通了,我骑车来回也就一个多小时。”韦明义说,路修通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了汽车或者电动车。

“有车子方便多了,以前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因为距离镇上医院太远大都不去看病,遇到突发疾病,都是用两根竹子绑起来的简易担架抬去医院。现在只要一脚油门,就能到达社区医院,方便多了。”村里因路而发生的变化让韦明义津津乐道。

作为村支书,欧小江看得更长远一点,“路修通前一个月,我们就和重庆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达成种植经果林合作意向。”欧小江说,路修通了,客商能进来了,作为村干部就得谋划如何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产业。

欧小江介绍说,目前沿着通组道路,金龙村已经流转了2600亩土地,用来种植橙类。“荒山地一亩30元,耕地一亩300元,由村里把土地流转过来发展种植,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还可以在种植基地打工,加上流转费,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欧小江看着远处,眼里充满期待。

据了解,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自2017年8月启动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7.24万公里、建成路面4.46万公里、完成投资286.39亿元。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30户以上村民组与拟脱贫摘冒县30户以上村民组将在今年内实现100%通硬化路目标。

猜你喜欢

大寨龙华猫猫
给猫猫一个温暖的家
过去的苹果
How to rais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郭凤莲:昔日“铁姑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大寨精神新启示
一样的家居 不一样的创意
赤橙黄绿新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