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扶贫富了百姓靓了山村

2018-07-27江婷婷

当代贵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户贫困户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江婷婷

独山县强化党的领导,抓好产业发展和阵地建设两个基础支撑,着力构建互促互学、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五邻”幸福家园,有效推进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

“给钱给粮,都不如引来脱贫致富带头人实在!”

在独山县8个乡镇里,活跃着那么一些人:当了几十年农民,种了几十年地,但是思维活跃,肯钻爱想,他们不甘受贫,有一颗热爱生产、乐于助人的心;他们是种植能手,种肥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张昌文就是这些“能人”中的一个,他是麻尾镇三棒村党支部书记。回忆起当时带领村里种蔬菜的情景,张昌文说:“当时心里也没多少底,也担心耽误了乡亲们,现在试种效果不错,种植户都赚钱了。”

带头人的共同致富梦

早在2015年,张昌文带着全村七八十户村民一起种植菜苔,来年,参加种植的村民每亩地便增收了1200元。随即,三棒村成立了“三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广西南宁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村委会+农户”的模式,在棉团、新街、麻道及新董村部分的村民小组发展菜苔种植。截至目前,三棒村种植农户达600户,其中包含贫困户245户742人,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增收达240万元。

更让张昌文高兴的是,去年村里引进了独山县伟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砂糖桔种植,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覆盖全村3个组193户1003人,现已投资70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这意味着全村离脱贫又更近了一步。

“要致富,跟党走!”在独山县,和张昌文一样,愿意甩开膀子带着群众干的党员能人越来越多。

这是独山县着力推行“大党建+大扶贫”工作模式的鲜活事例,独山县以选好一个党支部书记、配强一个领导班子、建强一支党员队伍“三个一”目标,激发脱贫核心带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将思想解放、脱贫致富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为加快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脱贫是一场势在必赢的攻坚战。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组织作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不断攻坚克难。

独山县强化党的领导,以党建“125”工程为抓手,实施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抓好产业发展和阵地建设两个基础支撑,着力构建互促互学、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五邻”幸福家园,有效推进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独山县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教育、创业技能、就业指导等培训,强力推进美丽乡村、文明乡风建设、弘扬公序良俗,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独山县政协副主席、县开发扶贫局局长张德兰说。

“一村一品”产业化

6月5日,在独山县上司镇盖寨村的青龙农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龙公司)厂房里,村民何立娇正在对刚采摘下来的中药“无患子”进行清洗。何立娇是这里资历较老的员工之一,经过一系列培训,除草、育苗、培植,这些工作的技巧,她烂熟于心。

“2016年,我来到公司上班,当时就希望一直工作下去,在这里既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到家人。”拿到第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时,何立娇算了一笔经济账:“比起以前在浙江打工时,要负担房租和日常杂费开支,现在一个月下来还能多存几百块钱。”

青龙公司主要经营无患子林苗的培育、种植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发展种植无患子20000余亩,其中约5000亩丰产。“我们通过流转荒山荒坡、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聘用农户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青龙公司总经理黄三福说。

图为贵州日泉农牧有限公司建设的1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独山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供图)

近年来,上司镇通过生猪、奶牛养殖、茶叶、生姜、青豆、西红柿等果蔬种植项目激活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养猪贫困户一年可以增收6000元,种植青豆亩产就能达到2500斤,以每斤1.5元的市价,每亩就可增收3000多元。光是这两项种养殖,就能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上司镇副镇长李小芳说。

强化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独山县出台《独山县抓党建“43216”模式决战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要求重点围绕茶产业、生态畜牧业、中药材产业、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做大能人经济、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大力发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确保扶贫产业对所有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麻万镇结合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药园1300亩,茶叶600亩,蔬菜500亩,生产的农特产品也赢得了市场认可。下司镇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进贵州日泉农牧有限公司建设年出栏1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此外,基场镇水岩村的种桑养蚕,玉水镇玉丙村有珍珠李、温泉村有白茶种植,下司镇新同村种植砂糖橘,影山镇黄桥村发展绿壳蛋鸡……“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初见成效。

独山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扶贫产业对所有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从过去单纯依靠一头猪、一亩田,进一步发展到一亩林、一亩果,不仅培育了专业大户,促进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与共同发展,还实现了贫困户的整村脱贫。

龙头企业助推脱贫

作为独山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之一,贵州济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生公司)自2014年入驻基长以来,已建成集组培、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一条龙发展模式,并吸纳了250户贫困户以扶贫项目资金购苗入股,每年固定分红不低于5%,同时带动就业70人。

“去年一年,我拿到了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收入共3万多元,日子变得好起来。”基长镇贫困户吴明元不仅是济生公司的长期工人,也是企业的股东之一,他以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公司,定期获得分红资金。

与济生公司一样,发挥龙头带动的还有贵州绿健神农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两公司齐头并进,带动全县各镇组建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项目覆盖农户3000余户。

“我们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做强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重点的乡村经营实体,推广‘镇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新型生产主体,加大引领力度,推进示范辐射。”独山县副县长曾纪泽表示。

通过龙头带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李记集团、新贵集团、日泉农牧、贵州牧乐原奶山羊等一批特色种养殖龙头企业相继崛起,他们为贫困农户供原料、抓培训、销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缺资金、缺技术、销售难等困难问题。独山天元食品、阳光农产品配送、玉水农林有限公司等一批蔬菜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蔬菜种、产、销一条龙产业链,蔬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恒盛丝绸和丝绸之路两家公司共建成蚕丝加工线20组,年生产加工蚕茧6000吨以上,种植、养蚕、成品加工均有保障,桑蚕产业发展日益成熟……

据统计,2017年,全县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1.2亿元,覆盖贫困群众2.37万户9.13万人。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农户贫困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