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持续致富的大扶贫新格局
2018-07-27袁航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航
围绕“四场硬仗”、农业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贵州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乡村发展质量,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构建起更长远、更稳定的脱贫新格局。
“以前坑坑洼洼的,走路去赶场弄得一身泥巴,出门很不便,现在路就要全部修好了,修到了家门口,以后去赶场方便多了。”三穗县桐林镇寨告村西牛四组村民吴宗军喜笑颜开。
山高地远,道路崎岖。出行难长时间都是阻碍贵州边远乡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难题。
2017年8月,贵州启动“组组通”三年攻坚行动,投入388亿元建设9.7万公里通组公路,覆盖全省3.9万个30户以上未通硬化路的村民组。三穗县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围绕“四场硬仗”、农业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贵州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乡村发展质量,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构建起更长远、更稳定的脱贫新格局。
短期目标易达,长久之计难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非常注重稳固前期脱贫成果和长久稳定致富之策。
“四场硬仗”攻克贫困堡垒
因为道路通畅,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的竹鼠卖到广东且供不应求,黄平县谷陇镇的产业遍地开花,仁怀市九仓镇的小湾茶场带动近千名贫困人口就业……
5月底,在离仁怀市不远的习水县温水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刚搬入新房的村民王应东正和妻子布置新家,一家人难掩愉悦的心情。
“之前的老房子是父辈留下来的,已经快60年了,遇到下雨刮风,房子咯吱响,屋里漏雨,担惊受怕。”王应东告诉记者,现在他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在政府的帮助下成了一名清洁工。
“以前从没想过,我们的土地能入股,在村里还能当股东、当工人。”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村民刘美芬以前和丈夫在浙江等地打工,老家的农业园区建成后,家里的十多亩山地全部流转,夫妻俩在园区上班,每年收入六七万元。
今年春节刚过,贵州延续脱贫攻坚的迅猛势头,继续向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发起冲锋,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
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决心,由省领导担任贫困县和极贫乡镇的指挥长,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截至3月底,贵州已选派4.3万名驻村干部和7368名村“第一书记”,组建8519个驻村工作组到脱贫最前线,集中精力、集中火力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通过“四场硬仗”,贵州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奠定了基础。
产业革命构建农村产业体系
“种粮食,即便卖不出去,还可以留着自己吃,花菜卖不出去咋办?”今年初,村里动员大家减种玉米、改种花菜时,习水县二里镇红工村后坝组贫困户邓天彬向帮扶干部王达万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后坝组五六户贫困户跟邓天彬一样,也对种花菜充满怀疑。
那段时间王达万天天往邓天彬家里跑,和他算了一笔产业账:种玉米一亩一年最多600元,种花菜一亩能产2000多斤,按现在的市场保底价算至少能挣5000元左右,收入能翻几番。
“我拿一亩半土地种来试下?”王达万的一笔账,让邓天彬松了口,其余几户也陆续解开心结。
独山县依托企业集群,充分保障贫困群众就业,确保能增收、能致富。图为独山县百泉镇高新区轴承产业园生产车间。(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方亚丽 / 摄)
在雷山县望丰乡乌村,第一书记李轶同样在和群众摆事实、讲道理,算成本账、效益账:“改种中草药、蔬菜、食用菌每亩产值分别是玉米的9倍、10倍、40倍……”
今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从全产业链着手研究,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作为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的“重头戏”。这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全省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
对于贫困程度深、发展基础薄弱的贵州而言,如何确保稳定脱贫,不再返贫?这从全省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赤水的做法中可寻到经验。
贫困帽子摘掉后的赤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将“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实现贫困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两手抓”。
赤水市财政局副局长梁繁表示,只有彻底改变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选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脱贫。
在贵州乃至西部地区,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局限于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和方式,很多地方还主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产业结构重组。
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独山为例,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独山县以新型工业为引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化城市的嬗变,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提高乡村发展质量
六盘水的“三变”改革扬名全国。通过“三变”把资产、资源“绑”到农民身上,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身价。
“塘约经验”使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焕然一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让受灾严重的塘约村走上“穷则思变”的道路,塘约人的日子因为有好的基层组织、好的改革举措、好的发展模式、好的产业路子、好的村规民约而“脱胎换骨”。
这些“山乡巨变”背后的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一致的。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从贵州当前的扶贫格局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四场硬仗”和农村产业革命的升级版。后者为前者打基础,而前者为后者丰富发展的生态环境。
从具体实践看,脱贫可以依靠政策性帮扶,依靠企业、产业带动,但脱贫后不再返贫、稳定脱贫却受很多因素影响。
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红石梁村,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都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
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通过讲习活动把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村民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
……
“脱贫攻坚,老百姓是关键。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既要为了农民,更要依靠农民,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农民群众的基层创造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志军认为,乡村振兴的战线更长,下一阶段的焦点,是要有效构建起农村产业体系,活跃农村经济市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