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8-07-26许文笔
许文笔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改革中对高中数学的要求已经逐渐体现在了高考数学的试卷中了,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高考试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方向与研究意义
(一)我国高考数学试题发展方向
自从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后,高考数学试题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题目中透出了对学生的创新要求和对于数学的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查。
许多高等数学的知识在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已经逐渐消失了,例如,导数、微积分等等,高考试题中也不再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查。而在试题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近些年综合性题目越来越多,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题目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却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灵活掌握,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应变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目前在数学高考中已经由过去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查变为了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二)对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意义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初中数学所学知识的一个提升,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近些年来不断的课程改革,也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变为了有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这也就意味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拥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因此,对新课程下的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目前我国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二、高考数学试题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高考试题可以为数学教学中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它便能够分析出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述的知识点,对于近些年经常会考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重点讲述,并做一些拓展练习,而对于从未考查过或极少考查的内容便可以让学生掌握即可。
另外,这也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往年的高考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以此进行知识点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根据高考中的综合性题目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知识输入与能力培养并举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学会书中所有的知识点,并利用所学内容对题目进行解答,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的仅仅只有死板的数学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对学生传统知识的教学之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替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期间,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并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不过多地干涉,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时,因为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函数的单调性,以此为基础,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学习,然后自己对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特征进行发现和总结。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尝试多种解题思路,并且要求学生尝试是否能结合其他方法解答。例如,很多几何问题都可以尝试利用向量的方法进行解答。而在高考试卷中,最后一道综合题目往往都有很多解题思路,无论是函数、几何、向量都应该让学生进行尝试,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尊重试题不盲从试题
往年的高考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利用高考试题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查,以此制定教学计划。但是,部分教师在利用高考试题上却存在一些偏激的状况。他们甚至是以高考卷为教学大纲,试题考查什么内容就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对于试题不考查的知识点也就不再进行教学。通过试卷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既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所谓尊重教材就是指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可以认识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考查的形式,而不盲从与教材是指对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学习,仅仅从历年真题出发是不够的,而是应该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与实践。
总之,对于高考数学来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教师也要根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成科,郭明珍.如何征服高考数学[N].学知报,2011.
[2]张雪明.高考数学:更加关注思维品质[N].中國教育报,2004.
?誗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