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7-26高培学
高培学
新课改的施行,为我国教育界指明了新的方向,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研究新的与时代相符的教学方式,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如果能正确引导,就会有创新,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利用自主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的、有效的学习能力。
一、如何理解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一阶段有许多不同于初中的数学理念,因为抽象的概念会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勇于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方法、自主创新学习。这里的创新学习最主要表现在:可以根据一个数学公式或概念形成丰富的想象,清晰地整理出不同概念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利用多种思维方式完成对某一个或某一些数学理论的探讨。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新学习能力
1.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思维是要求学生在大众思维前提下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在对不同问题的讨论和争辩过程中促进两种思维的和谐发展。想要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里思维才会自由发挥,学生才会从心里喜欢学数学,才能有开阔的思路,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前提下探索新知,有所发展,进而有所发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大的热情和精力,学生只有在教师热情的激发下,才会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会赋予学生极大的创造动力。
3.积极提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一切知识,这种方式使学生无法真正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学生学得无力,教师教得费力。只有真正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进行学习,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尤其是数学,多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4.积极倡导小组互助式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因为小组学习可以将学生的优点发挥出来,更能形成帮带式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优等生和学困生放到一起,优等生能在小组合作中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使学困生受到感染而更加努力学习,中等生也会在小组中得到一定的锻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高中生擁有更加强烈的探求心理,他们创新、获取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促进学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及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5.教学生学会质疑
数学是由一个一个问题连接起来的,只有学会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的学生才能将数学学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是学生求知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比如,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如果主动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6.对练习进行创新
学生如何更好、更扎实地巩固和丰富知识呢?练习必不可少。简单的练习无法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在进行练习设计时需要有创新点:首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需要科学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既巩固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练习也需要生动和有趣,练习应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站在生活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要求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一题多解,因为不同的解题方式就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的创新学习非常有帮助。
总之,教师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的领路人。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坚持不懈就会获得一定的成就,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柳斌,周明星,董家彪.创新学生培养全书[M].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2]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3]孙名符,谢海燕.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
[4]邱珊珊,陆晓峰.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J].数学通讯,2004(1).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