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发现音乐的美丽

2018-07-26钱驰新

关键词:陈老师异构乐曲

钱驰新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这样的教育叫“因材施教”。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陶先生提出了这样的生活课程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 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 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 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用生活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美丽。

最近我有幸和另外一个市音乐学科带头人陈老师展示了一堂“同课异构”的音乐欣赏课——《化妆舞会》。接到市教研室张老师的通知,我们两位老师在半封闭的状态下各自钻研教材和大纲,各自寻找相关的音乐素材,各自寻找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音乐课堂,取得了较大的反响。市音乐教研员张老师和全市初中音乐老师共同参与了研讨活动,研讨过程气氛热烈欢快,全体听课老师异口同声说“是二种完全不同风格”的音乐课。

用生活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感受音乐基础上去创造,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重任。“同题异构”中老师的个性创造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同题异构”中的“同题”,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一样的课题 “异构”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提倡智慧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多元的课堂、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在知识与趣味并存、个性化、多元化的音乐课上发现音乐的美丽才是教学的目标。

片段一:

1.师:画面出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佐罗、蝙蝠侠……”等,请同学们留意视频中的背景音乐—詹姆斯拉斯特《化装舞会》,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背景音乐给你带来的情绪怎样?

2.聆听全曲,说说你感受到的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3.聆听乐曲主题A。①说说乐曲的节奏、速度、旋律、情绪有什么特点?②哼唱主题A,感受A中的两个乐句。③画画主题Aa和Ab出现的顺序。

4.聆听乐曲主题B。①比较第一和第二部分,在节奏、速度、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区别?②主题B也有两个乐句,你能分辨吗?主题Ba好像是2个对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景?主题Bb有个背景音乐不停在重复,你听到了吗?③讲解模进的音乐音乐创作手法并让学生仿照该手法进行创作。

5.聆听第三段A1。①说说是哪个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②哼唱主题A1。

6.分析乐曲结构。舞会在全场优美的舞姿中落下帷幕,这就是著名的探戈舞曲《化装舞会》。这就是A + B+ A1的复三部曲式。

教研员张老师的点评:陈老师整节课的设计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互动交流完成,为学生学习、积累音乐作品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氛围之中,就比如开头的导入,以蜘蛛侠等学生熟悉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陈老师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作品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理把握。欣赏过程中陈老师采用总体欣赏感知——分段赏析指导——总体体验提升的指导方法,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断反复聆听,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掌握了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完整,教学效果好。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展示了他深厚的专业功底:无论是他的唱、表演、课堂教学语言设计,都显示了他扎实的专业素养,再加上他轻松自在驾驭课堂的能力,引领孩子们直奔着“美丽课堂”的“化装舞会”而去。

片段二:

1.老师:安静的聆听和感受主题Aa的情绪(洒脱、沉稳)。①出示乐曲第一部分Aa乐段主题②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谱例Aa的创作手法:对比(顿音、连音),并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乐器”——手、脚 ,随音乐的旋律变化进行律动表现。

2. 老师:人们在舞池中跳得多欢畅啊!跳着跳着舞者们的情绪更加浓郁了。①出示第一部分Ab段主题乐谱,播放Ab段主题音乐。②老师:舞曲变得抒情起来,男士迈着沉稳矫健的舞步,女士翻飞着自己的裙摆,它是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来表现的呢?

3.老师:①出示、聆听Ba乐段,感受乐曲中的探戈定位?这一主题反复了一次,②老师用手势表示“欲左还右”的探戈定位。

4.老师:接着他们开始探戈中最有特色的舞姿旋转,听,他们一共做了几个旋转动作?聆听Bb乐段。

5.老师:这一对舞伴退去之后,响起的是什么?请听A1。聆听第三部分。①出示谱例A1,边听边律动。又是我们熟悉的经典旋律,大家又回到了舞场中央,用优美的舞姿结束了这一次精彩的化妆舞会。②最后进行一个礼节式的告别,男生弯腰,女生屈膝。

6.情感升华,班级化妆舞会。①师:化妆舞会上你想扮演什么角色呢?②班级《化妆舞会》开始。

教研员张老师的点评:音乐欣赏是有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一个过程的额,即从感性认识(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三个阶段,钱老师遵循这一原则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融入到了音乐作品的意境中。重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始终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引导着孩子们、与孩子们交流着,她的亲和力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乐意学、愉快学的氛围。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的前提。”因此,在这一课中,钱老师始终将“兴趣”两字放在首位,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节奏、律动等多种实践形式获得对作品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这些方式能较直观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让抽象的音乐变得可亲可爱起来。而“班级化装舞会”也正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音乐中的智慧和美丽,因此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他们玩得很快乐,学得很开心,这真正体现了张家港市“美麗课堂”的理念。

陶行知先生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音乐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但不同特长、不同个性的音乐老师,再加上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教学理念与观念,才会在音乐课堂上迸发出不同的色彩。因此,“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现成的名师教案、教学设计的复制。而是不同个性的音乐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们每一位音乐老师只有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对作品的独立研究和个性化解读,有效地针对本班学生学习音乐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改革与主张,从而形成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案,才会在课堂教与学的动态生成中呈现出“异构”的风采。

猜你喜欢

陈老师异构乐曲
始乱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小陈老师来上课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认字”大师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