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初探

2018-07-26王本虎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体育分配

王本虎

【摘要】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 合作探究 评价 分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49-01

合作探究教学中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能够激发初中生潜在的能力。同时,合作探究认可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彰显当代体育教育的活力与魅力。

一、科学进行小组分配,奠定合作探究基础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合理分配决定了合作探究的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开展合作探究的第一步,就是科学分配小组,为合作探究奠定良好基础。

(一)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组人数分配,能够进一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一般类教学内容:体育游戏、400~600米慢速度对跑等,以组织队形为基础,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人数大约为10~12人 技术类教学内容:篮球传球技术或者排球发球技巧可以2人一组进行练习,足球传球、单双杠、垫上技巧等可以以4人一组进行练习,健美操动作编排练习、小场足球比赛等可以6~8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及时进行组间调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进行小组之间的调控,让班级整体处于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并且随着课程的进度,要针对小组之间的变化及差异性,进行微调。以避免两极分化情况的出现。例如,小明在班级中体育成绩处于偏下水平,并且平时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这个情况,在进行体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小明分配到了第一小组,小组长非常认真地教他,并给予他很多帮助,但是他的积极性仍旧不高。之后教师又将小明调换到第二小组,二组小组长与小明性情相投,并且首先在态度上对小明表示欢迎,并给予他肯定,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习好体操。在这样的前提下,小明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二组组长还会不断赞扬小明,觉得他很多天赋,这样一来,小明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通过这个案例能够看出,合理的组间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使学生动起来,而且还能够提升合作探究的新鲜感。

二、营造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合作探究的实现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促进合作探究顺利开展,发挥合作探究作用和价值的关键。

(一)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时间和空间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学会“放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同时,组织和协调学生,也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些内容。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交流。在一段练习结束之后,结合小组情况进行教学点评。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和价值。

(二)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不可缺少的要素。那么什么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顺畅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客观看待学生的能力和不足,每个学生在教师眼中都享有同等的权利 和谐,教师和学生能够成为朋友,除了传授知识,教师还能够为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惑,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向导。

三、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确保合作探究成果

教学评价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创建科学评价机制,掌握和了解学生合作探究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学生则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节奏和对策。这是确保初中体育合作探究成果的有效手段。

(一)建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激励评价,是以激发人的潜在动机和动力为目的的评价,能够使人一直处于積极的状态中,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不断付出努力。在初中体育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激励评价,能够满足初中生争强好胜、渴望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能够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一段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借助语言、肢体的鼓励,对学生进行激励,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努力,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团结,完成合作探究任务的效率也会更高。

(二)教师评价、自评相结合

教师评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合作探究成果进行评定,教师会针对某个小组,或者某个学生进行评价,目的是肯定成绩,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实现学生学习思维的优化。同时,为自己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激励形式为主,这主要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自尊心较强,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使用激励手段,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想法,给予学生更多信任 也应注重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合作,合作的兴趣是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有没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及组内合作情况的反思和总结。开展学生自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进步。

(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方式避免了单一结果评价的片面性,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肯定了学生的付出和努力,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同时,教师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反馈,不断修改教学方案,改变教学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相较于过程性评价而言,结果性评价是学生学习结束之后,仅对其学习成果的评定,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解,通常会在期末测评中运用。

合作探究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种方式。既要在课间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又要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审核,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评价的全面、客观、准确,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高洋.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J].中华少年,2017(34):227.

[2]陈双娣.探讨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6(2):67.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初中体育分配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