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2018-07-26杨敖

关键词:关系班级管理校园文化

杨敖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而班级管理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班级文化和班级管理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

【關键词】班级管理 校园文化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98-02

结合我区职业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果,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各学校对班级管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解读,就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校园文化在职教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推广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也快步跟上,但我区个别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无法真正开展落实,深究其校园文化得不到积极影响的原因发现,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考虑实际情况,对象模糊、模式生硬、推广教条等,这都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在学生中的效果和影响力,当然也更谈不上能收获到良好的社会声誉。如果他们还把校园文化当作是一个形象工程,以树立多少个招牌,张贴多少块宣传标语,举办多少次宣读活动看作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而不注重实效和考虑实际对象的特殊性,那么最终将会在激烈职教竞争中惨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的对象模糊,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虽然有具体的方案,但方案有假大空之嫌,这给校园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的困难,让具体经办人员无从着手,有劲无处使。

(二)个别学校生搬硬套他校的成功经验和找外包公司设计包装,这些虽然乍看起来档次很高,内容也很丰富,但确忽视了这些内容和形式对自己学校的适应性。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也无所适从,无法从中获取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有用信息。

(三)部分职业学校也和很多普教学校一样,花大力气到外地调研,借鉴成功经验,也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也成功创建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但在推广过程中却发现学生有兴趣,愿意参与其中,但效果不好,调查得知,学生自发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的不多,没有形成规模和有效组织,脱离了班级这个群体效应,没有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抓牢本质

当前的职业教育不仅在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要下真功夫,也要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上下真功夫,这就使得我们职业学校的成功不仅参考学生的就业情况,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这在所有的职业学校管理中达成了共识。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会因地域、行业、专业特色的不同,而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这样也就导致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教训。全国的职业学校如此,永川这块渝西职教高地也是如此,成功的校园文化不仅给学生带来优越感和自豪感,也给学校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才符合职业教育的学生,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呢?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以永川职教城的职业学校为例提出改进意见。

(一)紧抓校园文化的对象

校园文化对象是学生这个根本不可动摇,学校以班级管理为单位是目前大势,认清这两点,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有的放矢。

样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校历史、特色、需求,结合现实专业情况去打造一个教育品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也是绿色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要体现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美化绿化的现代社会责任感,比如各种安全教育、环境意识、节水节电身边小事,热爱大自然等都是其中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真正对象和执行者都是学生,他们的学习导师是班级的管理员——班主任。校园文化要符合学生专业特色,应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校园文化能否真正地得到彻底的推广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各班级的学生都参与其中,紧抓班级群体这个前沿阵地,筑牢班级管理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识堤坝,确保其发挥正确的作用,这样我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树立具有专业特色校园文化

成功的校园文化经验充分证明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都具有专业特殊性,其实这是由培养的对象的专业特殊性确定的。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单一性,职教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开设专业的特性,深度挖掘各专业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和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了解到当前的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不仅可以减少校园文化建设的阻力,也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推广和宣传校园文化,给他们带来精神层面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三)共建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和班级环境表现出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应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是所有学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班级也就是一个小型的学校,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推广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借班级管理的渠道推广和宣传校园文化。但班级文化具有更强的个体性,与校园文化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应该双管齐下,充分考虑两者的异同,发挥各自的特色,努力共建一个两者共赢的校园文化模式,营造上下联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当学校经过长期的建构积淀就成为学校精神。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真正搞好校园文化,传承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成为首先考虑的要素之一。通过班级对校园文化的再理解和和正确引导,有利于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常慧敏.中国科技信息.2009(19).

[2]对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思考[J].潘粉娣.美与时代(中).2014(12).

[3]浅谈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教育作用[J].张燕红.科技展望.2014(20).

猜你喜欢

关系班级管理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