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2018-07-26王彩霞

关键词:爱心班主任教育

王彩霞

【摘要】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常常是通过劝说来完成的。劝说就是以语言的方式和适当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信息,通过理性的阐述,以非强制性手段达到影响别人观念或原有态度的活动。劝说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掌握这门艺术。

【关键词】班主任 劝说 爱心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92-01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几乎年年当班主任,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又有失败的苦恼和自责。谈不上经验,只是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下面就来聊聊我在班主任岗位上的一些做法和感想。

班主任工作中的劝说艺术:

不少班主任经常报怨学生难管,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不仅认错态度差,受到批评时,有些甚至还会公然顶撞。这种现象在学校虽不算普遍,但也为数不少,而且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师生交往也日趋复杂。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已不再是过去的言听计从了,对老师的做法已不再是唯马首是瞻。他们不仅要考虑老师的话是否正确,还会考虑在心理上能否接受。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要讲究一定的劝说艺术。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常常是通过劝说来完成的。劝说就是以语言的方式和适当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信息,通过理性的阐述,以非强制性手段达到影响别人观念或原有态度的活动。劝说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掌握这门艺术。

一、劝说前班主任要了解劝说对象

虽然班主任整天与学生打交道,但班主任看到的往往只是学生的表面现象,学生内在的东西常常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才能了解。进一步说,即使班主任对劝说的对象非常了解和熟悉(包括内心世界的掌握),由于每次劝说都有特定的目的,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而展开的,并且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班主任必须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才能成功的实施劝说,所以,劝说前对学生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二、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准备

劝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谈,实质上却是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要以已之心服学生之心,就必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不仅需要长期的心理锻炼与修养,也需要即时的心理应激准备。(1)改变自身不良的心理品质。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素质,有的心理特征适合劝说,有的就不适合。如有的班主任从气质类型看属于胆汁质,遇事容易激动,耐不住性子,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在实施劝说时容易发脾气,这会影响劝说的效果。因此,劝说者要对自己的心理有充分的准备,有意识改变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2)学习心理方面的有关知识。班主任可能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心理活动有感性认识,但如果没有系统的心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劝说效果不会明显。人的心理活动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班主任只有掌握心理活动规律,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劝说方式。

三、班主任要学习与掌握劝说理论

劝说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实现劝说艺术成功,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劝说是有法可取、有据可依的。劝说中有许多说理的成分,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还需要班主任有辩说的技能,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说理知识与技巧,而是凭自己的感觉盲目行事,成功率肯定不高。

四、班主任要设置合适的劝说环境

劝说环境的好坏,对劝说的效果有重大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的位置要适当,尽量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烘托、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对劝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要让学生在与教师相似的情感背景下,产生共鸣。当然,情感的渲染时间不宜过长,情感从根本上来说是为说理服务的,只有学生在理智的状态下实现态度转变,这种转变才是牢固的、稳定的。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学生才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行为中不恰当的地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的不去探索、去总结和交流,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班主任要成功的对学生实施劝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班主任从许多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班主任讲究一些劝说艺术。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个非常琐碎的工作,尤其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嘴勤、手勤、眼勤、腿勤,是最基本的必修课。

以上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情况。我很珍惜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的机会,也让自己学到了很多的管理班级的经验和方法,回去以后要好好总结,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了,班主任工作是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的!

猜你喜欢

爱心班主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题解教育『三问』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