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引导策略

2018-07-26韦会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中年级教学策略

韦会琼

【摘要】当前传统数学教育与新课改素质教育存在诸多矛盾,让许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苦不堪言。本文就针对在课堂教育中出现的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期望能引起共鸣,不断提高小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中年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41-02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教学上的新理念、新思维时时刻刻冲击着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头脑,冲击着我们的教学课堂,这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的思考。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都将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几点关于“有效引导”的教学策略。

一、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意义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小学数学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引导式教学方法对数学教学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引导式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直接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教学道具赴学生在实际教学演示中比较轻松地理解知识点。最后教师采取课堂问答的方式股计简单有趣的数学小问题并且准备一些小奖品,使课堂不再那么枯燥无聊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实施

1.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参引导之中

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有效引导,数学课堂就是教学的活动重要基地,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课堂中只有重视引导学生提高思维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积极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正确利用学生错误进行引导

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学习避免不了产生错误,在错误产生的时候,他们可能是概念混淆,也可能是马虎,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发现他们的错误产生原因,积极进行引导纠正,只有抓住学生心里,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引导,所以,我没说引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正确的引导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具体引导过程可以包括几方面: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理解上的错误,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而能有效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次,通过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中找到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对于促进教学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3.巧设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問题使人生疑,有了疑问才能进行思考,有了疑问才能实现引导的目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的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引导”的目标。在问题中,学生可以发现他们不懂的地方,在问题中,他们还能够进行分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巧设疑问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四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中任选三根小棒摆成三角形。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呢?”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其得出三角形边的规律:当两边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时,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有效引导了学生对相关规律的掌握,培养和提高其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有效引导”被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不断尝试,基于本文分析,也进一步明确了,在有效引导构建过程中,作为相关教师,必须以实际为主,通过结合小学生学习意识,尽有效力量,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保证。

参考文献:

[1]蒋碧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上),2017(03):175.

[2]芦文明.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策略之管见[J].新课程(上),2016(02):126.

[3]金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症”与“治”[J].文理导航(下旬),2013(01):46-47+7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中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